淺談電商行業發展前景「2024年中國電商行業分析報告」

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票據市場快速發展,市場規模達到百萬億級。隨着中國實體經濟恢復向好,金融活動將會更加活躍,商票融資方式逐步多樣化,為電子商票的發展提供了機遇。2009年以來,中國電子商票行業迅速發展,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參與者的規模不斷擴大。截止2019年底,中國票據交易系統共接入法人機構2884家,會員2913家,系統參與者101622家。(《艾媒諮詢|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完整高清PDF版共198頁,可點擊文章底部報告下載按鈕進行報告下載)

商業匯票行業界定和分類

1、行業基本概念

商業匯票是出票人簽發的,委託付款人在指定日期無條件支付確定的金額給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據。

商業匯票一般有三個當事人,即出票人、收款人和付款人。

(1)出票人

工商企業需要使用商業匯票時,可成為出票人。商業匯票與銀行匯票的主要區別是:銀行匯票的出票人是銀行,商業匯票的出票人是工商企業。

(2)收款人

是商業匯票上實際載明的收取匯票金額的人。其有以下情況:A、如果出票人是基礎關係中的債務人,收款人應當是其相對債權人;該債權人收到票據後,向與出票人有資金關係的其他工商企業或銀行提示承兌,該債權人即可憑票據在規定日期收取款項。B、如果出票人是基礎關係中的債權人,那麼出票人應當是收款人;在這種情況下,出票人作為債權人向其相對債務人簽發匯票,再由該債務人向其開戶銀行提示承兌(並供應充足資金)後,再將匯票還給出票人;原出票人可在規定日期持票通過銀行收取債務人的票面金額。

(3)付款人

即對商業匯票金額實際付款的人。其有以下情況:A、在出票人是債務人時,其相對債權人成為票據收款人,相對債權人可持票向出票人的開戶銀行提示承兌,由該銀行從出票人的銀行存款中代為付款,出票人是實際付款人;或者根據與出票人的約定,該債權人向與出票人有資金關係的其他工商企業提示承兌,該工商企業向該債權人付款並成為實際付款人;B、在出票人是債權人時,其相對債務人收到票據後,可持票向其開戶銀行提示承兌並供應充足的資金,由該銀行從該債務人的銀行存款中向出票人代為付款,該債務人是實際付款人。

 2、行業分類

根據承兌人的不同,商業匯票主要分為商業承兌匯票和銀行承兌匯票。。

(1)商業承兌匯票

商業承兌匯票由銀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兌的票據。商業匯票的付款人為承兌人。

商業承兌匯票的出票人,為在銀行開立存款帳戶的法人以及其他組織,與付款人具有真實的委託付款關係,具有支付匯票金額的可靠資金來源。

(2)銀行承兌匯票

銀行承兌匯票是由出票人簽發並由其開戶銀行承兌的票據。每張票面金額最高為1000萬元(含)。銀行承兌匯票按票面金額向承兌申請人收取萬分之五的手續費,不足10元的按10元計。承兌期限最長不超過6個月。承兌申請人在銀行承兌匯票到期未付款的,按規定計收逾期罰息。

銀行承兌匯票的出票人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A、在承兌銀行開立存款帳戶的法人以及其他組織;

B、與承兌銀行具有真實的委託付款關係;

C、能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購銷合同及其增值稅發票;

D、有足夠的支付能力,良好的結算記錄和結算信譽;

E、與銀行信貸關係良好,無貸款逾期記錄;

F、能提供相應的擔保,或按要求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證金。

5、應用領域

商業匯票可以背書轉讓,是一種信用性票據。票據一般適用於具有真實貿易背景的、有延期付款需求的各類國有企業、民營企業、醫療衛生、機關學校等單位,特別是商品價格較高,交易金額較大的民營企業之間使用這種票據比較普遍。

鋼鐵、汽車、石油、家電、醫藥行業交易票據使用量相當大。目前,在鋼鐵、汽車、石油、家電、醫藥等行業,商業匯票結算使用量在80%以上。

大宗商品貿易中使用票據最多,煤炭、鋼材、合金、水泥等等市場上都大量採用票據支付手段,主要是涉及金額大,可充分使用金融手段促進經濟活動發展。在交易計價中,不同期限票據相應商品的價格折扣不同,可將票據對應貼息充分考慮進商品的價格內。此外,鋼鐵經銷商、汽車經銷商、成品油經銷商、醫藥經銷商對銀行需求的主要融資工具就是票據。這些行業票據使用多年,各交易主體對票據較為熟悉。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公路、航空、大學、醫院、鐵路、報紙、電力這些行業屬於使用票據的新貴,這些年票據使用量逐年上升。這些客戶使用票據得益於銀行大力營銷,多為股份制商業銀行出於競爭考慮才取得的票據營銷結果。這些客戶是使用商業承兌匯票的主要客戶群體。普遍實力較強、履約能力較好,因此,這些客戶簽發的商業承兌匯票在市場接受承兌較好。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第一章:2019-2020年中國商業匯票發展環境分析

 1.1 2019-2020年中國商業匯票行業PEST分析

1.1.1 政治和法律環境

(1)2019年中國商業匯票政策環境:行業法規

中國商業匯票行業的運行以2004年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和2016年發佈的《票據交易管理辦法》為基礎。隨着商業匯票進入快速發展時期,行業內出現套利亂象,2019年銀行業對商業匯票行業監管趨於嚴格。2019年監管層對票據市場影響的着力點主要在票據「供給端」,力在引導票據業務回歸本源、支持實體經濟,促進票據業務健康有序發展。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3)社會融資規模

2020年中國社會融資規模繼續擴大,2月初受新冠肺炎疫情的衝擊,社會融資規模增量較1月大幅減少近75%,而該數據在3月卻迎來爆髮式增長,達到了51.8億元,並在上半年的剩餘時段逐漸趨於穩定。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8月新增信貸1.28萬億,同比多增700億,基本符合季節性特徵;信貸餘額增速13%,已經連續3個月走平或回落,顯示了信貸延續收緊、貨幣政策邊際收斂。

從信貸結構上看,8月信貸結構進一步改善。8月新增居民短貸2844億,創過去5年以來同期最高值,對應8月消費同比實現年內首次正增長,居民端短貸連續第六個月實現同比多增,與居民消費持續好轉相一致;居民中長期貸款5571億,雖然低於7月值,但連續三個月同比多增超過1000億,反映了房地產銷售的持續向好。企業端,中長期貸款當月凈增7252億元,繼續明顯好於企業短期貸款及票據融資,顯示了基建、房地產投資持續向好,對貸款的需求旺盛。

票據融資是中小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目前,使用票據融資的企業中,中小微企業佔比超過六成。票據在解決賬款拖欠方面的優勢進一步凸顯。隨着票據融資便利性提高、融資成本降低,票據流轉加快,大量企業通過簽發和轉讓票據解決賬款拖欠和資金周轉問題。據統計,已簽發的銀行承兌匯票中,中小微企業的比重為62%。

(4)工業經濟發展形勢

在技術創新的政策驅動下,中國的工業增加值呈明顯上升態勢。2019年中國工業增加總值317109億元,同比增長5.32%;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工業的發展和商品經濟的繁榮,為電子商票的發展提供了空間。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1.1.3 社會、文化與自然環境

(2)企業借貸情況

隨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2019年中國企業盈利惡化、融資環境趨緊,資產負債率上升十分顯著,實體經濟槓桿率較高。從資產端來看,企業應收賬款漲幅趨快,企業貨幣周轉速度趨緩,現金流斷裂風險增大。數據顯示, 2019年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17.40萬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5%。分地區來看, 2019年末東部地區工業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115306億元,升幅同比回落2.9%,中部地區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33965億元,升幅同比回落5.8%,西部地區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24749億元,升幅同比回落7.7%。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2019年儘管升幅下降,但是應收款金額仍較龐大。若應收賬款票據化,應收賬款應走票據化之路,將發揮票據支付,融資等功能。企業可以類似較低的票據貼現成本獲得資金,又能加快資金周轉率提升經營利潤,深化票據融資功能,盤活企業存量資產,極大提高融資效率。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1.3 2019-2020年中國商業匯票行業生命周期分析

(2)產業周期

中國的商業匯票產業到目前為止總共經歷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79—1999年起步的探索階段,隨着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以及商品加速生產和流通,票據作為商業信用的載體獲得新生,成為九十年代解決企業間「三角債」問題的主要工具,故而該階段的特徵是票據業務呈自然發展狀態,承兌業務發展較快,貼現業務相對較少,票據交易極為不活躍。

第二階段是2000—2015年的迅猛增長階段。2015年票據市場累計貼現量達到102.1萬億元,較1999年增長409倍,年均增長率達到45.61%;累計承兌量22.4萬億元,較1999增長44倍,年均增長率26.71%。這一階段,經濟繁榮帶動實體經濟融資需求和票源增加,票據作為重要的信貸資產得到商業銀行的廣泛重視,票據的多重功能迎合了中小銀行的需求。因此,票據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承兌業務增速高於宏觀經濟增長,票據資產交易屬性更加明顯,流通周轉速度加快。

第三階段是2016年至今的規範穩健發展階段。這一階段,經濟發展進入轉型期,金融去槓桿和監管強化逐步得到推進和深化,票據市場前期高速增長所積累的風險集中爆發,票據業務開始回歸本源,資金內循環和嵌套減少,業務鏈條縮短,監管套利叫停,業務開展更趨規範和穩健,總體行業趨勢向好,交易規模出現萎縮。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1)票據行業業務增長性

2019年全年中國票據業務總量達131.45萬億元,同比增長19.04%。從承兌業務來看,2019年簽發承兌20.38萬億元,同比增長11.55%;企業背書46.47萬億元,同比增長16.86%;從貼現業務來看,全年累計票據貼現12.46萬億元,同比增長25.33%,全市場貼現未到期金額為8.08萬億元,較年初增加1.49萬億元,增長22.55%。;從票據交易來看,票據交易50.94萬億元,同比增長22.01%。

2020年上半年,在全力抗擊新冠疫情、支持企業復工復產的過程中,票據市場落實逆周期調控政策要求,快速地擴大票據融資規模,降低融資成本,服務實體企業的導向更加突出。上半年,票據市場業務總量77.81萬億元,同比增長17.26%。其中,簽發承兌11.68萬億元,增長16.58%;背書22.81萬億元,增長2.5%;貼現7.86萬億元,增長24.23%;交易34.83萬億元,增長28.0%。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第二章:2019-2020年中國商業匯票行業發展概況

 2.1 2019-2020年中國商業匯票行業整體運行情況綜述

2.1.1 商業匯票行業產品結構

(1)票據承兌市場

票據承兌是指票據付款人承諾在票據到期日支付票載金額的行為,是匯票特有的票據行為,主要目的在於明確匯票付款人的票據責任。承兌的本質是經營信用,由出票人通過申請銀行開具由銀行或者企業自身承兌後的商業匯票給收款人。在承兌的過程中商業承兌匯票基於企業自身經營和信用狀況的好壞,而銀行承兌匯票實現了商業信用增信為銀行信用。票據承兌市場是票據市場的一級市場(即發行市場),在這個市場里票據作為一種信用憑證誕生,實現融資的功能。

(4)票據再貼現市場

票據再貼現是指銀行持未到期的已貼現匯票向中國人民銀行進行貼現,實際上是中國人民銀行向商業銀行提供融資支持的行為。再貼現是中國人民銀行傳統的三大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操作、再貼現、存款準備金)之一,它不僅影響商業銀行籌資成本,限制商業銀行的信用擴張,控制貨幣供應總量,而且可以按國家產業政策的要求,有選擇地對不同種類的票據進行融資,促進結構調整。票據再貼現市場是票據市場的三級市場。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2.1.2 2020年商業匯票行業運行特點

(1)市場利率

2020年上半年,中國票據市場利率先降後升,政策傳導效率較高。一是交易端利率同比下行、環比回升。6月份,票據轉貼現加權平均利率為2.56%,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1.98%,較上年同期皆有下降。二是貼現端利率同步變化。6月份,票據貼現加權平均利率為2.83%,較上年同期和上年末分別下降80和41個基點,較同期LPR(一年期)低102個基點,較好實現了降低企業融資成本的政策目標。

7-8月份,受人民銀行下調再貸款、再貼現利率政策影響,在貨幣市場利率整體走高的情況下,票據利率延續前期的上升勢頭。8 月,票據貼現加權平均利率為 3.03%,轉貼現加權平均利率為 2.72%,較上月均上升 8 個基點;質押式回購加權平均利率為 2.18%,較上月上升 14 個基點。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2.3 2019-2020年中國商業匯票行業企業分析

2.3.1 2019年中國商業匯票行業企業數量區域結構

票據作為企業生產經營常用的金融工具,其規模的大小能夠反映出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的活躍程度。2019年中國華東和華中等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用票量增長較快,其票據簽發及背書量合計市場佔比達到60.77%。2020年第一季度(Q1),東部地區的票據簽發及分佈比例最高,達到66.56%,中部及西部地區則都佔據一成左右的業務量。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2.3.2 2019年中國商業匯票行業企業數量規模結構

2020年,中小微企業市場佔比高位回落,票據已經成為解決民企中小微企業融資問題的重要工具。2020年3月末,出票人為大型、中型和小微企業的票據承兌餘額分別為 3.98、2.91 和 6.53 萬億元,占承兌餘額比例為 29.68%、21.67%和 48.65%,同比分別上升 0.06、下降 0.71 和上升 0.64 個百分點。從貼現看,3 月末貼現申請人為大型、中型和小微企業的貼現餘額分別為 1.69、1.60 和 5.82 萬億元,占貼現餘額比例為 18.6%、17.56%和 63.84%,同比分別上升 2.4、1.67 和下降 4.07 個百分點。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第三章:2020年中國電子商票發展階段及環境分析

 3.1 中國電子商票行業衍變歷程

中國的商業匯票市場發展歷程較短,起步也比較晚,在改革開放後基於社會經濟的需要,通過研究和借鑒西方的模式,直到1982年,中國人民銀行才開始推行「三票一卡」,倡導商業銀行發展票據業務。當年工商銀行上海分行率先辦理票據承兌、貼現業務,人行開始試辦再貼現業務。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3.3 2019-2020年電子商票發展產業環境

3.3.1 票據市場規模

近十年來,隨着中國票據市場的快速發展,商票承兌、貼現、轉貼現規模不斷擴大。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促進商業承兌匯票業務發展的指導意見》(銀髮〔2006〕385號)出台以後,商票的貼現和再貼現業務也逐步開展起來。

根據上海票據交易所的數據,票據市場在經歷去槓桿和脫虛向實後,各類業務取得明顯增長。2019年的全年業務總量達131.45萬億元,同比增長19.04%;2020年在疫情影響下,上半年業務量也達到77.81萬億元,預計今年全年的票據業務量將超過2019年。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經過三十多年的發展,中國票據市場快速發展,市場規模達到百萬億級。隨着中國實體經濟恢復向好,金融活動將會更加活躍,加上社會接受度持續擴大,企業的開票需求會不斷增加,商票發展前景巨大,特別是電子商票的發展持續向好。

3.3.2 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DCS

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lectronic Commercial Draft System)簡稱ECDS,是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建立的,依託網絡和計算機技術,接收、登記、轉發電子商業匯票數據電文,提供與電子商業匯票貨幣給付、資金清算行為相關服務並提供紙質商業匯票登記查詢和商業匯票公開報價服務的綜合性業務處理平台。《電子商業匯票業務管理辦法》規定,電子商票的出票、承兌、背書、保證、提示付款和追索等業務,必須通過電子商業匯票系統辦理。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第四章:2019-2020年中國電子商票發展驅動因素分析

2009年以來,中國電子商票行業迅速發展,電子商業匯票系統參與者的規模不斷擴大。截止2019年底,中國票據交易系統共接入法人機構2884家,會員2913家,系統參與者101622家。隨着電子商票行業的運營模式逐漸走向規範和成熟,市場探索出了順應市場發展的新路徑,豐富了電子商票的市場主體和產品。當前,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發展的驅動因素主要包括法律法規、經濟環境、社會需求和技術迭代四個方面。

4.2 2020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發展社會需求調查分析

4.2.1 市場需求

發展電子票據尤其是電子商票是貨幣供給側改革的重大舉措,商業匯票具有支付工具和信用工具的綜合功能,以上下游關係密切的產業鏈龍頭企業或集團企業為重點,作為應收、應付款工具,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企業使用電票。進一步普及電票賬戶,推廣電票直接支付功能,從而實現零成本融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促進GDP健康快速增長。

近年來,中國工業類企業應收賬款餘額呈遞增的趨勢,2020年1-7月,中國規模以上工業類企業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餘額為15.6萬億元,同比增長14.0%。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流動資金的風險依然存在,流動性風險有增加的趨勢。在此背景下,引導企業廣泛運用電子商票作為應收應付款工具,盤活企業應收賬款,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成為企業出路之一。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一方面,上市公司在接受商票作為銷售回款憑證的意願增加,開始對商票作為商業信用載體的工具認識程度加深。另一方面,企業也希望通過藉助自己的應付商票去構建自己的商業信用體系。在宏觀經濟複雜的背景下,截止2019年半年度的應付商票餘額已經超過過去歷年年度餘額。

根據目前經濟下行形勢,上市公司在銀行取得的授信額度減少,導致信貸或銀票的承兌額度也在減少。以及隨着供應鏈複雜程度的不斷提高,供應鏈層級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供應鏈條上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有大量的應收賬款需要盤活。

此外,商票這一結算工具,可以作為更有力的確權工具,可以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問題,踐行大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在票據融資利率下行的背景下,企業票據融資的意願增強。相對貸款和其他融資方式,票據期限短、便利性高、流動性好,是中小企業的重要融資渠道。同時,再貼現政策加大信貸結構的引導優化,票據對中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進一步加大。

4.2.2 商票交易二級市場

票據市場是票據進行交易的場所,由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組成。一級市場主要完成票據的簽發、貼現業務,為二級市場提供基礎票源;二級市場是票據或票據衍生品在市場參與者之間的轉貼現、再貼現等交易的場所。因而,電子商票交易市場也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由於電子商票流通性比紙質商票好,因而有利於激發二級市場的活力。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一級票據市場增加了社會企業的融資通道和融資總量,二級票據市場較低企業貼現成本,二者推動了中國實體經濟的發展。未來,隨着電子商業匯票系統近一步普及,紙票商票和電子商票加速融合,票據市場將會迸發出新活力,有力促進中國實體經濟和資金市場的發展。

第五章:2019-2020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核心數據分析

5.1 中國電子商票市場規模及發展潛力數據分析

自2009年上線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以來,中國電子商票交易實現了快速發展。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國家當前的經濟更加繁榮,企業開票貼票需求增加;國家也不斷出台政策鼓勵創新供應鏈金融模式,推動商票融資發展;國際貿易摩擦趨緩,國際經濟環境持續向好。內外發展環境共同推動下,加上金融科技技術迭代升級,中國電子商票市場迎來了繁榮發展時代。

5.1.1 中國電子商票市場規模數據分析

電子商業匯票系統作為電子支付在票據業務中的應用方式整體增長較快,自2009年由中國人民銀行批准設立開始,電子商業匯票系統業務始終保持快速增長。2019年,電子商業匯票系統業務量共計為102.60萬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1.61%。(註:2013年以前,統計業務僅包括電子商業匯票系統的出票和承兌業務,2013年統計口徑變化,增加貼現和轉貼現業務;2017年統計口徑再次發生變化,統計業務增加質押式回購業務)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從電子商票出票總金額增速來看,2011-2019年,增速出現波動下降趨勢。2011年增速高達100%,2012-2013年分別降至74.07%、69.15%,到了2014年回升至96.86%,隨後除了2015年,幾乎一路下降,但仍然保持在一個較高的增速水平。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5.2.1 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電子商票輿情監測數據

2020年的新冠狀疫情抑制了人們短期的線下需求,對行業形成的只是了短期衝擊。但從行業企業來看,特別是餐飲、影院、線下培訓等線下場景消費型的中小企業,疫情期間企業收入和現金流被迫中斷,然而租金等剛性成本持續產生,這種短期經營困難可能直接導致部分企業被淘汰出局。因此,不少中小企業呼籲政府出台政策,減免房租,減少稅費,增加對中小型科技企業的傾斜性支持,實際增加企業低息貸款,以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這次的難關。

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控系統顯示,經過疫情較為艱難的第一季度後,隨着疫情防控工作的穩步推進,復工復產的腳步也在加快,因而4-5月份企業票據活動開始回升,到了2020年6月到9月中旬,除了6月28日央行出台《標準化票據管理辦法》引起短暫的網絡關注外,全國對電子商票一直保持相對較低的網絡熱度。雖然熱度較低,但是電子商票作為企業商業信用貸款的一種模式,其商業匯票、承兌、貼現、交易等票據業務與供應鏈金融密切相關,因而擁有票據業務的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都會密切關注電子商票行業動態。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5.2.2 2020年疫情期間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結構數據

隨着疫情對中國影響的逐漸減弱,中國商票業務量明顯增長,2020年7月達到76107.66億元。其中,商票轉貼現業務33119.09億元,資金佔比最高,但同比下降最多,降幅達到16.43%;回購業務18804.77億元,同比增長最高,增幅58.65%。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2月27日,2月中國商票日均承兌發生額(剔除春節假期)是467億元,日均貼現額(剔除春節假期)333億元,最高日貼現額是617億元;而今年1月的日均承兌發生額是824億元,日均貼現額是544億元,最高日貼現額達1108億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受疫情爆發和開工率較低的影響,商票業務量大幅下降。但隨着疫情防控工作持續推進和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有序復工復產,商票業務也逐漸恢復至上年日常水平。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第六章:2020年中國電子商票用戶及潛在用戶調查數據分析

iiMedia Research(艾媒諮詢)在2020年3月19-23日,針對中國電子商票用戶使用情況、用戶體驗及潛在用戶使用意向等進行問卷調研。回收的調研數據刪除排出題及前後回答矛盾等數據後,合集有效調研樣本325個。

6.1 中國受訪者對電子商票了解程度

隨着電子科技的發展,中國人民銀行開發出電子商業匯票系統,電子商業匯票的使用,不僅提高了效率性和安全性,使傳統票據的支付功能得以了充分發揮,同時還使票據的融資功能大大加強,使商事主體獲得短期小額融資更加便捷。電子商業匯票的使用,也衍生出許多新的金融產品,如第三方電子商票交易平台,在線撮合買方和賣方,降低了企業商票融資的時間成本。商業匯票的社會普及度和接受度仍有待提高,特別是電子化的商業匯票,企業對其安全性等問題仍有顧慮,研究商業用戶匯票用戶的行為有利於了解用戶需求,方便商票交易平台和商票市場金融機構、商業信用機構等主體有針對性地運營產品,從而進一步推進電子商業匯票的發展。

本次調查結果顯示,中國企業了解電子商業匯票的主要是通過銀行客戶介紹和商業合作夥伴介紹,佔比分別達到25.30%和19.95%。其他渠道如商業媒體介紹、客戶介紹、商票中介介紹、公司其他業務線介紹也在慢慢發展,佔比在10%左右。銀行渠道仍是企業了解商票信息的主要渠道,一方面因為銀行是商業匯票承兌的重要主體,掌握更完整、權威的商票信息;另一方面,由於商業匯票主要是對企業端的金融產品,相關的信息也只是在內行人士中傳播,普及性的專業商票資訊相對較少。

此外,通過人際關係了解電子商票信息也是主要渠道,佔比總和遠遠超過了銀行渠道。這說明,目前市場上缺乏一個正式的、專業的電子商票信息披露渠道。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票據中介也是票據經紀,具體業務主要集中在票據直貼這一環節,由票據經紀公司根據地區,銀行,票面金額和期限等因素,為有融資需求的持票客戶提供貼現利率報價,促使成交,收取傭金。這種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企業和銀行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將有利於活躍票據市場,並對加快票據融資,降低貼現成本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6.2 中國受訪者的電子商票使用場景

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企業主要使用電子商業匯票進行產品採購和支付,佔比分別為41.33%和37.33%;商票融資的佔比較低,僅為7.11%。商票的支付功能相對突出,因為其可以作為信用貨幣在實體企業間流轉,提高實體企業的經濟效益、盤活存量資產。

但隨着中國電子票據業務的發展,電子商業匯票作為新型金融工具在市場經濟中亦表現出越來越強的融資功能,商業匯票的流通性和遠期性為電子商業匯票的融資功能創造了有利條件。目前,中國商票融資主要模式有小額貸款公司商票質押貸款模式、擔保公司票據收票收益權買斷模式、保理公司債權轉讓模式和P2P平台商票質押模式四種。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第七章:2020年中國第三方電子商票服務平台案例分析

 7.1 同城票據網經營情況分析

7.1.1 交易平台簡介

(1)平台基本信息分析

同城票據網是江蘇銀承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一家第三方票據服務平台,成立於2012年7月,是中國最早也是最大的供應鏈承兌服務平台。

同城票據網業務重點是幫助企業客戶、銀行及票據服務商匹配合適的票據市場渠道,撮合持票方和資金方達成交易,而平台本身並不直接參与交易。

據全國信息公開網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江蘇銀承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無訴訟裁判相關歷史,說明該企業經營信譽良好。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2)股權結構信息

同城票據網共有3位發起人,均為自然人股東,其中認繳出資金額最大的是兼任江蘇銀承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CEO的曹石金,其出資比例為80.0%。基於同城票據網為創新供應鏈金融融資模式做出的重要貢獻,曹金石於2019年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全球科創大會上榮獲全球科技創新獎。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7.1.5 平台競爭力分析

同城票據網屬於早期進入相關市場,運營團隊是由資深的金融票據和互聯網領域人士組成,創始人團隊也均擁有十餘年的行業經驗,團隊層面,同城票據網具有更豐富的從業經驗。

在資源支持層面,同城票據網經歷了2次行業內規模較大的融資以及入選2019年南京江北新區科技服務機構名單,使得平台的技術研發投入以及市場拓展方面具有可靠的條件保障。

在產品層面,同城票據網交易平台的搭建基於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等金融科技,擁有處理和匹配海量數據的能力,不僅能提高機構交易效率和解決市場信息不對稱等問題,還能大大提高票據融資管理服務的安全性,滿足了市場對票據流轉相關業務的要求。在企業創新能力層面,同城票據網持續發力,到2019年累計公開的知識產權數量達到41件。其中,發明專利3件,均在2019年通過審查並公開。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第八章: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8.1 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發展挑戰分析

8.1.1商業承兌匯票相關法律案件統計

電票時代雖然省去了許多紙質商票的操作流程,提高了商票的流轉效率,但是在商票流轉過程中不可避免出現的買賣合同糾紛、票據糾紛、票據追索權等民事糾紛和刑事犯罪行為依然存在。數據顯示,2014-2019年期間,中國電子商票相關判決書數量持續增加,其中2019年,基層法院電子商票相關判決書達到1196份,比上一年同期翻一倍多。截至2020年9月23日,基層法院電子商票相關判決書367份,其中糾紛點主要是票據的追索權。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隨着電子票據的普及以及電子商票交易平台的發展,電子商票的市場接受度更高,市場發展更加活躍,進入者不斷增加,因而在交易過程中不可以避免出現票據糾紛等民事違法行為和刑事違法行為。而隨着相關法律法規的完善和市場監管持續收緊,原來遊走來法律邊緣的行為被納入法律規範中,因而相關的民事違法案件和刑事違法案件數量增加。

從電子商票相關判決書執行法院所在地來看,華東、華南、西南、華北等地比重較高,華中、西北和東北等地比例較小。具體來看,華東地區佔比35%,判決書總數418份,其中江蘇190份,浙江73份,上海52份,山東58份,安徽45份;其次為華南地區,佔比23%,判決書總數274份,其中廣東252份,福建9份,廣西8份,海南5份;西南地區比重為18%,判決書總數220份,其中重慶167份,四川43份,雲南7份,貴州3份;華北地區佔比14%,判決書總數161份,其中北京68份,天津41份,河北40份,山西9份,內蒙古3份;華中地區佔比6%,判決書總數69份,河南28份,湖北16份,湖南14份,江西11份;西北地區佔比3%,判決書總數39份,其中陝西32份,新疆5份,寧夏、青海各1份;東北地區比重最小,判決書總數16份,其中遼寧12份,吉林和黑龍江各2份。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8.2 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8.2.1 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發展前景分析

(1)企業票據融資占短期融資的比重較高,中小企業成為主要需求方

近幾年來,票據融資在企業短期融資中的比例均處於25%~30%之間。2009~2016年,銀行承兌匯票簽發量從10.3萬億增長到18.1萬億,未到期餘額從4.1萬億增長到9萬億,交易量從23.2萬億增長到84.5萬億,其中2015年的票據交易量更是突破100萬億,票據已經成為各家金融機構重要的金融資產配置標的。

2020-2021年中國電子商票行業研究及趨勢分析報告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2689.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2:42
下一篇 2025-01-12 12:4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