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納食小編走訪終端市場發現當初劉強東揚言要一年在全國開百萬家門店的京東便利店,可能要無法兌現了!在鄭州發現京東便利店早早已經進入校園、社區之中,開業之初的新鮮勁兒吸引了不少消費者前來購買,如今鄭州不少社區店已經是垂死狀態,而校園店則進入寒暑假也是幾乎關門狀態。

納食小編在鄭州南龍湖一社區發現京東便利門店進店率一天不足八十人!這樣一天的流水又有多少?怎麼撐起這近百坪的門店?
守着2大型社區,進店屈指可數
位於鄭州市南龍湖浩創梧桐郡與鄭老莊新村兩個大型居民區之間的京東便利店,門頭卻是異常的小,明顯看上去就是一個小賣部轉型加入到京東的,往西走相隔500米之處有家丹尼斯社區店,蘇寧小店。

進入這家京東便利店,你會發現門臉雖小但內部空間很大,商品可謂是樣樣俱全,休閑食品、飲料、生鮮、水果、百貨等等,門口堆放着各種各樣的禮盒產品,生鮮區卻是空空的,納食小編來了幾次都發現冰柜上都是空的絲毫沒有使用的跡象。
通過和老闆溝通了解到,自己當初花了七八萬加盟京東便利店,它授權給我做品牌標識。店面建起來以後,在進貨方面沒有做特別苛刻的約束,除了可以在京東進貨,還可以在第三方進貨,說實話,目前看,我們和京東的聯繫還比較鬆散。

不過有一個要吐槽的點是,雙十一以後,京東供貨鏈沒有以前那麼快了。以前,下一個單,當晚下,第二天中午,最晚下午就送貨上門了,但現在需要2-3天,有一次足足等了三天。我猜測可能確實雙十一導致分發能力出了問題,京東必須保障C端,所以B端就拖了一下。
談及門店流水,老闆也是無奈,苦笑着說:生意難做流水不到800元,本來想着周邊居民區聚集、京東也是個大品牌能多少賺點錢,沒想到這一天的流水凈給別人了自己一分沒拉下。
「師傅領進門,經營主要還是靠自己」,對於便利店而言,好的位置和一定的客流量才是決定命運的關鍵,可對於這家店來說入駐時機也不對,周邊居民入住率不是很高。
腳步邁太大,問題層出不窮
京東的「百萬京東便利店計劃」——「五年時間內,在全國開設超過一百萬家京東便利店,其中一半在農村」,作為一項重要戰略推進。然而,在瘋狂擴張背後,一些問題已經逐步暴露。關於京東便利店撤店、「倒閉」的傳聞確實此起彼伏。這多少說明,京東便利店在過於快速擴張的過程中,逐漸暴露出來的供應鏈及運營、管理問題。

加盟京東便利店程序並不複雜。提交資料、繳納5000元-20000元押金後,基本便能夠得到開店許可。貨架和「京東便利店」門頭均需要自己製作,大概花費千元左右。在加盟成功後,店主可以從京東的進貨平台「掌柜寶」上進貨,由京東員工送貨上門。根據京東的官方資料,京東便利店的進貨量需要佔到全店的50%。但在實際操作中,多數店鋪遠遠達不到這個要求。
京東便利店下一步怎麼走?
事實上,不管是京東便利店,還是天貓小店、蘇寧小店,這些電商平台在加速整合線下流量的同時,也面臨著共同的難題,如何打通品牌商到全國小店的全新鏈路,讓用戶從中獲得優質體驗,並在此基礎上,探索出清晰的盈利模式。

京東便利店已經看到了整合全國夫妻店的紅利,不是沒有成功的可能,只是,當京東便利店達到一定量級的時候,需要更多關注的就是如何將這些加盟店「鎖在一起」,找到屬於自己的盈利方式。
另外,京東這樣通過翻牌加盟模式整合社區內的閑散夫妻店,短期內基於門店的硬件、產品方面輸出統一標準,一定程度可以使閑散經營的小商戶們走向正軌、規模化,但要觸及便利店運營管理系統的深水區,則還有較長的路要走。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2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