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北京,除了打卡天安門,故宮博物院,長城這些必到之處外,回程的伴手禮一定是必不可少的!
想到北京的特產,你會想到什麼?烤鴨?沒錯烤鴨確實是北京的特色,但本人親測數次,烤鴨除了堂食,只要是真空包裝,帶回去不管怎麼處理,味道都差強人意!那北京有哪些既有特色有適合作為禮物的特色伴手禮呢?
護國寺的小吃
護國寺小吃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時興的護國寺廟會,熱熱鬧鬧的廟會不僅吸引了老北京四九城的居民,也吸引來了京城最受歡迎的特色小吃攤販。茶湯、年糕、涼粉、爆肚、灌腸、扒糕……各種小吃應有盡有

總店位於西城區護國寺大街,北京有很多家連鎖店了,護國寺小吃的種類加起來一共有100多種,隨便帶回去幾種,絕對讓你的伴手禮更有味道!

六必居的醬菜
北京歷史最悠久,名氣最大的醬園,特色醬菜包括:甜醬八寶瓜,八寶菜,黑菜等,醬香濃郁,甜咸始終,而且清香脆內,一口下去唇齒生香!六必居醬菜是北京本地人最愛的家常小菜,同時也是國宴的必備小菜。這應該是唯一可以帶回去的國宴菜品了!

同仁堂的補品
北京同仁堂影視是北京乃至全國中藥行業最老的品牌了。創建於1669年(清康熙八年),自1723年開始供奉御葯,歷經八代皇帝188年。品牌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了。雖然買葯不是很吉利,但是給長輩帶一些補品,還是很討喜的,燕窩,珍珠粉,虎骨酒……各種補品功效不同,可以挑一些有針對性的補品。最近同仁堂的護膚品也是很火的,中藥成分的護膚品是不是很健康?

稻香村的點心
北京稻香村始建於1895年(清光緒21年),位於前門外觀音寺,南店北開,前店後廠,很有特色,(時稱「稻香村南貨店」),是京城生產經營南味食品的第一家,魯迅先生也是他們家的忠實粉絲。

旅遊景點充斥着各式各樣的稻香村,特別是前門,王府井一帶,賣點心的櫃檯大多只在一個角落裡,這些所謂的北京特產大多售賣對象是遊客,買回家只會覺得甜膩,其中還夾雜着香精和塑料的味道,所以長久以來讓來北京旅行的人對稻香村的印象並不好!一定要認準三禾牌,記得小時候每逢「三節」家裡長輩都會帶着我去稻香村打點心匣子,作為串門的禮物,這才是北京本地人的吃食,帶回去的一定驚艷你的朋友。

新華書店的毛猴
〝毛猴〞是老北京的傳統手工藝品,又稱中國蟬蛻,渾身布滿棕白色的細絨毛,乍一看,還以為是真毛猴兒的標本,是那樣的活潑、機敏又生動。

老北京花茶
茉莉花茶,裡邊沒有花,茉莉花茶使用綠茶做為茶坯,用茉莉花反覆窯制加工而成,茉莉花吐香,綠茶胚吸香,最後茉莉花的香氣已經完全浸到綠茶胚里,所以只能聞到花香卻不見花!

關於在哪買?吳裕泰和張一元都是老字號,北京本地人也在這兩家買茶葉,店面很多,隨便搜索一下就有了,切記不要在景區的茶葉店買!(吳裕泰的綠茶甜筒也很好吃)

瑞蚨祥的馬褂
行褂:是指一種長不過腰、袖僅掩肘的短衣,俗呼「馬褂」。北京有句老話兒「頭頂盛錫福,身披瑞蚨祥,腳踏內聯升」。正宗的馬褂,最好的就是北京瑞蚨祥訂做!
訂製馬褂要15天左右的工期,如果時間有限可以在那兒買件現成的給家裡的老爺子。從幾千元有精緻盤扣綉龍祥雲的香雲紗手綉馬褂,到平日可隨意穿着幾百元的天青色棉麻中式改良大褂,各種價位任君選擇,白布袖口那麼窄窄地卷着,看着就舒服,帶回去給家裡的老爺子一定滿心歡喜!

內聯升布鞋
北京老話兒說的好:「爺不爺先看鞋。」北京人講究出門在外,沒雙好鞋那可不成。腳底有勁兒,臉面上才有光。早年間,洋車夫穿的是內聯升做的靸鞋,朝廷文武大員穿的是內聯升做的朝靴,就連那清朝末代皇帝登基坐殿,穿的也是內聯升做的龍靴。
要不要帶一雙「朝廷專供」圓口布鞋回去?

盛錫福帽子
王府井大街盛錫福帽店是北京著名的老字號,最早它是天津盛錫福總店的一個分號,開業於1937年。盛錫福帽子以其用料考究、手工製作、做工精細、品質優良而著稱於世。
隨着國潮風的日益火爆,盛錫福不但做工精緻造型也是相當別緻,不管是誰帶上一定是整條街上最靚的崽!

其實北京特產遠不止於此,您覺得還有什麼具有「京味兒」的伴手禮?出來旅行,不帶點手信總覺得缺少點什麼,再來北京禮物還是要帶的,但千萬不要花冤枉錢了!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22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