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科技的發展,電子產品逐漸成為大多數人在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設備,而不管是支付,交通出行,辦公,學習,遊戲………都離不開手機,但是對手機等電子產品的長時間接觸,對我們的眼睛也難免會造成一定的傷害,為了減少電子產品帶來的傷害,不少小伙會選擇購買防藍光的設備來保護眼睛那麼藍光膜是否能給我們帶來想要的效果呢?
在5月10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在發佈會期間我注意到了這樣一段問答:

央視記者:現在市場上銷售的防藍光眼鏡,還有一些手機有防藍光模式,這對孩子保護視力、預防近視有沒有效果?謝謝。
北京同仁醫院副院長、眼科主任魏文斌:
謝謝這位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在社會上引起廣泛關注。選擇視頻工具要堅持「寧大勿小」的原則,選擇順序依次為投影、電視、電腦、平板電腦、手機。使用電子產品遵循的還是要強調「20-20-20」口訣,看屏幕20分鐘以後,要抬頭遠眺20英尺,也就是6米外20秒以上。屏幕的大小、顯示屏的刷新率和使用距離不當也容易造成視疲勞,進而引起近視或者乾眼症等眼部疾患,而顯示器分辨率的高低一般不會引起視疲勞。建議屏幕的參數設置:高度在眼球和視頻中心保持水平或者略低的位置。距離為電子屏幕對角線長度的4-6倍,陰級射線顯像管CRT顯示屏的刷新率一般是75-85赫茲,如果是液晶顯示屏,沒有必要調整刷新率。此外環境光線要適宜,晚上使用電子產品時,需要開燈並且將屏幕的亮度調暗到30%,可以設置綠色背景的屏保壁紙,以緩解眼的疲勞。目前社會上存在着對藍光危害的過度解讀,防藍光和視疲勞與近視防控應該說沒有直接關係。藍光分為長波藍光和短波藍光,只有短波藍光才會影響眼睛健康,但這需要長時間、高強度、不間斷照射,質檢合格的電子產品已經過濾有害的短波藍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使用正規廠家生產的電子產品,沒有必要加裝防藍光設備。謝謝。
根據魏主任的回答我們可以了解到,目前合格的電子產品已經會過濾有害的短波藍光,所以我們並不需要再選擇藍光膜或者其他的藍光護眼設備來防藍光了!在以前我也以為藍關膜真的可以有效的保護我們的眼睛,於是每次買了新手機,新平板的同時都會在網上平台選擇一款藍光的保護膜!但是現在發現似乎並沒有這個必要的,而且在市面上藍光膜的價格一般都要比普通的鋼化膜貴一些。所以我們下次選購手機膜的時候沒有必要的追求藍光了!

島上的小夥伴大部分都是學生黨,在疫情期間長時間的上網課會對視力造成疲勞,還會導致眼乾眼澀。
護眼小建議:
- 如果需要長時間關注電子產品,盡量選擇屏幕大的設備,比如電腦電視,當然我更加推薦平板。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之後可以向遠處眺望幾分鐘,以緩解眼部肌肉緊張。
- 保持使用的姿勢,不要離屏幕過近,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同時也是對你頸椎的保護。
- 多進行運動,可以進行自己喜歡的球類運動,目光隨着球的快速移動而移動的同時也會對眼睛進行有效的鍛煉,比如我很喜歡的額羽毛球,或者兵乓球,網球等等。
- 保持屏幕亮度與環境光線亮度相協調,建議晚上玩手機開燈或者打開深色模式。
- 可以換成偏綠色的壁紙。推薦一波
上面這張是我自己拍的一棵樹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2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