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電影《終結者》里的情況真實發生了怎麼辦?」在無數電影和科幻小說中,機械人(或者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橋段屢見不鮮,而這也潛移默化地塑造出人們未來走向的認知。
不過有人會問,既然人類可以依據法律規定來合作共存,那為何不能讓人工智能也依規行事呢?實行阿西莫夫的機械人三定律不就行了!

機械人三定律
艾薩克·阿西莫夫(1920-1992)不僅是一位生物化學教授,還作為科幻小說「三巨頭」之一而聞名於世。在20世紀中期,他創立了「機械人三定律」,並假定嚴格遵守三定律可以從根本上杜絕機械人叛變。「機械人三定律」如下:
1. 第一定律:機械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旁觀。
2. 第二定律:除非該命令與第一定律相悖,機械人必須服從人類給予它的命令。
3. 第三定律:機械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儘可能保護自己。
但是,熟悉編程的人都知道計算機從0開始計數,而不是從1開始(MATLAB除外,但本文對此不做討論)。Computerphile提到過「第零定律」(保護對象指的是全人類而不是個體):
第零定律:機械人必須保護人類的整體利益不受傷害。

這幾條定律看起來差別不大,因為它們是從《我,機械人》這篇小說中整理出來的。
注意:這幾條定律沒有區分「機械人」(機械軀體)和「人工智能」(機械腦)。因為阿西莫夫口中的「機械人」實際上指的就是「智能類人生物」。
既然上個世紀50年代人類就制定出了這些規則,我們為什麼還害怕AI呢?又是什麼讓埃隆·馬斯克和史蒂芬·霍金將AI歸為人類生存的頭號威脅?一言以蔽之,阿西莫夫機械人三定律行不通。

三定律的漏洞
回歸正題,出於忠實阿西莫夫三定律與討論需要,假定智能到足以適用三定律的機械人確實存在,並能讓三定律運用於現實世界(儘管它們只是阿西莫夫敘事體系的法則),那麼現在就有個技術性問題了:如果三定律是用英文表述的,但是此AI機械人只能處理中文呢?退一步講,即使這個機械人產於美國,我們怎麼知道它是不是真的理解三定律?所以我們要做到以下兩點:
1. 翻譯三定律;
2. 儘可能用不同的語言(窮盡所有語言,包括拉丁語這樣的死語言和機器二進制語言)傳達出三定律文字背後的含義。
對人類來說,這兩點聯繫緊密;但對於機器來說,兩者大相徑庭。第一點只是在不同的目標語言中創造相應的語句字符串,第二點則包含理解這些字符串。
打個比方,只做前者好比讓不懂西班牙語的人唱Despacito,他們可能咬字準確,但完全不懂歌詞的意思。而僅靠後者好比你知其所以然,卻不知表述之法,心有萬千溝壑,終是一聲無言。

幸運的是,近幾年,自然語言處理(NLP)領域進步顯著,對第一個任務來說,長期記憶神經元可用於序列到序列翻譯。此外,谷歌在2019年5月發佈了Translatotron,它是一個端到端語音轉換翻譯模型。至於第二個任務,Word2Vec就夠用了。Word2Vec可以將相關詞繪製在一起,從而獲得句子的語義。繪製過程如下:

從單詞中推導出含義和關係
確實,現在機器都能理解人類語言了。但還有很多事它們沒轍,比如理解習語。Spillthe beans是英語中的一個比喻性習語,意思是「泄密、說漏嘴」。但是機器沒法翻譯比喻性習語,它可能會將spillthe beans逐字直譯,變成「弄灑豆子」。假設機器按正確的順序把它翻譯成法語,就會變成「jeterles haricots」,就算聽起來沒那麼奇葩,也是明顯不符合語境的。
大膽地設想一下:假如幾年後,機器能夠譯出比喻性習語,那麼AI機械人理解三定律的技術性問題也會得到解決,這樣我們就能高枕無憂了嗎?別急着下結論哦,更有趣的在後面。
阿西莫夫提出三定律時,他無意中將之基於一個假設:人類對如何劃定道德界限一清二楚。但事實的確如此嗎?
比如第一定律中的「人」和「傷害」這兩個詞,它們的定義到底是什麼?在十四世紀,奴隸幾乎被當做牲畜看待,不能算作「人」。而現在,胎兒的人權已經成了熱點話題。將來如果一位孕婦因身體狀況,一旦分娩將面臨極高死亡風險,那她的AI醫生該不該建議她墮胎呢?別忘了,雖然該孕婦墮胎後存活幾率更大,但是胎兒降生後,其生命的價值不比母親遜色。所以不論做出什麼決定,這個AI醫生都會「傷害」一個「人」。

接下來的抉擇就是人類自己也是莫衷一是——思考丹·布朗的小說《地獄》並將第零定律應用於此,一個機械人得知,如果按下它面前的按鈕,半數人類隨即灰飛煙滅,但人類這個物種可以多延續幾個世紀;如果不按按鈕(即「袖手旁觀」),50年後地球上人口會過剩,人類將滅亡。這個機械人該怎麼做?如果是你,又會作何選擇?

結論
阿西莫夫的機械人三定律是人們應對機械人反叛威脅的嘗試。讓機械人遵守三定律的技術障礙在於,我們目前無法讓它們真正理解定律。但真正的難題是哲學和道德層面的,即我們認為——只要給出一個模稜兩可的約束條件,機械人便能俯首帖耳,想人所想,哪怕人類自己都一頭霧水。即使我們自己表意明確,考慮到這些定律的各種潛在影響後,我們的定律在機械人眼裡可能便成了這樣一句話:「管他呢,干好你的事就行。」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1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