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詞語在複句中用來連接分句,並表明分句之間關係的連詞、副詞和短語,統稱關聯詞語。
關聯詞語是聯接分句、標明關係的詞語(定義)。
關聯詞語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意義相關、結構獨立的分句聯接起來,構成複句,起”穿針引線”的作用(作用)。
關聯詞語用來標明分句間的抽象關係,可以作為某類複句特定形式的標誌。
同一個句子,運用不同的關聯詞語,作用就不同,表達的意思也就不一樣。
常用的關聯詞語大致有以下八種類型:
♥️第一類、並列關係
各分句所表示的意思、事件或動作,是相互關聯、同時並舉或是同時進行的關係。
在句子中,有的分句分別說明描述幾種情況,有的分句表示相對、相反或同時發生的幾種情況,各分句之間沒有主次之分。
表示並列關係的關聯詞:

例句:爺爺一邊叮囑弟弟過馬路小心,一邊往他的書包里塞零錢。
♥️第二類、因果關係
前一分句說明原因,後一分句表明結果,或前一分句表明結果,後一分句說明原因。
表示因果關係的關聯詞:

例句:妹妹今天之所以沒有去上學,是因為她感冒了。
♥️第三類、轉折關係
後一分句表示的意思不是順着前一分句說下去,而是轉了一個彎,跟前一分句的意思相反,或是對前句加以修改補充。
表示轉折關係的關聯詞:

例句:雖然媽媽給妹妹買了好幾件新衣服,但是妹妹並不喜歡那些衣服的顏色。
♥️第四類、條件關係
前一分句提出一個條件,後一分句說明在這種條件下產生的結果。
「條件關係」包含兩層意思:在句子中有了某種條件,才會出現某種結果,或者是沒有這個條件,就不會出現這個結果。
表示條件關係的關聯詞:

例句:只要你肯努力攀登,就一定能夠達到頂峰。
條件關係的不同類型:
第①類、充分條件:
表示有這個條件就會產生後一個分句指出的結果,但井不排除在別的條件下也會產生這樣的結果,表示有之必然,這時使用「只要……就……」
例:只要用心去做每事,就一定能有不小的收穫。
第②類、必要條件:
缺少了這個條件就不能產生後面分句指出的結果,即後面分句的內容要實現就必要條件必須做到前面的條件,且條件往往是唯一的,表示無之必不然,這時使用「只有……才……」
例:只有認真學習,才能取得好成績。
第③類、多種條件:
句中所給的條件都包含在內時,就可以使用「無論…都…「
例:無論狐狸多麼狡猾,最終都敵不過好獵手。
♥️第五類、遞進關係
由兩個有遞進關係的分句組成,後一分句在意思上比前一分句更進一層。
表示遞進關係的關聯詞:

例句:姐姐不但喜歡唱歌,而且喜歡跳舞。
♥️第六類、選擇關係
兩個或多個句子,分別說出兩種或多種相關的情況,要求從中選擇一種,表示「非此即彼」「或此或彼」的選擇結果,包括有取捨的限選和無取捨的任選。
表示選擇關係的關聯詞:

例句:巷子里積了很深的雨水,沒過了膝蓋,小敏寧願在車站等爸爸,也不願意冒險前行。
♥️第七類、假設關係
前一分句提出假設,後一分句說明在這種假設情況下會出現的結果。
表示假設關係的關聯詞:

例句:假如我們人類現在不保護水源,未來,我們地後代將無法在地球上生存。
♥️第八類、承接關係
各分句表示連續發生的事情或動作,分句有前後順序。承接關係的關聯詞在句子中起承前啟後的過渡作用。
表示承接關係的關聯詞:

例句:上課鈴一響,同學們就安安靜靜地坐在各自的座位上。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1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