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李曙光 楊逍
編輯|胡劉繼
蘋果又來了。
連續三個月開三場硬件發佈會,這在蘋果的歷史上極為罕見。
零點時你剛把錢交給馬雲,兩點時庫克還惦記着你的錢包。
相比於第一場iPad系列的常規更新、第二場iPhone 12因為「環保」所以不送充電器被廣泛吐槽,這一場搭載ARM架構M1芯片的新款MacBook Air和MacBook Pro,算是最能讓人興奮的產品。
蘋果終於把英特爾踢出了自家的陣營。

新款MacBook Pro | 蘋果官網截圖
這幾年英特爾的牙膏摳摳索索地一年擠一點兒,而蘋果自己做的A系列芯片性能早已翻了數倍,蘋果早就看不慣英特爾在電腦端對其的拖累。
雖然英特爾嘴硬說蘋果依舊是其客戶,蘋果只佔整體業務的5%左右,但是當蘋果一口氣掏出從性能到續航全都翻倍、指數級碾壓英特爾的芯片時,其他廠商會不會聯合躁動,倒向ARM架構,掀翻20多年未變的PC格局,很值得期待。
新Mac加量不加價,價格僅與iPhone 12相當,性能翻倍的同時,續航竟然還能翻倍,iOS上的應用能直接運行。如果在轉平台的過渡期常用的辦公軟件都正常跑,很難不讓人心動。

蘋果新電腦值得買嗎?

11日凌晨,蘋果總共發佈了三款硬件,一款軟件。分別是搭載M1芯片的新款MacBook Air、MacBook Pro和新款Mac mini,以及預告許久的macOS Big Sur。

蘋果官網截圖
其實你可以看成這是蘋果的一場電腦芯片發佈會。三款新電腦,全都是外觀模具一點沒變,就換了個芯。
這是蘋果的常規去庫存操作了。別家是「科技以換殼為本」,蘋果從iPhone開始,清庫存的標準操作就是換一顆更強大的芯片,變成SE版本。
但就是這顆不一樣的芯,同樣外殼下的新舊Mac,性能有着天壤之別。
發佈會一開始亮相的M1芯片,是整場的重頭戲。5納米製程,160億個晶體管,從CPU、GPU、Nerual Engine到Apple T2安全芯片,完全由蘋果自主研發
性能方面,M1的CPU部分採用了4+4大小核設計,在10W功耗下性能達到了英特爾CPU的兩倍,功耗僅為英特爾芯片的四分之一。
GPU也是8核設計,10W功耗下,依舊是英特爾兩倍的性能,功耗為三分之一。

蘋果發佈會截圖
另外,M1還具備16核的神經網絡引擎,機器學習速度提升15倍,每秒可進行11萬次運算。如此加持下,搭載M1芯片的Mac,相比於其他使用高性能集成顯卡的機型,性能足足提升了6倍。
有了這樣一顆高性能低功耗的怪獸,新款MacBook Air的表現僅從數字上就令人驚艷。
在介紹新款MacBook Air的時候,蘋果直接用了「比98%的筆記本電腦更快」這樣的字眼,信心爆棚。

蘋果發佈會截圖
對比今年剛發佈的「1.2GHz 4核Intel Core i7處理器的2020款MacBook Air」,搭載M1芯片的MacBook Air,其CPU性能是之前的3.5倍,SSD性能方面提升到了原先的兩倍。
更讓人驚喜的是續航。新款MacBook Air網頁瀏覽可以達到15小時續航,播放視頻可以達到18小時,整體續航提升6小時以上,是有史以來續航最好的MacBook Air。
簡單說就是,新款MacBook Air基本就告別隨身攜帶充電器了,一天一衝絕對夠用。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拉開產品的定位,MacBook Air的M1芯片並不是滿血的,只能調用7核的GPU(滿性能8核GPU需要加錢選配)。全新的13寸MacBook Pro則可以跑滿M1芯片的能力。
主打高性能的MacBook Pro在搭載了滿血M1芯片後,能效數字提升得更誇張。
對比「1.7GHz 4核Intel Core i7處理器的2020款13英寸MacBook Pro」,新款MacBook Pro CPU性能提升2.8倍,GPU性能提升5倍,16核神經網絡引擎在機器學習方面提高11倍,能夠回放8K全分辨率視頻而不用擔心丟幀。
其續航比MacBook Air還誇張,17小時網頁瀏覽續航,20小時視頻播放續航,整體續航最多提升10小時。
價格方面,M1版MacBook Air國行版本的起售價依舊是7999元,搭載8GB內存和256GB SSD;花9799元則可以買到8核GPU並升級至512GB SSD。搭載M1芯片13英寸MacBook Pro,國行版本起售價9999元,
在硬件性能上,蘋果推出的這顆M1芯片,足以讓英特爾汗顏。
但M1芯片使用的是ARM架構,而原來的Mac系統和應用是基於英特爾的X86架構,軟件生態的遷移,即便強如蘋果,也將面臨一個巨大的挑戰。

蘋果會掀了英特爾大本營嗎?

蘋果想搞自研芯片,不是一天兩天了。
2018年,蘋果在WWDC大會上提出要打通iOS、macOS兩個系統的生態,實現蘋果軟件生態互通。蘋果的iPhone、iPad、iPod等硬件都用上了蘋果自研A系列芯片,就剩Mac這一個缺口。讓手機、平板、電腦三大系統統一,是蘋果生態的下一個夢想。
這是蘋果第四次更改底層硬件,上一次是15年前從IBM的PowerPC轉換成英特爾的X86。

當時,在底層硬件上,英特爾的CPU性能足夠優秀;在軟件生態上,蘋果iOS移動端開發者順勢推出電腦端版本,填補了生態空缺;並且Mac用戶的體量也不算大,這才讓蘋果電腦順利地完成生態轉換。
但這一次,蘋果需要面對一系列生態難題。電腦從X86架構轉向ARM架構,需要硬件層面的底層CPU、軟件層面的操作系統和第三方軟件產品生態的共同配合。
當前,市面上的個人電腦幾乎都是英特爾X86架構的天下,移動設備則是ARM架構的天下,這兩套指令集完全是兩套語言。蘋果電腦改用ARM架構的芯片後,其操作系統和其他第三方軟件都需要和ARM芯片重新適配。
為了過渡轉換平台的尷尬期,蘋果在發佈會上推出了三種過渡方案,分別是Universal通用應用、Rosetta 2轉譯應用、原生ARM應用,可以轉譯英特爾平台的應用到ARM架構的蘋果電腦中(應用性能會受損失,並且小白用戶可能並不好操作)。
分析師張楠告訴市界,Windows和Intel已經聯盟多年,延伸出一系列周邊軟件,如何完美地把基於英特爾架構的應用軟件移植到ARM架構上,是蘋果真正的難題。
此次蘋果的新品推出後,市場主要關心兩個問題:一是蘋果是否能建立起一個良好的產業生態;二是蘋果是否會掀起惠普、戴爾、聯想、華碩等硬件廠商轉頭研發ARM芯片電腦的潮流,掀了英特爾的老窩。
蘋果能推出ARM版Mac,正是因為它同時具備自研ARM處理器的能力和macOS操作系統,能做好電腦軟硬件的適配,保證電腦的性能。
而其他電腦廠家恐怕很難抓住這次機會。市面上沒有現成的ARM處理器,它們也不具備研發的能力。比如一直說自己是全球最大的電腦廠商的聯想,你讓它搞個ARM架構的芯片,可能是在為難它。
雲岫資本董事總經理兼IBD首席技術官趙占祥告訴市界 ,蘋果是主要電腦生產商中,唯一具有成熟芯片設計能力的公司,其他電腦生產廠商很難效仿。
同時,這些廠家也沒有適配ARM的操作系統。目前電腦操作系統由蘋果的macOS和微軟的Windows統治,macOS只給蘋果獨用,而Windows在微軟自己的ARM電腦上都表現不佳。
微軟曾用高通定製ARM處理器推出Surface Pro X電腦,並推出可兼容X86、ARM架構的Windows 10系統。
哪怕已經做到上述兩個關鍵點,Surface Pro X的表現仍然令人失望。Surface Pro X的兼容是通過翻譯架構的方式獲得的,這讓應用性能出現較大損失,效率僅能達到原生應用的30-40%,還會出現閃退、軟件重啟等不穩定現象。

這也是如今蘋果正面臨的挑戰。第三方軟件能否適配ARM芯片,決定了電腦的屬性是可正常辦公使用的機器,還是一台無法「連網」的模型。
微軟當年就沒有建立起第三方軟件生態,導致Surface Pro X只能運行Windows通用應用平台里的軟件。換句話說,Surface Pro X簡直像一台不能下載外部軟件,又性能不穩定的斷網老年機。
在三方軟件適配問題上,蘋果已經完成和Office、Adobe等常用辦公軟件的適配,保證電腦正常辦公使用。推出ARM處理器後,蘋果也已經實現macOS和iOS的打通,開發者可以用較小精力將軟件從iOS系統移植到macOS上。
趙占祥表示,瀏覽器、Office等上層軟件可以較快實現適配,但是驅動等底層程序較為複雜,就需要更長的測試時間。在整個研發周期里,研發時間往往只佔10%,90%的時間都在反覆測試,以保證產品穩定性。
蘋果給出的Mac電腦完全替換成ARM芯片的時間是兩年,這也意味着,第三方開發者們至少還有兩年的適配時間。
經過今天的發佈會,我們可以得出答案,蘋果可以搞好這場生態遷徙,只是需要時間。現階段,也只有蘋果能做到,因為只有它把軟硬件的系統和芯片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蘋果的換芯,會不會引發行業競相追逐、威脅到英特爾的傳統電腦處理器主營業務,可能要看會不會出現ARM架構的新芯片。
但短時間內,這款芯片很難出現。
張楠告訴市界:「做出電腦不難,最難的是研發出一顆ARM架構的芯片,從產品立項、到設計、再到性能穩定,芯片需要至少3年的研發時間。」
使用ARM芯片後,蘋果電腦的性能有了一個飛躍式提升,新品性能翻倍而續航可以提升至20小時,這樣誇張的進步很難不讓人眼紅。高通等CPU廠家,不是沒有可能切入ARM領域研發新芯片。
一旦芯片到位,後續的操作系統、第三方軟件平台的適應就會相對容易,傳統電腦領域可能出現新的利益劃分,如原本ARM手機陣營的人,就可能憑藉對ARM架構的認知入場,幫助第三方公司向ARM系統轉變。到那時,英特爾的傳統電腦處理器業務,將會遇到真正的挑戰。
對於如今專註數據中心業務的英特爾而言,電腦處理器會不會變得和上個月賣給海力士的老牌主營業務儲存業務一樣,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0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