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太空橘子,首先感謝什麼值得買和大疆公司提供這次眾測機會,讓我第一時間體驗到大疆最新款無人機產品「Spark 曉」。由於本身工作的需要,其實在3年前就購買了大疆的無人機,DJI Phantom 2 Vision+,也就是大家常說的精靈2+。
不得不說精靈2+特別「耐操」,也是大疆第一台帶三軸雲台的消費者無人機,最高可拍攝1080P視頻、圖傳距離在500m左右,一節電池的續航在20分鐘左右。雖說是大疆的元老級產品,依然非常出色;如果你對目前消費機無人機有了解的話,你會發現除了大疆自身的產品一直在快速發展之外,增加了LightingBridge圖傳、各種避讓以及續航的提升;而其他很多廠家則一直龜速發展,包括各大眾籌網站眾籌的新品無人機,技術參數方面可以說是換湯不換藥,大多數使用的方案依然陳舊,圖傳的距離和幾年前的精靈2+差不多。
於是一些有前瞻性的廠家,發現自然我航拍機肯定玩不過大疆,大疆給條活路吧,那我玩小型主打自拍的無人機好不好??市面上也就出現了一些體積較小,可以摺疊的無人機,比較熱門的有,主打安全、自拍閃光燈,像筆記本散熱器一樣的Hover Camera;還有極致摺疊,只有鼠標大小的Dobby無人機;這兩款無人機都有不錯的體積優勢,但是自身的硬件真的有點殘,比如Dobby無人機的攝像頭居然是手動的,只能自己提前設置好拍攝的角度再飛天,而Hover Camera的續航太短,只有不到10分鐘的飛行時間,實用性都較低。大疆去年可摺疊的Mavic Pro無人機就超級驚艷了,那麼今年體積更小的「Spark 曉」究竟是和上述幾個摺疊無人機一樣,只能娛樂?還是更強大呢?
開箱
SPARK無人機的包裝和之前的大疆產品來比,顯得比較Mini,記得精靈2+的盒子差不多是小傢具那麼大包裝。背面是關於SPARK的一些注意事項,以及適配的操作軟件。
張大媽這次送測的呢,除了SPARK本身機器之外,還附贈了螺旋槳保護罩以及一塊電池。但是玩了幾天之後,我也去官網下單了遙控器(899元)和一塊新的電池(299元),一共花了1198元。
全能套裝值得買嗎?
所以對於想買SPARK無人機的同學,本人強烈建議購買全能套裝,單機的售價為3299元,「全能套裝」為4599元,比單機版貴的1300元里多了「遙控器」、「充電管家」、「單肩包」、「電池」、「螺旋槳保護罩」,而這四樣東西的單買價格遠遠超過了1300元。如果你想暢玩SPARK無人機的話,這些配件可以說不可或缺的。
充電管家什麼鬼?
SPARK無人機的智能電池容量為1480mAh,在無風環境20km/h的環境下可以飛16分鐘,在實際應用中,基本上能保持在12-15分鐘左右,對於旅行中比較多的拍攝需求的話,一塊電池就不夠用了。
電池的充電方式也有兩種,一種是直接通過SPARK機身後面的Micro USB接口,配合原裝充電器充電,充電的時間長達80分鐘,而且一次只能充一塊電池。而「充電管家」要更方便一點,充滿一塊電池的時間是52分鐘,同時充滿兩塊約55分鐘,三塊約85分鐘,更省時。單機版的包裝很簡單,就是一個泡沫材質的包裝盒,質量挺好的;平時外出的時候,完全可以當收納盒使用。
除了機器本身,還能收納下兩塊SPARK電池,上下較小的空間可以放備用的螺旋槳。包裝里的一對備用螺旋槳,採用按壓式快拆設計,方便安裝,做工很細膩。另外大疆還另外贈送了一套螺旋槳,讓飛行過程中更加安全,同樣採用了卡扣安裝的模式,對於第一次接觸無人機的新手來說,十分友好。
安裝後的樣子,由於增加了負重,所以裝上保護罩的SPARK續航時間也會有所簡短。但是對於我這種老鳥來說,平時外出還是不帶了,畢竟SPARK所打造的理念是想飛就飛呀;再說裝上保護罩的飛機大了一圈,收納盒都包不下了。SPARK的電源充電器和一般手機充電器無異,支持QC3.0協議,電源輸出為5 V/3A,9 V/2A ,12 V/1.5A,線材接口為Micro USB。
外觀
SPARK拿到手的第一個感覺就是迷你,基本上一隻手就能掌控,就算妹子也能輕鬆搞定,之前的Mavic雖然折起來很小,但是展開的話還是挺占空間的,在一些比較惡劣的環境下可能就不太好升空、降落;而SPARK則可以輕鬆的在手掌上完成操作。電機超級小巧,但是產生的動力卻不容小視。開啟遙控器的運動模式後,水平飛行速度能達到50KM/h,不過和Mavic還是有點差距,Mavic的最高時速可以達到65KM/h;平時用手機操控的話,飛行還是平緩穩定的。電機的特寫,和螺旋槳連接的地方有一圈彈簧方便安裝和拆下。
機身外殼採用了聚乙烯塑料,在側面採用了類似於筆記本電腦的散熱方式,只要按下電源開關後,還是能明顯感覺到熱風吹出來。機翼方面採用了較硬的材質,一體成型,不可摺疊,我在想等以後SPARK第二代出來的話,機翼會不會和Mavic一樣設計成摺疊的款式呢,到時就能放進口袋了。SPARK的背面設計同樣很簡單,分為上下兩部分。
底部的上半端是飛機的底部視覺系統,主要是流光定位技術。
簡單理解,光流定位就是通過檢測圖像中的光點和暗點的移動,來判斷像素點相對於無人機的移動速度;如果地面靜止,自然就能得到無人機相對於地面的移動速度,所以在官網上的視覺系統說明這裡,也寫了它的使用環境;在這裡也要提醒各位無人機愛好者,如果你想貼着水面飛行,一定要記得關閉避讓系統!!!不然你的飛機…就會變成落湯雞。
SPARK的電池安裝後充當了無人機的底座,所以每一塊電池上面都預留了硅膠墊。由於生產的批次不同,機身和電池顏色還會是略有色差;電池的安裝和拆下也很方便,直接輕推側面的按鈕就可以操作了。電池上自帶了開機/關機鍵,輕點一下可以顯示電池剩餘的電量。拆下來的電池。機翼上的LED提示燈,在手勢操作中使用很頻繁,因為會根據LED燈不同的顏色來提醒用戶操作。飛機攝像頭的上方是Spark的3D紅外傳感系統,內部為一套紅外線發射和接收設備;採用的原理是一種3D TOF的技術,和差不多時間上市的4Pro側向避障一樣。通過給目標連續發送光脈衝,然後用傳感器接收從物體返回的光。
這個解決方案優缺點都很明顯,優點是適用於各種光照條件,即使是夜間飛行也能使用避障功能;缺點呢,感知範圍較小,只有0.2m到5m的範圍。
攝像頭方面呢,大疆採用了一個兩軸機械雲台方案,其實穩定性和拍攝效果都不錯,擁有1200萬像素,能拍攝1080/30fps格式的視頻。
功能體驗
手勢操作
作為一款主打自拍的無人機,其實最大的特色就是他的手勢操作功能,也就是說只需要連接上手機,然後就基本不用在看手機了,全程通過手勢操作。
首先需要打開飛機的電源,然後開啟WIFI功能,讓手機接上SPARK生成的熱點。
然後在DJI GO的APP裏面的「感知設置」,開啟「高級手勢控制」就OK啦。把SPARK抓在手心,然後將攝像頭對着自己,雙擊兩次電源鍵。面部識別成功後,機頭的LED燈會變成綠色,螺旋槳開始旋轉,然後等LED燈變成紅色,SPRAK就會脫離手心,飛向天空懸停了。(戴墨鏡也是OK的)
接着把手伸直,在飛機面前保持2s,等飛機的前置指示燈變成綠色,就可以通過手掌操控了。保持身體的相對靜止,平移手掌就能將飛機進行「升空下降」、「前後移動」、「左右環繞」的操作。
SPARK懸停後,對着它揮手,無人機就會自動退後升高至3m遠,2.5m的地方。
對着無人機,做出一個拍照的手勢,無人機就會自動聚焦,給用戶拍照了。
拍照過後還是得把飛機像風箏一樣收回來,不然這一張照片得多貴…你可以「雙臂伸展」或者「揮動雙臂」來喚回飛機。
降落也完全可以通過手勢來完成,只需要把手掌伸到飛機下方0.5m以內,SPARK就會降落在手掌上。
第一次使用這個功能的時候,說實話還是有點害怕的,但是熟練操作幾次之後,發現降落還是很平穩的;當然女生使用的話,裝個螺旋槳保護罩更安全。
一鍵短片
DJI GO的APP裏面除了普通的拍攝模式外,還自帶了「指點飛行」、「一鍵短片」、「三腳架」、「智能跟隨」以及「手勢自拍」。其中「一鍵短片」和「手勢自拍」都是SPARK獨佔的功能,剛才手勢自拍已經給大家介紹過了,那麼「一鍵短片」又是什麼功能呢?
SPARK的「一鍵短片」預設了4種模式,也是無人機拍攝中常用的視角。使用起來也異常簡單,進入「一鍵拍攝」模式後,在觸摸屏上選定目標後,就可以跟隨了。拍攝開始時,SPARK也自動進入了錄像模式,每次錄製的時間都在20s之內,非常適合分享到各種社交網絡,做個點贊收割機。下面就是簡單演示的小視頻,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漸遠
螺旋
衝天
在這裡要表揚一下「DJI GO」裏面自帶的編輯器,即使你是一個啥也不會的小白用戶,大疆也會通過算法,選取最優秀的畫面,直接輸出一個自帶特效和音樂的視頻,讓你輕鬆發到社交網絡上去;當然也可以像右圖這樣,自己對視頻的長度、速度以及濾鏡進行調整。
「智能跟隨」提供兩種跟隨方式,分別是「普通跟隨」和「平行跟隨」進行拍攝,這在旅行過程中面對大場景拍攝還是非常有用的,使用起來也很傻瓜,和「一鍵短片」一樣,在手機界面上選定跟隨目標,SPARK就會自動完成跟隨拍攝。
「普通跟隨」個人覺得更加實用,SPARK會在拍攝對象的前方或者後方進行跟隨,也可以對着它來一段FreeStyle。
「三腳架」模式,之前在Mavic Pro和精靈4 Pro已經實現了,顧名思義,你就把SPARK想像中在天空中拿個三腳架拍攝視頻,這時SPARK的時速會被限制,另外撥桿的敏感度也會降低,三腳架模式中,SPARK會變得非常緩慢穩定,適合拍攝電影感的畫面。
而且,對於室內飛行,GPS信號基本丟失的情況下,「三腳架」模式就很實用,能幫助無人機保持穩定。
「指點飛行」就是用戶對着SPARK的預覽拍攝畫面,選擇畫面上的一點,然後點擊GO,飛機就會自動飛至興趣點拍攝視頻。
拍照&視頻
作為一款自拍&航拍無人機,SPARK的硬件還是很強的,廣角鏡頭,1200萬像素,最大光圈為F2.6,焦距是25mm。拍照也分為自動和手動兩種模式,手動模式中,包括ISO、快門速度都可以調節;拍攝模式中,也增加了「景深」、「全景」模式,豐富使用場景。
下面就來讓我們一起看看照片
以上照片都是直出,未後期,拍攝效果在這個價位,加上這個體積,都是超出我預期的,略顯遺憾的是SPARK不支持RAW處理,對於專業攝影師的話,可能會有點不習慣。
上面的視頻是用SPARK拍攝的風景區,大家有興趣看看拍攝的效果。
續航
DJI SPARK電池的容量為1385mAh,官方的續航時間在16分鐘,在實際體驗中,我覺得實際使用時間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對SPARK的操作熟練程度。如果操作熟練的話,基本上在開機一分鐘之內將SPARK升上天空,開始拍攝照片視頻工作。APP上也有專門的頁面顯示電池的狀態,比如循環次數、電壓以及當前的電量,得知電池的健康程度。另外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設置好低電量警報,像我平時就默認在30%,報警後我立馬就回航,不再裝逼更換電池,千萬千萬不要覺得還有點電,就在天空做各種騷動作。
遙控器(大秘密)
最後單獨寫一下SPARK遙控器,因為我發現了DJI SPARK一個大秘密!
就像官方介紹的一樣,如果你想進階的把SPARK當成航拍器而不是簡簡單單空中自拍神器的話,遙控器就得買買買了。
因為在手機連接飛機的狀況下,SPARK是「限遠」、「限高」的,特別「限高」方面只有50m,這就代表了有些宏觀的建築,基本拍不到全貌啊;連接遙控器的話,限高能設置到500m,這就給航拍愛好者提供更多創造的空間了。
用遙控器操作除了帶來優秀的操控手感之外,還自帶了專門的「照片、視頻拍攝鍵」以及「雲台俯仰控制鍵」。
無論是通過手機操控還是遙控器操控,都是通過Wi-Fi信號來進行圖像傳輸的,而且均支持2.4G和5.8G信號,通過DJI GO還能根據干擾的多少,為SPARK選擇最適合的信道,當然在實際使用中,由於WiFi、電磁信號等方面的干擾,圖傳的延遲還是挺懊惱的。
不過!!!!當我充滿好奇心的把Micro OTG插入手機的Lighting接口後,發現,咦???怎麼不開WiFi也能正常圖傳和操控呢??
而且直連後,解決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圖傳的延遲變得很低,操控起來不像WiFi那樣不流暢了,(賭五毛錢的!我猜測SPARK也硬件支持OcuSync數字圖傳),不過大疆為了更好的區分市場,不影響自家其他產品的銷量,於是這個功能就隱藏起來了?
感受
經常了長時間的使用,說說我對SPARK的感受
亮點:
掌上起降,使用場景更多;
飛行平穩,安全性高;
自帶APP豐富,「智能跟隨」和「一鍵大片」功能對於愛發社交網絡的同學很方便;
操作簡單,無論是手勢操作還是虛擬搖桿難度都很低;
自檢模式貼心,小白也能輕鬆看出來適不適合飛行;
拍攝效果出色,完全可以充當相機使用。
不足:
二軸雲台要變成三軸雲台更棒;
續航時間偏短;
不可摺疊,收納不算極致。
總結&推薦人群
那麼SPARK值得不值得買嗎?我個人覺得對於初次認識無人機的消費者來說,首先它價錢很划算,4000多元就能湊足一整套設備;其次使用簡單,APP上從啟動到飛行、拍照都有提示和語音,自帶的手勢操作、避讓系統和智能返航系統,讓小白炸雞可能性越來越低(當然No Zuo No Die,飛行前還是要有個大體的飛行計劃)。如果你是個旅行愛好者、航拍小白、攝影師、或者單純的想記錄自己和家人的生活片段,那麼迷你無人機一定是你最佳的選擇,那麼為什麼不選其他品牌的無人機呢?
有DJI GO這樣自帶「操控」、「剪輯」、「分享」、「學習」的優秀APP?
有兩軸機械雲台??
有優秀的相機???
有出色的電池管理系統??
有手勢操作??
有3D避讓系統??
有DJI CARE換新計劃??
就算有以上的優點,有SPARK便宜嗎????
—–分割線—–
DJI大疆 曉 Spark 掌上智能無人機全能套裝 可選DJI CARE4599元天貓精選去購買
想必大家應該知道怎麼選了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204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