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五台山嗎?相信每一位中國人都應該聽說過山西境內著名的佛教聖地—五台山,它躋身太行北余,方五百里,因此稱其為五台。

五台山是一處清涼之地,這裡晝夜溫差大,尤其是早上好似已到寒冬,但是中午卻又暖和起來了,而且絲毫沒有煩躁之感,是那種乾脆利索的暖,根本影響不到午休質量,就是在這樣一片無處不顯示靈光的佛教清涼之地洗卻了所有風塵僕僕趕來朝拜和遊歷的人們。

有那麼多的寺廟坐落在這座清涼山的角角落落,看着南來北往忙碌的人群來到菩薩腳下,帶來數不盡的煩惱、疑問、世俗紅塵、物慾雜念,在菩薩一絲不亂柔和目光的審視之下,這些東西漸漸褪去了虛偽和張揚,還原了最原始的「本我」狀態,於是,人們乘着清涼帶着滿足回到了現實繼續追逐夢想,但是心底已無形之中添加了支撐,穩穩抵托着靈魂底線。

我想,人心需要反覆清洗,因為被世俗慾念侵襲的時間太久了,這也是我們每個人經常感到累的主因,於是積極尋求精神依託變成了每個成年人或者需要依仗的支柱,當然了,每個人尋求到的支柱是千差萬別的,於是出現了形形色色的人生狀態。

就像許多遊客來到這裡,其實就是想透過佛光尋找到一個世俗答案,一種永恆的真理。那這裡真的有真理嗎?答案應該是肯定的。

因為你看那一路奔來的人群車輛、那永不熄滅的爐香、那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寺院炊煙、那摧不毀打不爛的佛陀風骨、那永不倒塌的佛法精髓,打開了多少人的煩惱心結,又牽動着多少人的精神價值趨向啊!

與山西境內光禿荒涼的地貌不同的是,五台山整個山區叢林茂盛、生機盎然、雲霧飄渺、異常清涼、山山有神韻、處處有靈光,這兒正是藉助了文殊師利菩薩的智慧福澤才如此生動具有靈氣吧,因為他能揮手成林、佛光普照。

就像山西的晉商文化,千百年來也是一直在這兒有一批特殊的人群,並且在全國也有他們獨特的地位和價值。我想也正是因為菩薩穩坐在這,用他的大智點撥,才使得一代代勤勞的晉商在這塊貧瘠的土地上,源源不斷地積聚財富,構建灰宅大院,到如今,依然大氣磅礴、氣派恢宏。

歷史一路走來,山西曆程在五台山這裡得到了極好的濃縮。這是一處佛教文化對俗世的極好註解,在這兒,面對智慧和文化,五台文殊與曲阜孔子應該有某些共通之處,他們的精神和價值應該是遙相呼應的,經過歷朝歷代相伴走來,攜持着中國人的精神與物質,只不過一個是宗教世界裏的智慧佛陀,一個是凡塵之人創建的文化理念;一個是精神至上的菩提薩陀,一個是統領大眾文化嚮導的塵世之人,兩者的參照呼應,使得人們從精神到肉體都有依傍、都不落空。

寺院是一種精神,也是一種文化,是一種宗教,更是一種至高境界。一切生靈在這兒都可以尋到解脫和永恆。它是佛陀世界在塵世的宣教、點化,它是精神世界永不寂寞的橋樑。孤獨的人生在這兒被注入的豐滿,榮華富貴的束縛在這兒得到松解,一切俗世因果都能在這兒找到圓融的解答。

這座殊勝的清涼之山,可以歸納為一個字「靜」。「靜」也就是心靜,因為心靜自然涼。靜下心來,可以看淡一切,可以放下一切,心輕身輕了,豈不涼爽?

有人說,若有一個地方,讓你去了便深深的留戀想留下,那就是五台山。還有人說,不要輕易去五台山,因為她會把你的靈魂的記憶烙印在這片凈土之上!

有人說,中國人不懂信仰,那是因為他們沒去過五台山。在這裡,每天都有不計其數的求佛者在此虔誠膜拜,誦讀經文,聽佛課,是幾年更是幾千年,不分老少,不分晝夜,是一種滲入血液的信仰!

有人說,靈魂的凈土、美景的天堂,在西藏,那是因為你沒有真正看見過五台山,這裡是華北離天最近的樂土,這裡能滿足你對藏地的所有幻想,這裡有聖山、聖水、草甸、經幡,喇嘛,來過的人們都說:走遍五台山,何必去西藏?

有人說,五台山吸引人甚至讓人中毒的原因是神秘,但是她的神秘又不僅於此,還在於傳承幾千年的信仰依舊虔誠。初到五台山,衝擊存在於每個瞬間,在五台山與僧人交流,了解他們的生活,領悟他們的精神世界,會讓你的心不再荒涼……

有人說,去五台山的信眾是愚昧的人,那麼為什麼會有豁達的人生觀點,對財富、權利等有很高的知足心,為什麼「佛教思想」會在中華文明古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並且是唯一一個圓滿保存佛陀思想的佛教聖地呢?同樣為什麼會出現,猶如群星閃爍的高僧大德呢?他們大多都被世界佛教徒所認可且心生敬仰?這樣的信仰是愚昧嗎?

但是,我們願意迷失在五台山!迷失在這片靈魂的凈土!迷失在這片守望我千年的聖地!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9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