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產品調研報告方案
02 產品營銷規劃方案
03 產品開發決策方案
04 新產品開發可行性報告方案

產品部
一、產品調研報告方案
產品調研報告方案
一、標題
1.標題和報告日期、委託方、調查方,一般應打印在扉頁上。
2.在與標題同一頁上,將被調查單位、調研內容明確而具體地表示出來。有的調研報告還採用正、副標題形式,一般正標題表達調研的主題,副標題具體表明調研的單位和問題。
二、目錄
如果調查報告的內容、頁數較多,為了方便閱讀,應當使用目錄或索引形式列出報告所分的主要章節和附錄,並註明標題、有關章節名及頁碼,一般來說,目錄的篇幅不宜超過一頁。
1.調查設計與組織實施。
2.調查對象構成情況介紹。
3.調研的主要統計結果。
4.綜合分析。
5.數據資料匯總表。
6.附錄。
三、概述
概述主要闡述調研的基本情況,它是按照市場調研課題的順序展開問題,並對調研的原始資料進行選擇、評價、同時得出結論、提出建議的原則等。主要包括如下三方面內容。
1.簡要說明調研目的。簡要說明調研的由來和調研的原因。
2.簡要介紹調研對象和調研內容,包括調研時間、地點、對象、範圍、調研要點及所要解答的問題。
3.簡要介紹調研研究的方法。
介紹調研的方法,有助於使人確信調研結果的可靠性,因此對所用的調研方法要進行簡短敘述,並說明選用該方法的原因。另外,對在分析中使用的方法,如指數平滑分析、回歸分析、聚類分析等方法都應作簡要說明。如果這部分內容很多,應有詳細的工作技術報告作為說明補充,附在產品調研報告最後部分的附件中。
四、正文
正文是產品調研分析報告的主體部分。這部分必須準確闡明全部有關論據,除了提出問題,引出結論,論證全部過程,分析研究問題的方法外,還應當有可供市場活動的決策者進行獨立思考的全部調查結果和必要的市場信息,以及對這些情況和內容的分析評論。
1.說明調研目的及所要解決的問題。
2.介紹市場背景資料。
3.分析的方法。如樣本的抽取,資料的收集、整理、分析技術等。
4.研數據及其分析。
5.提出論點,即擺出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6.論證所提觀點的基本理由。
7.提出解決問題可供選擇的建議、方案和步驟。
8.預測可能遇到的風險和對策。
五、結論與建議
結論與建議是撰寫產品調研報告的主要目的。這部分包括對引言和正文部分所提出的主要內容的總結,提出如何利用已證明為有效的措施,以及解決某一具體問題可供選擇的方案與建議。結論和建議與正文部分的論述要緊密對應,不可以提出無證據的結論,也不要沒有結論性意見的論證。
六、附件
1.附件是指調研報告正文包含不了或沒有提及,但與正文有關必須附加說明的部分。
2.附件是對正文報告的補充或更詳盡的說明。包括數據匯總表及原始資料背景材料和必要的工作技術報告,例如,為調研選定樣本的有關細節資料及調研期間所使用的文件副本等。

產品部
二、產品營銷規劃方案
產品營銷規劃方案
一、市場分析
(一)市場需求調研
一般通過專業調研公司數據、企業內部的調研數據和客戶拜訪等來進行。主要調研以下內容。
1.前沿產品技術跟蹤。
2.行業競爭對手,尤其是行業內的前三名的企業或產品的調查。
3.內部環境調研。
(二)可行性分析報告
1.行業內競爭對手的產品分析。
2.個人的理解和分析。
二、產品描述
從使用者的角度來介紹產品預期的功能和效果。
三、市場定位
找準定位,因為這對以後的產品設計和推廣都會產生重要的影響。
四、產品設計
(一)需求說明書
(二)設計思路
(三)框架
(四)工作流程
(五)功能設計等
五、研發計劃
(一)人員安排
(二)項目實施進度安排
(三)測試和產品
(四)包裝設計等
六、產品手冊
(一)產品技術文檔
(二)宣傳資料
(三)演示程序等
七、市場推廣
制定產品推廣策略,即未來三年、五年市場計劃。
(一)年度計劃
(二)月度計劃
八、產品跟蹤
(一)產品功能
(二)質量
(三)服務
九、總結
(略)。

產品部
三、產品開發決策方案
產品開發決策方案
一、調查研究
1.調查國內市場和重要客戶以及國際重點市場同類產品的技術現狀和改進要求。
2.以位居國內同類產品市場佔有率前三名的產品以及國際名牌產品為對象,調查同類產品的質量、價格、市場及使用情況。
3.廣泛收集國內外有關信息和專刊,然後進行可行性分析研究。
二、可行性分析
1.論證該類產品的技術發展方向和動向。
2.論證市場動態及本企業發展該產品具備的技術優勢。
3.論證本企業發展該產品的資源條件的可行性。其中包含物資、設備、能源及外購外協件等。
三、決策
(一)產品發展規劃
1.產品管理部根據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從企業產品發展方向、發展規模,發展水平和技術改造方向、趕超目標以及企業現有條件等方面進行綜合調查研究和可行性分析,制定企業產品發展規劃。
2.由產品規劃專員提出草擬規劃,經產品管理部經理初步審查,由產品管理部組織市場營銷、生產等有關部門人員進行縝密的研究定稿後,報總經理批准,由產品管理部執行。
(二)產品規劃策略
瞄準世界先進水平和趕超目標,為提高產品質量進行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新裝備等的應用研究。
1.開展產品生命周期的研究,促進產品的升級換代,預測企業盈虧,為企業提供產品發展的科學依據。
2.開展對產品升級換代有決定意義的科學研究、重大工藝改革、重大專用設備和測試儀器的研究。
3.開展對提高產品質量有重大影響的新材料研究。
4.產品規劃由產品規劃專員提出草擬規劃,交產品管理部經理組織有關部門會審,經總經理批准後,由產品管理部執行。
四、新產品開發可行性報告方案
新產品開發可行性報告方案
一、技術可行性分析
(一)產品和技術開發論述
包括產品研究開發的目的、意義,本產品知識產權的情況介紹,關鍵技術及創新點新穎程度和難易程度的論述,研究(制)內容和方法、技術路線(工藝、流程),產品的技術性能水平與國內外先進水平的比較,技術依託單位或合作單位的研究開發論述等。
(二)技術成熟性論述和產品可行性論述(此內容僅限於產業化項目填寫)
1.技術成熟階段的論述,有關部門對本項目技術成果的技術鑒定情況。
2.該技術進行生產條件下小批量、小規模試生產的情況。
3.本項目產品的技術檢測、分析化驗情況。
4.小批量試生產的質量穩定性和成品率。
5.本產品在實際使用條件下的可靠性、耐久性和安全性等考核情況。
(三)本產品與國家現有規範、標準的符合程度。
二、產品市場調查和需求預測
(一)國內外市場調研和預測內容
1.本產品的主要用途,目前主要使用行業的需求量,未來市場預測,產品經濟生命期,目前處於生命期的階段,開發新用途的可能性。
2.本產品國內的主要生產廠家及生產能力,在建設項目和已批准開工建設項目的生產能力,預計投產時間。
3.對本產品質量、技術、性能、價格、配件、維修等方面的信息,預測產品替代進口量或出口量,分析本產品的國內外市場競爭力,相關國家產品出口及進口國對進口的政策、規定(限制或鼓勵)。
4.分析本產品面對市場風險及防範的主要措施。
(二)產品銷售預測內容
本產品的推銷方式和保障措施,相應地預測營銷費用。
(三)產品方案和建設規模。
1.產品選擇規格、標準及其選擇依據。
2.生產產品的主要設備裝置、設備來源和年生產能力。
3.根據本產品不同規模的效益分析,說明本項目確定的建設規模的合理性。
三、原輔材料
論述本項目所需重點資源、原輔材料、能源用量的來源和供應情況等。
四、項目實施方案
(一)技術方案
1.根據確定的建設規模、產品標準等,比較生產技術、工藝流程和主要生產裝置的方案。
2.從產品質量、原材料要求與單位耗能、主要技術參數、單位能耗與綜合能耗、投資、技術先進性的可行性等方面進行評述。
(二)項目準備
本企業已具備的條件,需要增加的生產條件,包括公用工程和輔助設施。目前已進行的研發、技術、生產準備情況。
(三)經營管理及生產人員狀況
(四)特殊行業許可證報批情況
如國家專賣、專控產品、交通安全產品、壓力容器產品、能源產品許可報批情況說明。
(五)項目實施進度計劃
包括項目可行性研究、資金籌集,工藝設計和設備定貨、施工和生產準備、試產和正式投產等階段。
五、環境保護與勞動安全
(一)環境保護
簡述生產過程「三廢」處理的措施和方案。
(二)勞動保護和安全
生產過程職業危害因素分析及準備採取的保護措施。
六、新增投資估算、資金籌措
(一)項目新增固定資產投資估算
應逐項計算,包括新增設備、引進設備、電力增容、環保設備等,特別是其他費用和備用費用類不應有缺項。根據計算結果,編製固定資產估算表。
(二)流動資金估算
項目實施後所需流動資金的數量和計算依據,流動資金估算應包括單位管理費、人員培訓費、創新活動所需經費等。根據計算要求,編製流動資金估算表。
(三)資金籌措
按資金來源渠道,分別說明各項資金來源、使用條件。對創新基金部分,需詳細說明其用途和數量。利用貸款的,要說明貸款條件、利率、償還方式和時間。企業自有資金部分應說明籌集計劃和可能。
(四)投資使用計劃
根據項目實施進度和籌資方式,編製投資使用計劃。對專項資金部分,需單獨開列出明細表加以說明。
七、經濟、社會效益分析
(一)生產成本和銷售收入估算
按財務制度的規定,估算生產成本和總成本,並分別列出計劃結果。按預測的產品銷售和生產能力,逐年計算銷售收入。
(二)財務分析
以動態分析為主,對項目的獲利能力、債務償還能力進行分析,以財務內部收益率、貸款償還期、投資回收期,投資利潤率和得稅率、投資凈現值等作為主要評價指標,並編製財務現金流量表、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等,財務基本報表應與行業基準內部收益率、平均投產利潤率等進行比較分析。
(三)項目的風險性及不確定性分析
對項目的風險性與不確定因素進行識別,包括技術風險、人員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等,進行盈虧平衡分析及第三性分析,以分析不確定因素對項目經濟評價指標的影響,分析項目的抗風險能力。
(四)社會效益分析
對提高本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影響,對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影響,對保護環境和生態平衡以及對節能的影響等。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8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