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營策略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我們一般會分為大運營策略和小運營策略。
大運營策略:一般是和公司戰略層面的東西一起考慮的,運營策略可能是公司戰略的一部分;
小運營策略,一般就是我們日常運營工作中所使用的,例如拉新,促活,留 存,賣貨等,都會用到各種策略組合,哪怕小到一場營銷活動,我們也需要有對應的策略來支持。
大運營策略涉及的面太廣,感覺一篇文章也寫不清,下面的內容,我們是以常規運營(即小運營)來說明的,特此說明一下。
那什麼是運營策略?
在正式談運營策略之前,我們需要先了解運營目標。
什麼是運營目標?
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我們做一系列運營動作,手段背後的要實現的東西,我們一般稱之為目標。
舉個例子:
我們策劃一場營銷活動,目的是為了拉新,這個拉新只能稱為模糊目標,或者運營方向。
我們策劃一場營銷活動,目標是新增註冊用戶5000人,這個稱為明確目標。
在我們常規的運營工作中,我們通過會將目標和策略放在一起考慮,目標影響着策略,策略也影響着目標,二者缺一不可。
對於運營人員來說,無論做什麼的運營動作,都需要有目標感,目標可以說是我們運營工作中的定海神針。
接着,我們說運營策略。
在常規的運營工作中,運營策略一般是跟在運營目標之後的。可能是公司(領導)給了我們一個目標,我們根據這個目標組合資源來判斷實現目標可能性,並對應制定出實現的辦法。
簡單來說,運營策略就是在某一個周期內,為實現目標而採取的手段/資源/辦法的集合。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任何的互聯網產品都會有一個產品生命周期。
(如果想詳細了解產品生命周期,推薦看傑弗里.摩爾的《跨越鴻溝》)
產品處在不同的產品周期,對於我們運營策略來說,也是不同的。

可以說,不同的產品形態,不同的產品生命周期,競爭對手情況,公司可用資源等都影響着我們的運營策略制定。
例如,對於一個新產品來說,如果在用戶引入期,我們可能主要的運營策略就是通過同類的網站找到我們的目標用戶,並通過一對一的溝通,讓他們願意過來使用我們的產品,給我們提意見,驗證我們的產品,並幫我們做口碑宣傳等。
還是舉幾個我們都熟悉的產品:
例如,小米,前期做MIUI系統的時候,第一批種子用戶是1000個,就是通過各大論壇人肉找回來的極客用戶,並通過這一批的種子用戶反饋,優化產品,然後通過這一批用戶來做口碑,吸引更多的用戶。這個就是小米前期的種子策略。
例如,朝夕日曆公眾號,前期就是做了一系列的打卡活動,通過各種各樣的花玩打卡玩法,吸引了一大批用戶,並由這一批用戶吸引了更多的用戶加入,這個就是活動策略。
例如,小紅書,小紅書是一個內容型的社區產品,在產品前期,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們只要是引入女性KOL,通過女性KOL生產優質內容,再通過優質內容吸引普通用戶,等用戶量慢慢大了,品牌建立起來,反向再吸引更多的KOL加入,由此形成一個正循環。
運營策略,我個人理解 ,它更偏向於一種運營思維。
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同樣的一個運營目標,可能經驗不同的運營人,採用的運營策略都不一樣,這個和每個人的過去經驗,性格有關。
同樣一件事,同樣一個目標,有人喜歡選擇保險的運營策略,有人喜歡選擇激進的運營策略,這個沒有哪個好,哪個不好,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例如,公司資源 ,行業情況,競爭對手綜合來考慮。
當然了,有目標,有策略,我們最重要的還是靠執行,執行是運營策略實現的根本,如果沒有好的執行力,再好的策略都是零。
運營策略是為目標服務的,所以,策略並不是一成不變的,我們在執行的過程中,需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和目標來調整策略,一切以實現目標為基準。
PS:上面的內容寫得比較粗,如果要具體寫,每一個目標還可以再根據具體的用戶/場景/階段再細分,策略也需改變,這裡就不一一講了,就此當拋磚引玉吧。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8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