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的「營銷」概念與「營銷推廣」有許多不同之處,「營銷」偏重於創造和營造,「營銷推廣」則側重於規模化變現轉化。今天我們先來聊聊營銷與推廣之間的區別,同時也舉幾個例子來便於理解。
01.
「營銷」與「推廣」到底有何不同
讓我們用極致簡短的描述來概括,
營銷就是「讓人想要買你」,而推廣則是「讓更多人知道你」,於是,營銷推廣就是「讓更多人知道你的同時想要買你」。
在龐大的知識體系背景下,我選擇了一種相對片面的方式做了解讀,雖然這不代表全部內涵,但大家可以先暫且這麼理解它們。
02.
營銷推廣的案例解讀
說說小天才兒童電話手錶吧。
相信大家都或多或少的看過幾遍廣告,兩個星二代在水裡打視頻電話,然後配上小天才的標準廣告詞旁白,「找呀找呀找朋友,找到一個好朋友,你也有呀我也有,大家都是好朋友。能視頻的電話手錶,小天才」,基本就這些內容。
我不知道會有多少朋友將其定性為推廣型廣告,但在我眼中,它是清清楚楚的營銷推廣型,我們先來找找裏面的營銷特徵藏在哪裡。

這裏面有2個傳統營銷點,分別是「視頻」和「防水」功能,它們看上去屬於廣告中很正常的賣點,但其實是營銷三本質之一,創造用戶需求。因為它不屬於電話手錶的基本功能範圍,而採用了脫離產品本源功能和用戶本源需求的價值創新思路,所以這是營銷而不是單純的賣點。它們吸引的是除了需要通話功能之外的新人群,比如要去海邊的、愛游泳的、想孩子的等等。
同時這裏面還有1個營銷推廣點,就是這句「你也有呀我也有,大家都是好朋友」,這其實是營銷三本質之三,營造銷售氛圍,也就是慾望調動,調動的是孩子的攀比欲。一個大人聽這句歌詞可能沒什麼感覺,但孩子聽到了一定會想,朋友同學有,而我沒有,那我們就不是好朋友了,於是,我也應該有,這同樣也不是本源需求。
這支廣告沒有使用營銷三本質之二,也就是創造銷售機會這個部分,是因為它沒有描述查詢購買路徑,以及代價和時機。之所以在這個例子當中浪費如此多唇舌,是為了向大家分享一種拆解推廣內容的方法,拆解的多了自己也就會組織了。我常站在電梯口長時間看廣告,是因為我喜歡想這些事情。
03.
再淺談幾個小案例
說說瑞幸咖啡的藍白背影廣告,別質疑我,別攔着我,我自有道理。這支廣告在我的視角理解,只包含了營銷三本質之三,在努力調動受眾的自主欲,也就是說服大眾你喜歡瑞幸是對的,不要聽別人的風言風語。為什麼呢,我想它明顯感受到了四面八方的星巴克壓力,這些壓力動搖了已有顧客的忠誠度,當然,也可能是它自己縮減補貼後動搖的吧。
說說瓜子二手車的特勞特大師廣告,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成交量遙遙領先。這支廣告在我眼裡完全沒有任何營銷成分,就是單純的推廣流,因為營銷三本質不包含任何一條,這不符合定位大師的名氣對吧。這兩句被無數廣告人推崇的口號,充其量屬於營銷創新之五的產品品質創新,在本就不大的市場里切給自己一塊更小的,美其名曰精細化定位和獨佔。這特別符合特勞特大師的定位原則,由此我知道,他老了,過時了。
至於boss直聘和鉑爵旅拍就更別提了,連推廣流都算不上,因為推廣流還要包含三要素呢(他跟你說、我跟你說、你快點來)。如果你硬要說它們至少賺來了眼球,那我只能這樣反駁,當一支廣告實際調動起的是受眾的厭欲,記住了它又怎樣,只不過把厭欲聯結上了這個品牌,宣洩給了這個品牌,難道你真的會去消費嗎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86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