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一、競品分析概述
二、產品分析
(一)產品版本與手機系統
(二)產品結構
1.啟動頁
2.主頁
3.特色功能點分析
4.視頻
5.訂閱號與微頭條
6.用戶中心
三、總結
一、競品分析概述
本篇報告是我的競品分析處女座,不足之處還請多多包含。雖然UC頭條與國內目前資訊分發領域的佼佼者今日頭條之間用戶量差距很大,但是二者均是聚合類新聞APP,具有許多共同點,這是我選擇二者進行分析的主要原因。二者都是通過整合內容資源或利用其他網站的公開接口,使用這些網站的新聞內容進行編排,通過算法團隊的推薦以及內部運營者精心挑選為用戶提供新聞。它們通常具有靈活度高、信息整合能力強等特點;其特色在於採用更為開放的模式來搜集用戶感興趣的內容,為用戶進行個性化的內容定製。
想必做過競品分析的同學都知道,競品分析的目的主要在於為產品自身設計提供功能、可用性、關鍵技術等方面的參考。今日頭條在資訊分發領域已經深耕多年,而UC頭條是最近兩年才開始進軍這一市場領域,而且鑒於二者的諸多共同點,做此份競品分析具有特定的意義。此份競品分析更多是我以自己作為一個新聞APP用戶,從自身的體驗出發,依據自己的真實感覺而寫,偏向於分析產品的用戶友好性,每一個功能是否滿足用戶需求、是否達到用戶滿意度方面着手分析。
本文沒有採用經典的產品五層架構來分析,而是根據自己和身邊朋友日常的使用習慣來分析,我對身邊一些同學進行過訪問,我認為這樣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更加符合用戶的習慣,也能知道常用功能的不足之處,從而提出改進建議。由於沒有採用一套固有的結構層次來分析,部分讀者會認為這樣的分析存在片面性,個人也承認數據樣本小會帶來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但換個角度看,用戶的體驗反饋總是有價值的。
二、產品分析
(一)產品版本與手機系統
產品名稱 UC頭條 今日頭條
產品版本 2.8 6.2.6
Slogan 從興趣發現樂趣 你關心的才是頭條
設備型號 iPhone 5s
操作系統 iOS 8.4.1
(手機使用十分流暢,排除本次APP體驗的部分外界影響因素。)
關於查看APP版本這一動作的體驗,後文詳細分析產品功能點將會細說。
(二)產品結構
兩款產品我各自都使用過一段時間,整體感覺差異性不是很明顯,二者均能滿足我資訊閱讀方面的需求,只是今日頭條由於產品自身較為成熟,內容和功能方面都更加豐富。
1.啟動頁
兩者都採取了自定義啟動頁,這是APP常用的品牌推廣類型的啟動頁,個人認為這樣做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好處:(1)加深用戶對產品品牌的印象,達到品牌推廣的作用;(2)提高用戶體驗度,降低用戶等待過程中產生的焦慮感,因為APP啟動過程需要時間,用戶在打開的時候看到的是一張有形有色的圖片,相比於空白界面,這樣帶來的體驗更好。
2.主頁
除了基本表現層分析和結構分析外,根據我的使用經驗針對這兩個資訊分發類APP在內容方面做了兩次分析。因為個人覺得新聞APP在內容質量方面相比於其他工具類APP更加重要,而且UC頭條和今日頭條由於使用時長的不同,其主頁面顯示的內容存在不同,因此我就主頁面的內容進行了初始主頁面(剛打開APP時的頁面)和長時主頁面(長時間使用後的頁面)兩次分析。
2.1初始主頁面
在顏色方面,二者主題顏色不同,UC頭條採用的黃色明顯區別於其他新聞APP,最上方放置了自己的logo。而今日頭條的紅色顏色鮮明,但是與網易新聞的主題顏色一致,會造成少部分用戶的混淆,當然左上方的品牌名稱可以極大地降低混淆的可能性。整體而言,UC頭條顏色更加簡單清晰。
在結構方面,二者底部Tab都是四個部分,C頭條分為「刷新」、「視頻」、「訂閱號」、「我」;今日頭條分為「首頁」、「西瓜視頻」、「微頭條」、「我的」。UC頭條頂部包含天氣與有聲欄目,這是主頁架構上與今日頭條最大的不同之處。今日頭條的頂部就是自身品牌名稱和搜索框,搜索框里顯示了熱搜的內容,有點類似於微博的熱搜,可以吸引用戶對熱點內容進行搜索,因為我看新聞資訊更多會看一些熱點事件,這一點上比較符合我的使用習慣。頂部菜單的媒體頻道中的「推薦」二者都不能改變,但是今日頭條的「關注」放在了頻道最左,也不可調整。其他頻道二者都是可以自己排序的,除了今日頭條頻道更加豐富外沒有太大的區別。
在內容方面,二者初始主頁的新聞資訊都是熱點新聞,均是質量較高、圖文並茂的內容。除此以外,UC頭條初始主頁的推薦是短視頻,今日頭條的推薦則是一些大V的個人號,在此有所區別。視頻在某種程度上更顯豐富,而大V的推薦則可以吸引用戶關注一些興趣主題,促進用戶和大V之間關係鏈的建立,從整體上增加用戶使用時長。
2.2長時主頁面
當用戶在APP中的時間較長時(達20分鐘),主頁經過刷新後的頁面主要是內容方面和一些細節上存在不同,相同之處上文已說明,在此就不多加贅述。
細節上的差異在於點擊UC頭條的「刷新」後頁面上方會有奔跑的小鹿,看起來更加具有活力,而且有小話語,如「喜歡就分享」、「越用越懂你」、「段子手都在評論區里」等,可以增加用戶新鮮感的同時降低用戶等待新聞刷新過程中產生的焦慮感,而且也可以引導用戶去評論區,增加用戶的活躍時長。今日頭條則會在「首頁」處用數字標出用戶使用過程中更新的新聞數量,提醒用戶有新內容,別具一格。
整體來說,長時主頁面二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不同:(1)新聞跟新量,UC頭條新聞更新量相對今日頭條較少;(2)圖片數量,UC頭條新聞的圖片數量較少,大部分為1張,頁面中間偶爾會有3張圖的新聞,或者大圖新聞;而今日頭條主頁面每條新聞顯示的圖片大多為3張,內容看起來更加多彩豐富。(3)商業廣告,UC頭條基本沒有廣告,今日頭條會穿插一些廣告在其中,其實個人是不怎麼喜歡的,但是這也是產品發展到後期必要的商業模式,可以理解。
簡言之,UC頭條在內容方面還需加大建設力度,提高內容豐富度。
3.特色功能點分析
UC頭條「主頁」頂部包含天氣與有聲欄目,這是主頁架構上與今日頭條最大的不同之處。底部Tab主要的不同點在於UC頭條的訂閱號和今日頭條的微頭條。
3.1天氣功能
UC頭條的天氣功能可以方便用戶快速的查看當前的天氣情況,不過我並不會經常點擊查看,不會持續關注,所以我覺得可以在用戶查看過天氣以後盡量縮小天氣的logo,溫度可以不用顯示,增加界面的簡潔度,提高用戶體驗。
3.2有聲欄目
有聲欄目是UC頭條重點打造的欄目,其中包含大量豐富的、不同主題的語音資源,而且閉着眼睛就可以聽,十分輕鬆。一般語音時長在2min~30min之間不等,為用戶消磨碎片化時間提供了一個極佳的平台;部分特殊節目如「羅輯思維」的語言時長可達2小時以上,有的節目播放次數達8.0億次,可見用戶規模之大。總之,有聲欄目作為UC頭條的重點欄目,內容豐富、方便使用、用戶量大,可以滿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4.視頻
二者的視頻緊跟2016年短視頻風口,基本都是短視頻,今日頭條的視頻採用了「西瓜視頻」一詞,讓人在這炎熱的夏天略感一絲涼爽(此處略過不喜歡西瓜的人~~)。
UC頭條左下方具有可以關注視頻相關的訂閱號,但是需要點擊頭像進去才可以關注;今日頭條同樣可以關注頭條號,每段視頻下方的「關注」按鈕就是用來關注頭條號的,入口較淺,方便用戶對興趣話題的關注。
另外,UC頭條視頻下方還有視頻主角的名字及相關主題,如「林更新」、「減肥」,點擊名字進去就可以看到主角相關更多的視頻,點擊「減肥」進去可以看到更多的減肥相關視頻,可以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但是不可以關注,應該是這些用戶還沒有入駐,在這一點上UC頭條應該多引入一些明星用戶,滿足明星粉絲用戶的需要。
最後,今日頭條的頻道分類較UC頭條更多,也更加豐富一些。二者可以借鑒對方的優點進行優化。
5.訂閱號與微頭條
UC頭條的訂閱號是用戶根據自己的興趣訂閱的主題,這一點可以很大程度上彌補UC頭條算法推薦上的不足。
今日頭條的微頭條有點類似微博,也有點像微信的朋友圈,裏面主要是用戶的奇聞逸事,就像是微信朋友圈裏面分享出來的文章一樣,微頭條有一個很大的優點,可以讓用戶粉絲數量很少的情況下實現大規模用戶的閱讀,很多用戶看中的也許就在這個點。微頭條作為日頭條的進軍社交的一個主要舉措,個人認為目前不夠完善,內容質量有待提高,而且大部分照片不夠清晰,圖片失真問題有些嚴重,需要改善。
6.用戶中心
用戶中心整體界面UC頭條較為簡單,今日頭條更為豐富,如下截圖所示一目了然。
首先談一下頭像,二者我都沒有設置頭像,但是今日頭條似乎根據我的名字自動為我設置了一個比較偏女性化的頭像,相比於UC頭條的默認頭像更加好一些。
今日頭條具有頭條商城、京東特供等入口,進軍電商行業,雖然現在功能不夠齊全,但是用戶體驗也還不錯;UC頭條由於沒有今日頭條成熟,目前更多的是關注於自身品牌建設,「分享UC頭條」這一功能點在於希望忠實用戶能幫助拉新,提高市場佔有率。
其他大部分都差不多,都具有收藏、歷史、夜間、用戶反饋等功能,這些功能個人用得較少。
值得一提的是關於查看產品版本的功能,UC頭條這一功能點入口深度雖然比今日頭條深了一層,但是很容易就能找到;今日頭條的入口雖淺一點,但是需要下滑才能看到。相比之下,個人更喜歡UC頭條的界面,直觀地可以看出版本大小,且採用其自身logo、品牌名稱、slogan等組成一張彩色的圖片,可加深品牌印象。不過產品自有其設定的原因,今日頭條產品經理應該是覺得查看產品版本並非大多數用戶的需求,沒有必要花費多的成本去做這一個界面。但是個人認為,產品的每一個功能點都應該從不同用戶的角度出發,帶來極致的體驗。
三、總結
本次分析我根據自己和身邊朋友使用新聞資訊APP的日常習慣對UC頭條和今日頭條進行了競品分析,主要是針對常用功能點的體驗對比分析,不常用的功能點大多簡單帶過,不足之處還請多多指教。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8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