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用後付」,收到貨確認沒問題後再付款,這對目前的線上交易來說,應該算是核彈級,開先河,不成功便成仁的狠招。

東西敢給顧客先用,目前只有線下比較普及。
沒有點品質的東西,本身就是售假作假的,肯定不敢這樣做。
拼多多為了改善假冒偽劣,山寨低質的不良印象;徹底封住水軍的嘴,真是拼了。
目前這項功能只是在測試階段,需要微信支付分500在以上,利用微信支付時,被拼多多隨機選中給予機會開通。

這個功能,狠就狠在:如果收到的東西不符合描述,確實有質量問題,不滿意,申請售後,如果平台查實——就直接不用付錢;如果有假,可能還會獲得假1罰10的賠償。
這跟先賒賬後付錢,還是有本質區別。
先賒賬後付錢,是為了刺激消費。
這種模式下,拿了東西,哪怕買貴了,有些質量問題,不滿意,也還得付錢。
「先用後付」,解決的是品質問題:商家的描述要跟事實一致,包括價格和質量,都要經得起消費者檢驗。
拼多多其實一直在認真打假,有官方「品牌」認證,有「百億補貼」認證,有「真貨保險」,有反應敏捷的售後糾紛處理……
奈何水軍太多,誤會太重,山寨低值,假貨印象,總是揮之不去。
這是逼不得已,祭出根本性的殺招。
讓誤會的人和水軍,都沒法再開口。
東西先給你用,滿意了再付費,這以後誰還有話說;那就是盲目偏見,或者帶立場的攻擊抹黑了。
拼多多本身用的士算法推薦機制,頭條創作者都知道:算法是死的系統,只認死理:得到用戶認可的內容,就給你持續推薦;反正就給你打入冷宮。
算法推薦機制,本身是良幣驅逐劣幣的規則,在根本上會淘汰假貨,低質、高價產品。
這跟靠交廣告費就出位的在根本上助漲假貨的平台,有本質區別。
拼多多可能正是因為做了這樣顛覆性的革命設計,導致不熟悉,不懂他就開始盲目質疑的人,以及害怕他的水軍,特別多。
但真的東西假不了,假的東西真不了。
別人就是真金不怕火煉。
所以敢於祭出「先用後付」的殺招。
其它平台,目前看,哪個敢?
到這裡,其實很多謠言都可以不攻自破了。
低價未必等於低質,也可能是原來的商品中間環節太多。
團購本身就有壓價能力。
如果我是一個老闆,我平時宰三兩個顧客,就夠一天的生活費。
現在有人來我這裡拼團,一天給我二三十單,但是價格只有原來的1/3;我肯定也願意。
我做完這二三十單,哪怕只有原來1/3的價格,肯定也會賺得更多。
至於我收了這二三十單,其他八九個跟我以前一樣靠兩三單就能過一天的商家,只能關店轉行,那就不管我的事了。
這就是團購的本質,團購在根本上,消滅大量的多餘的劣質商家,留下優質的,提高社會生產供應效率。
團購天然就有殺價能力。
以前的團購做不好。
千團大戰後。
團購大軍集體覆滅,幸村的美團和餓了么,都是靠跑腿活着。
因為他們根本沒有能力,也沒有那個決心去徹底改變整個商業環境,沒有那個留下一兩家優質的,讓七八家劣質的淘汰那個魄力。
拼多多能做好。
可能是意外,也是善意的回報。
黃崢一直想做一個良幣驅逐劣幣的交易平台,頭條的算法推薦出現,他一下就看懂了。
算法自動推薦結合團購,那就可以從根本上保證團購需要的良幣驅逐劣幣的商業環境。
算法只認好貨,團購也必須要好貨,這兩者結合起來,這就已經變成對傳統的劣幣驅逐良幣的商業模式的革命力量有機組合。
拼多多還沒有發展其它副業,只是在主業上正面強攻,從豪末起步,就能在兩大成熟巨頭面前長驅直入;這一定有它的道理。
現在邏輯很清晰:
拼多多的算法自動推薦機制,在根本上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決淘寶的廣告直通車帶來的假貨問題;而拼多多的團購,可以最大限度地解決天貓和京東自營的高價問題。
拼多多看起來,更像是一個完美的阿里(淘寶質量儘可能有保障,天貓價格儘可能不高)。
為什麼拼多多能以弱小的地位,在兩大成熟巨頭面前高歌猛進,搶奪他們的地盤?
我想,更完美的品質,就是更優秀的表現的根源。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83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