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核心的3大方面「產品分析可以從哪些方面」

最近在做些產品或者行業的分析,總結了些自己的分析套路或者方法論之類的東西,和大家一起討論。分析一個產品或者行業,就像看到海中的冰山,不光是看到表層的冰山,更應該看到海中的冰山,才能找到本質。

分析手段類似庖丁解牛,一刀一刀解, 同時又能給他重新組上。我把自己的分析套路叫做:「三層研究法」。具體是:從表層-淺層-到深層來思考

1.表層:看山是山層次-讓觀眾知道這個產品是怎麼玩的

第一階段需要解決的是,讓大家知道我們分析的產品是什麼以及怎麼玩的。所以這個階段解決的是What和How的問題;

1.1What:產品是什麼,一般來說可以按以下框架寫:

  • 1.1.1

    產品的功能架構,該產品的各個功能是怎麼搭建的,各個功能間邏輯關係是什麼,需要避免這階段寫成產品說明書,就像很多同學做競品分析的時候,會羅列出功能進行對比,這一點是基礎,更重要得是明白背後的邏輯。以下是youtbue的產品功能架構。youtube產品功能的邏輯是按照觀眾和內容創作者條線開展的,

  • 面對觀眾:功能設計上要讓觀眾快速找到感興趣的內容,所以他有:時下流行的視頻和基於觀眾行為推薦的視頻;
  • 面向內容的創作者:需要提供內容創作和內容管理等工具,目的是減低他們的內容生產成本

1.2 How-該部分需要回答的是一個產品的利益相關方是誰,他們是怎麼把這個產品玩起來的,因為只有了解利益相關方,才會知道各種的訴求。以下是youtbue的主題訴求:

產品分析三層研究法

我想完成這個部分了,基本是就會知道這個產品是什麼了。

2.淺層:看山還是山層次-讓觀眾知道為什麼這個產品還會玩起來

第一階段需要解決的是為什麼產品能玩起來,他玩起來解決了哪些方面的訴求,在做分析的時候,建議從幾個方面入手。

2.1 Why-產品玩起來的原因

主要是產品怎麼解決哪些利益相關方的訴求,比如Youtube來說:

2.1.1 對於內容創作者的訴求:獲得自我滿足,實現名、利,解決思路是:

  • p建立內容創作者獲利機制
  • p提供便利的內容生產工具
  • p原創內容保護

2.1.2 對於觀眾的訴求:快速找到所需內容,解決思路是:

  • p建立個性化的推薦方法
  • p鼓勵內容創作者做好內容呈現

所以,這一層相對比第一層要深入一點,但是還是在還原產品背後的邏輯,只是需要我們投入更多的思考,找到產品的脈絡和思路。

3.深層:看山不是山層-結論推導

  • p通過表層、淺層的推導,我們能得到什麼結論?
  • p給我們有什麼樣的啟示?

我覺得這個是一份分析報告最有價值的地方。當然結論和啟示需要是些乾貨,而非空洞想法。比如,針對youtube對我們的啟示有兩個:

1、流量分配機制:YouTube通過個性化推薦滿足觀眾長尾內容需求,流量分配差異比國內視頻網站小;國內主流視頻通過編輯推薦,優先推薦頭部內容,流量分配馬太效應明顯

2、內容的組織方式:YouTube用頻道來組織內容,對於UGC產品實現內容生產者對內容的二次編輯、組織,可以降低觀眾選擇成本,這種內容推薦的思路目前在主流的產品線中普遍

產品分析三層研究法

總體來說,產品分析的目的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當然本質不是那麼好找的,需要一定的內功和修為。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8287.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12 11:58
下一篇 2025-01-12 11:58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