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如何在python中實現k-mean++算法
這東西太簡單了埃不過你要有些算法基矗如果實在是沒有,就拿現成的手寫識別算法。界面這東西,基本上剛剛入門的GUI設計都會有畫圖這樣的例子,拿過來略略改一下就要可以用。沒有調查過。如果我去設計會考慮1.筆畫,2.拐點,3.曲度4.分段長度
Python一種實現類似於重載的方法,*k是什麼意思?
*k表示可變參數,通過可變參數實現類似於重載的方法。
通常我們要定義一個函數的時候,必須要預先定義這個函數需要多少個參數(或者說可以接受多少個參數)。一般情況下這是沒問題的,但是也有在定義函數的時候,不能知道參數個數的情況(想一想C語言里的printf函數),在Python里,帶*的參數就是用來接受可變數量參數的。看一個例子
def funcD(a, b, *c):
print a
print b
print “length of c is: %d ” % len(c)
print c
調用funcD(1, 2, 3, 4, 5, 6)結果是
1
2
length of c is: 4
(3, 4, 5, 6)
我們看到,前面兩個參數被a、b接受了,剩下的4個參數,全部被c接受了,c在這裡是一個tuple。我們在調用funcD的時候,至少要傳遞2個參數,2個以上的參數,都放到c里了,如果只有兩個參數,那麼c就是一個empty tuple。
kmeans算法用Python怎麼實現
from numpy import *
import numpy as np
def distEclud(vecA, vecB):
return sqrt(sum(power(vecA – vecB, 2)))
def randCent(dataSet, k):
n = shape(dataSet)[1]
centroids = mat(zeros((k,n)))
for j in range(n):
minJ = min(dataSet[:,j])
rangeJ = float(max(array(dataSet)[:,j]) – minJ)
centroids[:,j] = minJ + rangeJ * random.rand(k,1)
return centroids
def kMeans(dataSet, k, distMeas=distEclud, createCent=randCent):
m = shape(dataSet)[0]
如何用python實現k近鄰算法
1. 數據分類:離散型標籤 2. 數據回歸:連續型標籤 近鄰算法的準則是:尋找接近新數據點的訓練樣本的數目,根據訓練樣本的信息來預測新數據點的某些信息。
原創文章,作者:ZBCJE,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75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