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中國人民對於共享電單車的接受程度提高,對於共享電單車的需求提升。共享單車行業盯准目標群體,實行對點電單車投放,精細化管理,提高準確性。單車作為市民短途出行最經濟的交通工具,城市交通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共享電單車行業未來將穩健發展。
隨着中國人民對於共享電單車的接受程度提高,對於共享電單車的需求提升。共享單車行業盯准目標群體,實行對點電單車投放,精細化管理,提高準確性。單車作為市民短途出行最經濟的交通工具,城市交通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共享電單車行業未來將穩健發展。
道路問題成為使用共享電單車的首要原因
隨着機動車保有量的持續增長和人口的聚集,城市公共交通問題日益突出 。再者,在共享單車市場培育下,社會對綠色共享的兩輪出行方式接受度逐漸提高,然而共享單車所能滿足的出行需求相對有限。得益於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技術應用,針對3—10公里中短途出行痛點,共享電單車應運而生。

從2020年中國共享電單車用戶使用場景數據來看,46.5%的用戶選擇在道路/人員擁擠的情節下使用共享單車,而代步工具、在趕時間等緊急情況、購物休閑等場景也是用戶選擇電單車出行的場景之一,分別佔比為46.1%、37.8%、30.4%。

各地管制逐步放開
與此同時,隨着新國標自2019年4月15日落地執行,共享電單車行業也迎來發展機會,一些地方城市逐漸放開對共享電單車的管制,意在通過共享的手段,最大限度減少民用電動車的風險概率。

2020年10月,中國城市公共交通協會聯合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及行業主流企業近30家單位,即將發佈的共享電動助力車系列四項標準,分別為《共享電動助力車通用技術規範》、《共享電動助力車運營服務規範》、《共享電動助力車鋰離子電池技術規範》以及《電動助力車公共充電場站建設規範》,標準覆蓋行業中車、運、電、場四個核心維度。
下一階段將啟動《人行道凈化治理工作指南》、《共享(電)單車停放規範》、《共享(電)單車車輛廢棄評定導則》、《共享電單車安全技術要求》,此系列標準體系是根據人行道凈化專項活動共享單車、共享電單車停放的一般要求、停放管理、技術手段以及共享兩輪車的廢棄評定、共享兩輪車全方位的安全保障提出標準化依據。
超41%電單車用戶日均出行超過2次
根據200年10月由美團電單車聯合武漢市交通發展戰略研究院大數據團隊聯合發佈《2020年共享電單車出行觀察報告》,此報告以2019年11月至2020年7月間昆明、長沙、銀川三座城市的出行大數據為藍本。在三座樣本城市,用戶平均單次騎行15分鐘,行程2.5公里;騎行時速約10.9公里;隨着時間的推移,高頻用戶佔比增長趨勢明顯,一個月內累計出行10次以上的高頻用戶佔比達到11%,長沙還出現了單日騎行最高13次的用戶。
整體數據顯示,41%以上的共享電單車用戶日均出行超過2次,平均騎行時速10.9公里,與共享單車等城市慢行交通出行方式互為補充。

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數量超800萬輛
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數量已超過100萬輛。未來五年,隨着各大平台穩步推進共享電單車投放布局,用戶共享電單車需求將進一步得到激發,尤其在三四線城市的滲透率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投放車輛將超過800萬輛,2019年到2025年的複合增長率將達到41%。

2019年中國共享電單車收入規模達30億元。隨着共享電單車投放規模持續擴大,同時大眾共享出行意識的提升進一步推高共享電單車的日常使用率,預計2025年共享電單車收入規模將超過200億元。艾媒諮詢分析師認為,共享電單車作為兩輪出行工具的重要補充,市場價值有望進一步釋放。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共享單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規劃、產業申報、產業園區規劃、產業招商引資、IPO募投可研等解決方案。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54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