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核心的5大部分「用戶體驗模型包括哪幾部分」

1、什麼是產品設計的5層模型

B端產品的核心是滿足效率提升的流程優化

C端產品則更加註重用戶體驗

大家可能經常會聽到用戶體驗這個詞,那到底什麼是用戶體驗呢?摸到的,看到的,聽到的,是和產品互動過程中的一種主觀感受。

好的用戶體驗可以提升用戶的留存率,以達到商業目的。

我們又如何能做好用戶體驗呢?下面從產品設計的5層模型:戰略層、範圍層、結構層、框架層、表現層依次說明。

2、戰略層

2.1、產品目標

我們要通過這個產品得到什麼?公司的目標無非就是賺錢和省錢。對應到我們的產品上,需要更具體的標準。可能是活躍度、留存率等。

2.2、用戶需求

我們的用戶要通過這個產品得到什麼?

用戶需求分析容易進入的一個誤區是,我們在為理想化的用戶設計產品,理想化的用戶就是」認為和我們一樣的人「。想要真正的了解我們的用戶,就需要進行用戶研究,創建用戶畫像。(用戶研究的方法見我的另一篇分享:用戶研究方法)

3、範圍層

範圍層的主要工作就是將用戶價值和產品價值轉化為提供給用戶的內容和功能

3.1、功能範圍

設計產品功能,首先是要考慮清楚用戶場景,我一般會問自己三個問題:

誰?在什麼場景下?通過什麼超過來解決問題?

先假設我們已經解決了這個問題,反推需要什麼功能。

3.2、優先級

為達成一個戰略目標,可能需要很多功能的實現,我們就需要採用mvp的方法,將最核心的功能快速上線,這樣做的優點有兩個:就可以快速滿足用戶需求,以及驗證設計方案的正確額性。

4、結構層

交互設計

交互設計關注於描述「可能的用戶行為」,同時定義「系統如何配合與響應」這些用戶行為。人類在使用產品的時候,用戶和機器這兩者之間就會互動。用戶移動,系統響應;接着用戶再移動,來回應系統的響應,這樣互動才能繼續進行。好的交互是雙方都能預測對方的行動

5、框架層

5.1、界面設計

界面設計要做的事情就是選擇正確的界面元素。這些界面元素要能幫助用戶完成他們的任務,還要通過適當的方式讓它們容易被理解和使用。一個任務通常都會跨過多個界面來完成,每一個界面都包含一組不同的界面元素,這些正是用戶要與之戰鬥的對象。哪個功能要在哪個界面上完成,是我們在結構層的交互設計中已經決定的;而這些功能在界面上如何被用戶認知到,則屬於界面設計的範疇。

成功的界面設計是那些能讓用戶一眼就看到「最重要的東西」的界面設計。

5.2、導航設計

導航主要告訴用戶兩件事,他們在哪? 以及他們能去哪?

5.3、信息設計

將信息歸類,更便於用戶理解信息

6、表現層

主要就是內容的視覺呈現,視覺設計可以參考格式塔原則

7、五層結構直接的關係

從戰略層到表現層不斷深化的過程,也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逐步將產品描繪出來。

用戶體驗 | 產品設計的5層模型

越抽象的層級越容易發生變化,而變化會導致後續層級大量的修改工作,想要避免就必須保證以下兩點:

  • 深入的產品設計的時候,需要確保上層的穩定性;
  • 在下層設計時,發現了新的情況,要及時補充到上層;

所以這5層是一個不斷循環遞進的過程。

用戶體驗 | 產品設計的5層模型

8、人的5層模型

如果把產品設計的5層模型拓展到人的身上,會怎樣呢?

層級

內容

戰略層

他的內心是什麼?什麼是他想要的存在感?

範圍層

他為了自己的存在感,一直在怎樣積蓄、打造他的能力圈?

結構層

他該怎樣積累和建設自己的資源,才會擁有今天的角色?

框架層

角色、職業

表現層

一個人的儀錶、談吐、交互方式

所以看人也要分層,不要看得太片面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529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9 12:05
下一篇 2025-01-09 12:06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