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別的機構做一個活動可以刷爆朋友圈,引爆全城,但你做一個活動,卻無人問津,活動現場的參與者寥寥無幾?
一場活動要怎樣設計才能引爆全城呢?我認為要做到以下幾點才行:

一、確定活動主題

做活動一定要有一個主題,要讓家長看懂,明白你的活動是做什麼的,是否對他有吸引力。
主題要清晰簡潔,盡量減少商業化的味道。

二、確定活動對象

在做活動之前,首先要確定活動對象是誰。
很多人會說,肯定是家長啊,但是我們做策劃,不能粗略的把目標人群定位在家長這個大群體上。

家長那麼多,我們不可能把所有家長都吸引過來。所以,做活動必須將目標受眾進行細分,做出一個清晰的畫像。
弄清楚這次活動針對的是低年齡段還是高年齡段、高端消費還是中端消費的家長。
例如,某地一個1對1機構做一場中考講座,對於這場講座的目標受眾的畫像關鍵詞就是”當地初三孩子家長、有一定消費能力、升學期望高”。

三、明確活動目的

確定了活動對象之後,接下來需要了解活動目的。
我們需要想清楚的是做這個活動想得到什麼樣的效果?推廣品牌?引流拉新?促進老用戶續班?
對於培訓機構來說,活動主要作用有三類:品牌宣傳、引流轉化、續班。
01: 品 牌 活 動
對於培訓機構來說,要想在眾多機構中,被家長關注到,就必須樹立品牌意識、增強品牌認知度、擴大品牌影響。

在機構門口舉辦周年校慶、在社區舉辦公益助教、在市中心商場附近舉辦愛心義賣等活動都是非常典型的品牌活動形式。
品牌活動不僅可以向培訓機構的蓄水池拉新,還可以通過不斷強化家長的印象,帶來直接轉化。
02: 引 流 轉 化
培訓機構所有活動的最終目的都是為了促成家長報班,轉化正式學員。
引流活動都是以轉化生源為直接目的。
比如:免費公開課、低價課、小升初中考免費講座,這些都是直接轉化生源的方式。
另外還有評比答題抽獎、微群家庭教育講座、微高考問題答疑……
這類轉化流量進蓄水池,後面再通過日常交流和用戶培養進行進一步轉化的活動形式。
03: 續 班
教學服務是續班的基本保障。教學過程中的活動:成果展示、家長會等服務課程本身的活動,都是為了續班做準備。
除此之外,還包括學期末,為了促進續班,進行的一些組團低價優惠或者活動現場優惠活動。
上面三種目的是以學校為出發點考慮的,但是,我們還要考慮用戶需要什麼,要通過活動的設計滿足家長的這些需求。

四、制定活動規則

確定完活動目的,接下來就要考慮活動以什麼樣的形式做,活動具體流程和規則是什麼。
01:活 動 形 式
從活動的平台上分,活動可以分為:線上和線下活動。
線上活動主要包括趣味性H5品牌節日宣傳、徵集評選、投票、答題抽獎、比賽、攢學費打折紅包等活動。
線下活動主要包括:講座、路演、公開課、免費試聽、節日活動、運動會、家長會……
由於培訓機構的特殊性,很難有純線上活動,一般是搭配線下活動進行。
而對於線下舉辦的活動,也會通過線上進行活動預熱、活動通知,以及後期活動成果的展示。所以,現在很多活動都是線上線下結合舉辦,只是側重點不同。
02:活 動 規 則
活動規則的設計準則就有兩句話:流程簡單少思考、文案清晰無歧義。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活動流程的說明,一定要規範、簡單。
如果一個活動要讓用戶看上幾遍,再仔細琢磨才能知道怎麼去做,那就會流失很多用戶,所以必須把簡單的活動流程呈現給客戶。

同時活動的整個規則說明需要是順暢、無歧義的,用確切的語言,不要有含糊不清的詞語,不要讓參與者覺得疑惑。
另外,活動規則千萬不要有漏洞。為了確保整個流程順暢,活動要提前做一個需求調研,根據調研結果設計具體活動規則。
規則和流程確定後,最好找幾個試用者,按照活動流程做一遍,有什麼漏洞在規則中進行補充。
尤其是轉介紹優惠類的活動或者一些在線的H5活動。
在設計打折減免時,要把規則設計的清楚無歧義。關於優惠的說明,如果像下面這種:

優惠1:報名一科送兩個月學習券;
優惠2:兩科連報名:減200;
優惠3:三科連報名:減300!
這樣的說明,很容易讓家長疑惑,看起來連報三科也沒有多大的優惠,如果不是剛需的話,很可能只報一科。
換個說法:

優惠1:每學科報一年再送兩個月,共14個月;
優惠2:兩科連報名:再減200!
優惠3:三科連報名:再減300!
就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優惠力度,家長就會做一個權衡。
一些在線的H5活動,在設計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出現打開錯誤,跳轉不及時、表單內容提交不了等錯誤,在上線之前,要反覆檢查。

五、落實活動安排
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活動,在活動進度安排上都可以分為準備期、活動期和後續跟蹤階段。
01:准 備 期
線上活動準備期的主要工作就是活動的前期宣傳預熱。對於線下活動來說,前期除了宣傳預熱外,還需將活動人員、物資準備安排妥當。
如果是邀請家長參加的活動,要提前邀約,邀約時要着重強調活動給家長帶來的好處。
02:活 動 期
線上的活動要隨時注意流量、數據,對活動有一個整體的把控。
線下的活動,如果是品牌宣傳或者引流類的活動,儘可能多的邀請受眾參與,擴大影響。
如果是為了促進現場成單率,要考慮好老師與家長的比例,儘可能與每一位家長都進行交流。

六、後續跟蹤階段
活動並不是一舉辦完就沒事了,無論是哪類活動,機構一定要在最多三天內,及時做跟蹤回訪。
不要隔太久,時間久了家長印象淺了以後,很難形成興趣和話題點。

七、 布局宣傳推廣

活動的宣傳推廣是非常核心的一部分,如果沒有推廣,那麼就沒人能看到你的活動。
機構可以根據自己的資源安排推廣渠道,整個推廣過程分為活動前,活動中,活動後。
01:活 動 前
這個階段我們需要將資源提前利用起來,做活動預熱,讓用戶都提前知道我們有這樣的活動。
可以在自己的班級或學校微群、公號,教師個人微學校門口等一些可利用的渠道做前期活動預熱,最大化提高活動的曝光量。
02:活 動 中
線上徵集、趣味答題等活動,本身在設計上就是以曝光和推廣為目的,隨着活動進行,參與用戶也會逐漸增多。
這個時候應持續追蹤活動傳播效果,把效果最大化,讓參與的用戶進行分享,營造出活動的火爆程度。
對於線下活動來說,活動現場的布置以及禮品等最好都能突出機構名稱和LOGO,活動中鼓勵家長參與到活動中去,並將活動照片發到朋友圈進行傳播。
03:活 動 後
活動後需要對整個活動的效果結合活動時記錄的過程,形成總結性的文字,在朋友圈,家長群中進行二次傳播。

八、做好效果評估

效果預估一定要具體,可衡量可驗證。
“提高品牌知名度,提升學員轉化”這些說了等於沒說。具體怎麼去預估活動效果呢?
我們可以根據以往的活動經驗作為參照,進行相應放大,來預估活動效果。
同時,我們需要結合機構這一階段的工作目標和計划進行拆解,看活動需要達到什麼效果、完成什麼指標。

例如,機構在暑假的目標是招500個學生。那麼500個學生需要多少上門量,這麼多上門量需要多少個微信好友或者公號粉絲進行轉化。我們可根據以往的每個階段轉化率進行倒推。
當然活動預估也是要結合預算來做,不可能脫離預算將活動效果預估的很離譜,我們要在預算範圍內使活動得到更好效果。

九、問題及預案

在活動中,必須要保證活動是按預期進行,如果出現負面影響,我們也要進行相應的干預措施來消除負面影響。
所以,活動策劃的最後要對整個活動進行模擬,把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梳理,準備好預案。
對於一些轉化關鍵點,例如:現場活動時,最後的諮詢簽單環節,進行反覆演練。
確保無論是打電話還是活動後期的溝通中會遇到什麼問題,都有提前準備好話術來應對。
這樣老師交流起來才更有自信、回答才更有針對性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49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