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底的時候,最讓人頭痛的事情是什麼呢?無非就是寫各種各樣的報告了,對於從事數據分析的同事來說,真tm受罪,更為可怕的是,你辛辛苦苦寫了一大堆分析報告,還沒人看。
這裡,我給大家分析一下,怎樣才能把數據分析報告寫好。
一、分析背景及目的
我想無論做任何報告,背景和目的都是首先要被確認的,背景就是我們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進行的,目的就是我們的目標,本年度你的目標完成了多少,這個需要凸顯一下。

二、分析思路
首先我認為應該從產品和用戶的角度來分析:
1.產品角度
(1)分析產品在什麼時間段銷售量有變化(具體時間可以是季度、月份)。
(2)分析哪些是熱銷產品,哪些是滯銷產品,他們有什麼特徵。
(3)分析產品可優化的空間。
2.用戶角度
(1)分析用戶和產品之間的聯繫。
(2)分析產品的用戶畫像,例如男女比例、人群分佈等等。

三.成分對比」的關係
成分對比主要體現在對與一個整體的每個部分的百分比的對比。常常出現「份額」、「百分比」等詞彙。成分對比通常使用餅圖來展現:

(圖片來源於網絡)
根據自己的產品銷售情況,畫出不同類目的銷售佔比,這樣讓人一目了然。

(圖片來源於網絡)
四、清洗數據
1.選擇子集
根據上面的分析思路,需要用到:用戶ID,商品二級分類,商品一級分類,商品屬性,購買數量,購買時間,嬰兒生日,嬰兒性別,嬰兒年齡,將不需要的字段隱藏以便分析。
2.列重命名
為了方便分析,把英文字段改成中文
3.一致化處理
購買的時間都是非標準日期格式,改成標準的。
4.數據排序
按購買時間升序排序
5.異常數值處理
購買數量超過100的全改成1,這次分析主要針對個人,考慮到存在一次買幾十個商品的土豪,所以將分界線設為100。

五、分析內容(零售用戶)
1.店鋪銷量趨勢
銷量與成交量和訂單量有關。成交量是對商品的成交數量進行統計,訂單量是對訂單數量進行統計,它們是不同的概念。先從成交量角度分析。
2.訂單銷售量
3.用戶月活、復購率、畫像分析

六、總結與建議
1.店鋪的整體復購率低,說明老用戶對於店鋪的忠誠度不夠。
2.活動期間成交量整體提升效果明顯,用戶也養成習慣,建議繼續保持,持續優化。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49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