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雙十一」分為兩波售賣期:
11月1日至3日為第一波
11月11日為第二波
定金尾款、跨店滿減、提前加購
……
各種各樣的優惠活動輪番上演
為了買到稱心如意的商品
小編也跟很多「剁手族」一樣
從10月下旬預熱開始
就打起了小算盤
算了前前後後二十幾天

果然,不出意外
今年雙十一紀錄再一次被刷新:
天貓4982億,京東2715億!

然而
好不容易度過了漫長又費腦的雙十一
有些「售後的煩惱」也在接踵而來
……
尾款人和貢獻人剛做好,後腳秒變「退款人」。微博話題#退款#、#退款人在路上#、#想退款發現居然發貨了#、#付尾款後才能退款是否合理#衝上熱搜榜。


關於「退款」的熱搜話題
單就價格來看
當你抱着
「薅到了全年最多的羊毛」的心情
本應等着享受收貨的快感
然而現實並不一定如此
提前漲價已經是老生常談了
說到保價又是「一言難盡」

購買時部分商家承諾「保價」,有的還會贈送「保價險」,但實際是退不退、退多少、怎麼退,還是商家自己說了算。

天貓平台「保價險」
隨着「雙11返場」
「降溫囤貨價」「聚划算」等活動開始
買到手的寶貝價格
不僅保持了此前的「最低價」
更有甚者還降價了?!

而當你相信「保價」
能保證自己的利益時
那就錯了

有商家說商品是百億補貼的,不在保價範圍內;還有商家說優惠部分為平台官方發放,與商家無關。
其實「保價險」內有細則
也列出了N多種不保價的情況
怪只怪消費者「太天真」

天貓平台「保價險」部分細則
付完錢後發現並不便宜
有網友在第一波售賣期
購買了某知名品牌養生壺
定金50元,1日付尾款448元
實付498元
但12日打開商品頁面後
進入的聚划算也讓人云里霧裡
同時可以使用優惠券
到手價變成了448元???

商品訂單截圖
這讓早早參加預售
並且已經收到貨
開始使用的網友情何以堪?



客服截圖
南京的陳先生在雙11當天凌晨
下單了一套某品牌運動服
「我是在京東平台上購買的,除了滿減優惠券,還有2小時內付款成功享受折上折的疊加優惠,當時好幾件商品一起付款的,付完錢才發現這套運動服無法同步享受兩種優惠政策,算下來多花了60元左右。」
陳先生是京東plus會員
「後來我就申請退款了」



「眼前的黑不是黑
你說的白是什麼白……」
看到這些,不知道這首歌
有沒有在你腦海中縈繞

商家的說辭永遠是有道理的
算錢什麼的也是玩不過的
說好的「保價」套路防不勝防
只能說保價成功了是運氣
被拒絕也是常見

因此提醒大家
對於商家的保價承諾
要詳細了解規則
如使用優惠券後
是否還適用保價政策
下單後一旦發現所購商品降價
或比「雙十一」當天高
第一時間與商家確認
退差價的具體金額和退差價的流程
同時保存好相關證據
理性消費!看清規則!

「雙十一」你買的寶貝收到了嗎?
是漲價了還是降價了?
「雙十二」又要來了
你準備好了嗎?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47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