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網絡傳聞iPhone用戶卸載網易雲音樂就可以獲得三個月會員,隨後官方闢謠這是假新聞,但仍有很多網友被騙,一聽到免費送會員,都會想要試試。

近年來,互聯網消費逐漸趨於付費會員模式,比如淘寶88會員,價格是888元/年,其中VIP用戶可享受產品折扣、優酷年度vip會員、蝦米年度超級vip會員、天貓超市全店95折等優惠。但是,只要”淘氣值”超過1000分的超級會員,只需88元。之前有網友計算過,88元購買會員還是挺划算的,光視頻網站會員的單價就比這個貴。

一、平台為什麼要開付費會員?
與電商平台不同的是,視頻、音樂、閱讀等互聯網領域更早涉足”會員經濟”,會員”花樣”也更多,對用戶的”教育”也更早。根據企鵝智酷調查顯示,在已購買或有意願購買互聯網會員的用戶中,視頻會員排名第一。其中,在”已購買或有可能購買哪些互聯網產品的會員”調查中,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視頻會員、社交產品會員、電商會員,其中視頻會員佔比高達60.8%。

1、音視頻版權獨播之爭
現在,用戶最常購買的會員是視頻網站、音樂APP,大都屬於娛樂需求。其中許多電影版權是重合的,哪個網站都可以看,只有個別電影電視的版權歸屬某個網站,所以買哪個網站的會員都可以。
很大原因決定觀眾付費的是自製綜藝,比如愛奇藝《偶像練習生》以全民投票的方式推出男團,擁有愛奇藝的會員就可以投更多的票,這就會有很多男團的粉絲成為會員。綜藝的火熱帶動會員的增長,而且自製綜藝會有【會員獨享】的內容,還有很多影視劇,會員都是可以提前觀看或者多看幾集。這些都屬於會員的一些權益,只要你的內容能夠吸引用戶,就不怕沒人付費。
除了視頻網站之間的競爭,音樂APP的競爭更為激烈,會涉及到版權問題。比如網易雲音樂主要依靠社區文化,歌曲下面的評論都很走心;QQ音樂則是擁有了國內最多的版權曲庫。其實聽眾選擇會員的重要因素是幾個頭部的熱門歌手,比如網易雲音樂曾經一口氣拿下田馥甄、林宥嘉、S.H.E 的音樂版權,穩住了不少動搖的用戶,但是QQ音樂擁有周杰倫……
在音樂APP中,很多獨家音樂只提供幾十秒的試聽,開通會員才有收聽完整歌曲的權限。QQ 音樂、網易雲音樂也分別推出不同等級的會員,以音效、皮膚等福利做出差異化。
2、會員打包售賣引流
目前為了吸引新用戶,很多大公司都會採取聯合會員的方式,比如阿里88會員,騰訊視頻與QQ音樂、QQ超級會員聯合的套餐、愛奇藝+京東等。除此之外,還有互聯網購物節,網站也會推出一波聯合會員,比如餓了么 + 優酷,平台的聯合會員就像公眾號互推,最終是為了共享用戶資源。
3、更改售賣方式
現在市面上除了娛樂消費服務的產品,很多工具應用類的產品也開始實行定製服務,因為之前工具類的產品大都屬於買斷形式,無法持續的給開發者帶來收入,如果變成訂閱制的服務,開發者可以有持續穩定的收益,也可以不斷更新完善產品的服務,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體驗。比如App Store平台抽佣方式的變化(將抽成規則由 30% 改成了前 12 個月抽成 30%,如果用戶 1 年後繼續訂閱,抽成降為 15%);微信平台的表情包使用等。

二、平台利用什麼方式引導用戶下單?
1、會員誘導方式設置醒目
現在用戶打開任何一個APP都會在首頁看到滾動的banner圖,裏面包括最新上架的商品、優惠等。比如愛奇藝最新的活動,直接就在首頁顯示,利用5折的優惠,吸引用戶的目光;還有價格方面,現在打包購買僅需128元,就可以獲得兩個平台的會員權益;商品文案方面(奇聚狂歡,億起嗨),產品文案簡潔明了、直戳用戶痛點,同時沒有距離感,拉近與用戶的距離。
2、會員定價形式多樣
會員一般定價方式都是年費、季費、月費等,比如愛奇藝破億5折的活動,我們可以看出愛奇藝針對不同的用戶推出不同的套餐,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來選擇,其中新用戶是最優惠的,不僅每月最低,還可以享受續費的優惠。
3、明顯露出會員權益
不同平台的會員權益都是不同的,比如視頻平台有專門的一個菜單欄是會員欄目,主要目的是可以快速觸達到會員,讓用戶清楚自己所享受的權益。另外電商平台可能還會有會員專屬紅包、專屬客服等。

三、付費會員背後有什麼賺錢的邏輯?
1、粉絲經濟
各大視頻網站靠着綜藝自製節目,利用明星效應網羅粉絲群體,靠着粉絲經濟來達到留存會員用戶的目的。現在粉絲付費也是商業盈利的一個重要模式,雖然和會員付費目的不同,但最終都是為了留住用戶。
2、移動支付的發展,用戶消費方式的轉變
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便捷的移動支付方式,給大家的生活帶來很多便利,人們現在出門僅用一部手機就可以。消費方式的轉變也帶動了虛擬付費經濟的發展速度,包括知識付費和會員付費等。比如愛奇藝已有的會員付費和獨家內容,也是一種盈利模式。
3、平台各種交叉業務相關聯
對於現在的平台來說,想要會員價值最大化就要學會業務交叉的推廣。當用戶成為你的會員時,你就有更多的機會向他推薦平台的新產品,最好可以滿足他所有的基本需求。付費會員形式是用戶”表達忠誠”的方式,也是平台篩選用戶的機制。
比如阿里的88會員,通過融合阿里系的各個平台,達到用戶對品牌強認知,增加用戶對品牌的粘性和忠誠度,而不是單純的買東西,或者收一波會員費。其實阿里88會員是有門檻的,只有淘氣值達到1000分以上,你才可以花88元購買,不然就是888元,這裡的淘氣值是由消費者的行為來決定的,這說明平台也在反向篩選用戶。
4、品牌認知度
生活在一二線城市的人群對網購的依賴程度很高,但他們更注重消費體驗。比如購買日常生活用品,用戶會選擇天貓超市或者京東,因為他們的物流速度快,商品質量和服務體驗都很高;其次品牌知名度也比較高,消費者更能放心的購買,所以他們也就可以吸引大量的用戶。

四、運營好會員模式要怎麼做?
1、理解用戶需求
運營一款產品,你需要了解用戶的需求,才可以量身定製會員的權益。不同平台的用戶對於優質內容有不同的需求,比如視頻平台,會員可以優先觀看,就像騰訊視頻的會員可以提前多看一周獨播劇,甚至還會根據會員的需求直接就加更等。
2、完善會員體系
平台擁有了會員,怎麼留存會員就成了問題,所以需要構建完善的會員體系,並在不斷的運營中去更新自己的服務。
一方面,會員成長體系代表對用戶更精細化的運營。用戶越早成為會員,他們所擁有的服務應該更多,或者得到更多的關注與權益,因為留住忠實的用戶對於平台很有價值。
另一方面,如果沒有會員體系,沒有對用戶做精細化運營,就很難對付費用戶進行二次運營。因為二次運營可以刺激用戶付費後不斷的使用權益,可以讓他們提反饋意見,增加用戶的粘性。
3、創造會員驚喜價值
平台單靠一種服務是做不到長期拉新用戶的,這代表你的產品沒有服務壁壘,而一般用戶都同時擁有多個會員,如果你的會員權益不能滿足他的多種需求,那麼用戶就會有流失的可能。
因此想要留存用戶就要給用戶提供更多超值的服務,在原先服務的基礎上,平台不斷創造新的內容,創造”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服務,構建自己的服務體系壁壘。
4、強強聯合,做大會員生態
現在平台流行做聯名會員,也就是兩家或者多家擁有付費會員業務的平台聯合推出的會員服務,付費用戶同時享受多家會員權益以及跨界新權益。
一方面聯名雙方可以共享資源,突破自有業務的局限性,就像愛奇藝和京東、阿里的88會員將阿里體系的天貓、優酷、餓了么、蝦米、淘票票等會員權益整合到一起。
另一方面聯名會員可以讓付費會員的權益空間放大,給會員創造一些額外的驚喜。平台聯合甚至還可以給自己的平台拉新、提高自己的續費率。

總的來說做聯名就是強強聯合,互相提供資源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4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