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位營銷人好,三月已來,天氣也開始轉暖,想必各位營銷人已經開始忙碌起來。
回顧2020 ,疫情這隻灰犀牛帶來了不小的挑戰,但是即使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也不乏一些品牌逆勢破圈,獲得市場認可,如完美日記、花西子、元氣森林等。
這些品牌從名不見經傳到現象級刷屏,在營銷宣傳上所下的功夫功不可沒。
那麼,進入2021有營銷思路值得借鑒呢?
01
廣告的本質是重複
廣告教父大衛·奧格威很久以前就說過:「任何一個廣告都是對品牌的長程投資」。
而廣告的本質在於重複出現在消費者所處的環境中,佔領消費者心智,讓消費者在有需求時第一時間的想起自家品牌。
這中間的關鍵無外乎兩點,一是品牌廣告要明確的告知及讓消費者理解自家產品的賣點,二是一定要通過各類媒介反覆出現在消費者的身邊。
選擇能與消費者頻繁接觸的媒介形態,才能幫助品牌更有效地與用戶溝通。

社區門禁高頻觸達消費者
02
抓住Z世代,保持品牌年輕化
2020年B站的《後浪》讓Z世代成功出圈,開始接棒「消費擔當」。
Z世代年輕人指的是從1996年—2010年出生的人,據國家統計局數據表明,正在崛起的消費升級核心力量我國 Z 世代人群數量為 2.63 億人,佔據我國總人口的 18.79%,已經遠遠超過所謂千禧一代人群。
新的消費理念、消費習慣已經悄然呈現,未來的消費市場中,這種新的消費趨勢將會成為主潮流。
把握Z世代的消費心理,讓產品保持年輕化勢在必行。

03
注重「真實人群」的媒介偏好
近五年互聯網用戶增速大大放緩,從41.9%的增長率下滑至個位數,維持在5%-7.5%之間的低行區間,而流量成本對於廣告主來說卻越發昂貴,且數據真實性讓人難以評判。
2020年熱火的直播行業屢被爆出數據造假,更是讓品牌主望而卻步。
與此同時,隨着數字化轉型,戶外廣告卻越發火熱,面向「真實人群」的生活圈媒體更是受到各大廣告主的青睞。
與真實消費者能產生互動的生活圈媒介形式尤其值得品牌主關注。
04
別讓「低頭族」浪費你的廣告預算
2020年正式進入了5G時代,一些相關的應用技術也在加碼市場布局,可以預見未來VR、AR、全景沉浸式等全新的體驗式營銷或成制勝法寶。
但在當下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消費者越來越多的碎片化的時間被手機所佔用。
當選擇媒介形式時一定要深入了解廣告受眾的接觸場景,避免廣告預算的浪費。

被「低頭族」佔領的地鐵場景VS正面無可迴避的社區門禁場景
05
深度理解消費者需求場景
能被人記憶起的營銷才是好的營銷,想要「洗腦」消費者除了像鉑爵旅拍、boss直聘這種稍不注意就引起消費者反感的口號式廣告外,還有沒其他能在消費者心中植入記憶點的營銷方式呢?
找准產品使用或購買場景,第一時間影響消費決策。

以祥雲門社區燈箱門禁舉例:
①、家中醬油沒有了,讓男人去買,男人路過門禁看到正好在推薦XX牌調味品,到了商超男人是否就更傾向於選擇品牌;
②、去學校接孩子回家,老師反饋最近孩子英語成績下滑,而回家經過門禁燈箱正好在看到名師都在推薦的XX英語在線教育,正好可以試試。
把握住產品在消費者使用場景將更有效賦能你的營銷campaign。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4182.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