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一個關於JSP腳本程序的案例
- 2、《JavaWeb開發實戰1200例(第Ⅱ卷)》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 3、JSP基本語法
- 4、關於java如何做web應用程序開發,並給出一個的簡單的例子
- 5、如何編寫一個簡單的java web前後端實例
一個關於JSP腳本程序的案例
首先都是動態網頁製作腳本,php現在最流行,引起源代碼開放,且寫起來隨意!
其次是asp.net
編程語言可選的有vb.net,c#.net,j#等
數據庫推薦使用sql server
php
編程語言使用php語言
數據庫使用mysql
jsp
編程語言自然是java
數據庫可選的有sql server, mysql等
最後ASP全名Active Server Pages,是一個WEB服務器端的開發環境,利用它可以產生和執行動態的、互動的、高性能的WEB服務應用程序。ASP採用腳本語言VBScript(Java script)作為自己的開發語言。
PHP是一種跨平台的服務器端的嵌入式腳本語言。它大量地借用C,Java和Perl語言的語法, 並耦合PHP自己的特性,使WEB開發者能夠快速地寫出動態產生頁面。它支持目前絕大多數數據庫。還有一點,PHP是完全免費的,不用花錢,你可以從PHP官方站點(http: //)自由下載。而且你可以不受限制地獲得源碼,甚至可以從中加進你自己需要的特色。
JSP是Sun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網站開發語言,Sun公司藉助自己在Java上的不凡造詣,將Java從Java應用程序和Java Applet之外,又有新的碩果,就是JSP,Java Server Page。JSP可以在Serverlet和JavaBean的支持下,完成功能強大的站點程序。
三者都提供在 HTML代碼中混合某種程序代碼、由語言引擎解釋執行程序代碼的能力。但JSP代碼被編譯成 Servlet並由Java虛擬機解釋執行,這種編譯操作僅在對JSP頁面的第一次請求時發生。在ASP 、PHP、JSP環境下,HTML代碼主要負責描述信息的顯示樣式,而程序代碼則用來描述處理邏輯。普通的 HTML頁面只依賴於Web服務器,而ASP 、PHP、JSP頁面需要附加的語言引擎分析和執行程序代碼。程序代碼的執行結果被重新嵌入到HTML代碼中,然後一起發送給瀏覽器。ASP 、PHP、JSP三者都是面向Web服務器的技術,客戶端瀏覽器不需要任何附加的軟件支持。
技術特點
ASP:
1. 使用VBScript 、 JScript等簡單易懂的腳本語言,結合HTML代碼,即可快速地完成網站的應用程序。
2. 無須compile編譯,容易編寫,可在服務器端直接執行。
3. 使用普通的文本編輯器,如Windows的記事本,即可進行編輯設計。
4. 與瀏覽器無關(Browser Independence), 客戶端只要使用可執行HTML碼的瀏覽器,即可瀏覽Active Server Pages所設計的網頁內容。Active ServerPages 所使用的腳本語言(VBScript 、 Jscript)均在WEB服務器端執行,客戶端的瀏覽器不需要能夠執行這些腳本語言。
5.Active Server Pages能與任何ActiveX scripting語言兼容。除了可使用VB Script或JScript語言來設計外,還通過plug-in的方式,使用由第三方所提供的其它腳本語言,譬如REXX 、Perl 、Tcl等。腳本引擎是處理腳本程序的COM(Component Object Model) 對象。
6. 可使用服務器端的腳本來產生客戶端的腳本。
7. ActiveX Server Components(ActiveX 服務器組件 )具有無限可擴充性。可以使用Visual Basic 、Java 、Visual C++ 、COBOL等程序設計語言來編寫你所需要的ActiveX Server Component 。
PHP:
1?數據庫連接
PHP可以編譯成具有與許多數據庫相連接的函數。PHP與MySQL是現在絕佳的群組合。你還可以自己編寫外圍的函數去間接存取數據庫。通過這樣的途徑當你更換使用的數據庫時,可以輕鬆地修改編碼以適應這樣的變化。PHPLIB就是最常用的可以提供一般事務需要的一系列基庫。但PHP提供的數據庫接口支持彼此不統一,比如對Oracle, MySQL,Sybase的接口,彼此都不一樣。這也是PHP的一個弱點。
JSP:
1?將內容的產生和顯示進行分離
使用JSP技術,Web頁面開發人員可以使用HTML或者XML標識來設計和格式化最終頁面。使用JSP標識或者小腳本來產生頁面上的動態內容。產生內容的邏輯被封裝在標識和JavaBeans群組件中,並且捆綁在小腳本中,所有的腳本在服務器端執行。如果核心邏輯被封裝在標識和Beans中,那麼其它人,如Web管理人員和頁面設計者,能夠編輯和使用JSP頁面,而不影響內容的產生。在服務器端,JSP引擎解釋JSP標識,產生所請求的內容(例如,通過存取JavaBeans群組件,使用JDBC技術存取數據庫),並且將結果以HTML(或者XML)頁面的形式發送回瀏覽器。這有助於作者保護自己的代碼,而又保證任何基於HTML的Web瀏覽器的完全可用性。
2?強調可重用的群組件
絕大多數JSP頁面依賴於可重用且跨平台的組件(如:JavaBeans或者Enterprise JavaBeans)來執行應用程序所要求的更為複雜的處理。開發人員能夠共享和交換執行普通操作的組件,或者使得這些組件為更多的使用者或者用戶團體所使用。基於組件的方法加速了總體開發過程,並且使得各種群組織在他們現有的技能和優化結果的開發努力中得到平衡。
3?採用標識簡化頁面開發
Web頁面開發人員不會都是熟悉腳本語言的程序設計人員。JavaServer Page技術封裝了許多功能,這些功能是在易用的、與JSP相關的XML標識中進行動態內容產生所需要的。標準的JSP標識能夠存取和實例化 JavaBeans組件,設定或者檢索群組件屬性,下載Applet,以及執行用其它方法更難於編碼和耗時的功能。
通過開發定製化標識庫,JSP技術是可以擴展的。今後,第三方開發人員和其它人員可以為常用功能建立自己的標識庫。這使得Web頁面開發人員能夠使用熟悉的工具和如同標識一樣的執行特定功能的構件來工作。
JSP技術很容易整合到多種應用體系結構中,以利用現存的工具和技巧,並且擴展到能夠支持企業級的分佈式應用。作為採用Java技術家族的一部分,以及Java 2EE的一個成員,JSP技術能夠支持高度複雜的基於Web的應用。
由於JSP頁面的內置腳本語言是基於Java程序設計語言的,而且所有的JSP頁面都被編譯成為Java Servlet,JSP頁面就具有Java技術的所有好處,包括健壯的存儲管理和安全性。
作為Java平台的一部分,JSP擁有Java程序設計語言「一次編寫,各處執行」的特點。隨着越來越多的供貨商將JSP支持加入到他們的產品中,您可以使用自己所選擇的服務器和工具,修改工具或服務器並不影響目前的應用。
應用範圍
ASP是Microsoft開發的動態網頁語言,也繼承了微軟產品的一貫傳統,只能執行於微軟的服務器產品,IIS(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windows NT)和PWS(Personal Web Server)(windows 98)上。Unix下也有ChiliSoft的組件來支持ASP,但是ASP本身的功能有限,必須通過ASP+COM的群組合來擴充,Unix下的COM實現起來非常困難。
PHP3可在Windows,Unix,Linux的Web服務器上正常執行,還支持IIS,Apache等一般的Web服務器,用戶更換平台時,無需變換PHP3代碼,可即拿即用。
JSP同PHP3類似,幾乎可以執行於所有平台。如Win NT,Linux,Unix。在NT下IIS通過一個外加服務器,例如JRUN或者ServletExec,就能支持JSP。知名的Web服務器Apache已經能夠支持JSP。由於Apache廣泛應用在NT、Unix和Linux上,因此JSP有更廣泛的執行平台。雖然現在NT操作系統佔了很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在服務器方面Unix的優勢仍然很大,而新崛起的Linux更是來勢不小。從一個平台移植到另外一個平台,JSP和JavaBean甚至不用重新編譯,因為Java位元組碼都是標準的與平台無關的。
性能比較
有人做過試驗,對這三種語言分別做迴圈性能測試及存取Oracle數據庫測試。
在循環性能測試中,JSP只用了令人吃驚的四秒鐘就結束了20000*20000的迴圈。而ASP、PHP測試的是2000*2000循環(少一個數量級),卻分別用了63秒和84秒。(參考PHPLIB)。
數據庫測試中,三者分別對 Oracle 8 進行 1000 次 Insert,Update,Select和Delete: JSP 需要 13 秒,PHP 需要 69 秒,ASP則 需要 73 秒。
前景分析
目前在國內PHP與ASP應用最為廣泛。而JSP由於是一種較新的技術,國內採用的較少。但在國外,JSP已經是比較流行的一種技術,尤其是電子商務類的網站,多採用JSP。
採用PHP的網站如新浪網(sina)、中國人(Chinaren)等,但由於PHP本身存在的一些缺點,使得它不適合應用於大型電子商務站點,而更適合一些小型的商業站點。首先,PHP缺乏規模支持。其次,缺乏多層結構支持。對於大負荷站點,解決方法只有一個:分佈計算。數據庫、應用邏輯層、表示邏輯層彼此分開,而且同層也可以根據流量分開,群組成二維數組。而PHP則缺乏這種支持。還有上面提到過的一點,PHP提供的數據庫接口支持不統一,這就使得它不適合運用在電子商務中。
ASP和JSP則沒有以上缺陷,ASP可以通過Microsoft Windowsd的COM/DCOM獲得ActiveX規模支持,通過DCOM和Transcation Server獲得結構支持;JSP可以通過SUN Java的Java Class和EJB獲得規模支持,通過EJB/CORBA以及眾多廠商的Application Server獲得結構支持。
三者中,JSP應該是未來發展的趨勢。世界上一些大的電子商務解決方案提供商都採用JSP/Servlet。比較出名的如IBM的E-business,它的核心是採用JSP/Servlet的Web Sphere。它們都是通過CGI來提供支持的。但去年10月後它推出了Enfinity,一個採用JSP/Servlet的電子商務Application Server,而且聲言不再開發傳統軟件。
總之,ASP,PHP,JSP三者都有相當數量的支持者,由此也可以看出三者各有所長。正在學習或使用動態頁面的朋友可根據三者的特點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語言。
個人心得:如果做個人網站,可以用ASP,方便管理和修改代碼,如果說是想數千人同時瀏覽網站,最好是用PHP,只有PHP才是最穩定的!
《JavaWeb開發實戰1200例(第Ⅱ卷)》epub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Java Web開發實戰1200例(第Ⅰ卷)》(盧瀚//王春斌)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
密碼:m01y
書名:Java Web開發實戰1200例(第Ⅰ卷)
作者:盧瀚//王春斌
出版社:清華大學
出版年份:2011-1
頁數:909
內容簡介:
《Java Web開發實戰1200例(第1卷)》簡介:《Java Web開發實戰1200例》包括第I卷、第II卷共計1200個例子,《Java Web開發實戰1200例(第1卷)》是第I卷,共計600個例子。
《Java Web開發實戰1200例(第1卷)》以開發人員在項目開發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和必須掌握的技術為中心,介紹了應用Java Web進行程序開發的各個方面的知識和技巧,主要包括Java Web編程基礎、文件操作管理、圖形圖像與多媒體技術、窗體應用技術、JSP操作Word與Excel等。全書分6篇23章,共計600個實例和600個經驗技巧。每個實例都是經過作者精心篩選的,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其中一些實例是開發人員難於尋覓的解決方案。
《Java Web開發實戰1200例》兩卷共計1200個例子,包括了開發中各個方面最常用的實例,是目前市場上實例最全面的開發類圖書;本書實例來源於多位工程師的多年積累,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Java Web開發實戰1200例(第1卷)》附帶有配套DVD光盤,光盤中提供有部分實例的視頻和大部分源代碼,讀者稍加修改即可應用。
《Java Web開發實戰1200例(第1卷)》適合Java Web的初學者,如高校學生、求職人員作為練習、速查、學習使用,也適合Java Web程序員參考、查閱。
JSP基本語法
嗯,是自定義標籤
先給你看一個實例:
!– 自定義HTML Tag —
!DOCTYPE html PUBLIC “-//W3C//DTD XHTML 1.0 Transitional//EN” “”
html xmlns:huangyu
head
meta http-equiv=”Content-Type” content=”text/html; charset=gb2312″ /
title自定義HTML標籤/title
style type=”text/css”
huangyu\:sorry{border:1px solid #ccc;background-color:#efefef;font-weight:bold;}
huangyu\:love{border:1px solid red;background-color: #FFF5F4;font-weight:bold;}
/style
/head
body
huangyu:sorry對不起,/huangyu:sorry
huangyu:love我愛你!/huangyu:love
/body
/html
再看下這個:
JSP自定義標籤開發入門實例
引言
本文將介紹JSP標籤的一些基本概念以及如何開發及使用自定義標籤。帶領大家邁上Java Web開發的又一新台階.
2.什麼是自定義標籤
2.1.用戶自定義的Java語言元素,實質是運行一個或者兩個接口的JavaBean.
2.2.可以非常緊密的和JSP的表示邏輯聯繫在一起,又具有和普通JavaBean相同的業務邏輯處理能力.
2.3.當一個JSP頁面轉變為servlet時,其間的用戶自定義標籤轉化為操作一個稱為標籤hander的對象.
2.4.可操默認對象,處理表單數據,訪問數據庫以及其他企業級服務.
3.自定義標籤的特點
3.1.通過調用頁面實現傳遞定製.
3.2.訪問所有對JSP頁面可能的對象.
3.3.修改調用頁面生成的響應.
3.4.自定義標籤之間可以互相通信.
3.5.在同一個JSP頁面中對標籤嵌套可以實現複雜交互.
4.例子:開發一個簡單的JSP標籤完整案例
4.1.創建標籤描述符文件
在WEB-INF文件下創建*.tld標籤描述符文件:如
taglib
tlibversion1.0/tlibversion
jspversion1.1/jspversion
shortnameeRedLab JSPTag Library/shortname
uri/testTag/uri
info自定義標籤測試/info
tag
namehello/name
tagclasscom.eredlab.taglib.test.TestTld/tagclass
bodycontentempty/bodycontent
info自定義標籤測試/info
attribute
namebegin/name
requiredtrue/required
/attribute
attribute
nameend/name
requiredtrue/required
/attribute
/tag
/taglib
4.2.創建標籤處理器
/**
* @desc 自定義標籤測試類 實現一個簡單的Hello World標籤
* @author 熊春
* @version eRedLab 2007-9-10
*/
public class TestTld extends TagSupport{
//標籤屬性begin
private String begin = null;
//標籤屬性end
private String end = null;
//構造函數
public TestTld(){
}
/* 標籤初始方法 */
public int doStartTag() throws JspTagException{
return super.EVAL_BODY_INCLUDE;
}
/* 標籤結束方法 */
public int doEndTag() throws JspTagException{
JspWriter out = pageContext.getOut();
String sum = begin + end;
try{
//標籤的返回值
out.println(sum);
}catch(IO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
}
return super.SKIP_BODY;
}
/* 釋放資源 */
public void release(){
super.release();
}
/********************************************
屬性get()、set()方法
*******************************************/
}
5.使用自定義JSP標籤
5.1.在Web.XML中加載標籤描述符文件.
!– 加載標籤描述符文件 —
taglib
taglib-uri/WEB-INF/test.tld/taglib-uri
taglib-location/WEB-INF/test.tld/taglib-location
/taglib
5.2.在JSP中使用此標籤
%@ taglib uri=”/testTag” prefix=”mytag”%
mytag:hello end=”熊春!” begin=”自定義標籤輸出流:Hello,”/
mytag:hello end=”World!” begin=”Hi,”/
WEB頁面輸出結果如下:
自定義標籤輸出流:Hello,熊春! Hi,World!
附圖1:JSP頁面編寫及代碼輔助
參考:
關於java如何做web應用程序開發,並給出一個的簡單的例子
你好。學習web需要準備的:
1、堅實的java基礎
2、tomcat服務器
3、一定的html+css+javascript知識
4、servlet+jsp知識
5、模式1和模式2開發
把上面的都學好了,就可以做一個簡單的開發了。一個項目的代碼比較長,貼出來也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樓主沒有上面的知識,有代碼也不能運行。所以建議你還是先學,慢慢練,很快就接觸到例子了。
如何編寫一個簡單的java web前後端實例
Java代碼編寫的30條實踐建議,很多人認為學習java需要較好的計算機語言基礎,而事實上高中學歷的學習java,月薪過萬的比比皆是,Java代碼編寫的30條實踐建議,java知識點學習貴在積累。
Java代碼編寫的30條實踐建議:
(1) 類名首字母應該大寫。字段、方法以及對象(句柄)的首字母應小寫。對於所有標識符,其中包含的所有單詞都應緊靠在一起,而且大寫中間單詞的首字母。
例如:
ThisIsAClassName
thisIsMethodOrFieldName
若在定義中出現了常數初始化字符,則大寫static final基本類型標識符中的所有字母。這樣便可標 志出它們屬於編譯期的常數。
Java包(Package)屬於一種特殊情況:它們全都是小寫字母,即便中間的單詞亦是如此。對於域名擴展名稱,如com,org,net或者edu等,全部都應小寫(這也是Java 1.1和Java 1.2的區別之一)。
(2) 為了常規用途而創建一個類時,請採取”經典形式”,並包含對下述元素的定義:
equals()
hashCode()
toString()
clone()(implement Cloneable)
implement Serializable
(3) 對於自己創建的每一個類,都考慮置入一個main(),其中包含了用於測試那個類的代碼。為使用一個項目中的類,我們沒必要刪除測試代碼。若進行了任何形式的改動,可方便地返回測試。這些代碼也可作為如何使用類的一個示例使用。
(4) 應將方法設計成簡要的、功能性單元,用它描述和實現一個不連續的類接口部分。理想情況下,方法應簡明扼要。若長度很大,可考慮通過某種方式將其分割成較短的幾個方法。這樣做也便於類內代碼的重複使用(有些時候,方法必須非常大,但它們仍應只做同樣的一件事情)。
(5) 設計一個類時,請設身處地為客戶程序員考慮一下(類的使用方法應該是非常明確的)。然後,再設身處地為管理代碼的人考慮一下(預計有可能進行哪些形式的修改,想想用什麼方法可把它們變得更簡單)。
(6) 使類儘可能短小精悍,而且只解決一個特定的問題。下面是對類設計的一些建議:
■一個複雜的開關語句:考慮採用”多形”機制
■數量眾多的方法涉及到類型差別極大的操作:考慮用幾個類來分別實現
■許多成員變量在特徵上有很大的差別:考慮使用幾個類
(7) 讓一切東西都儘可能地”私有”–private。可使庫的某一部分”公共化”(一個方法、類或者一個字段等等),就永遠不能把它拿出。若強行拿出,就可能破壞其他人現有的代碼,使他們不得不重新編寫和設計。若只公布自己必須公布的,就可放心大膽地改變其他任何東西。
在多線程環境中,隱私是特別重要的一個因素–只有private字段才能在非同步使用的情況下受到保護。
(8) 謹惕”巨大對象綜合症”。對一些習慣於順序編程思維、且初涉OOP領域的新手,往往喜歡先寫一個順序執行的程序,再把它嵌入一個或兩個巨大的對象里。根據編程原理,對象表達的應該是應用程序的概念,而非應用程序本身。
(9) 若不得已進行一些不太雅觀的編程,至少應該把那些代碼置於一個類的內部。
(10) 任何時候只要發現類與類之間結合得非常緊密,就需要考慮是否採用內部類,從而改善編碼及維護工作(參見第14章14.1.2小節的”用內部類改進代碼”)。
(11) 儘可能細緻地加上注釋,並用javadoc注釋文檔語法生成自己的程序文檔。
(12) 避免使用”魔術數字”,這些數字很難與代碼很好地配合。如以後需要修改它,無疑會成為一場噩夢,因為根本不知道”100″到底是指”數組大小”還是”其他全然不同的東西”。所以,我們應創建一個常數,並為其使用具有說服力的描述性名稱,並在整個程序中都採用常數標識符。這樣可使程序更易理解以及更易維護。
(13) 涉及構建器和異常的時候,通常希望重新丟棄在構建器中捕獲的任何異常–如果它造成了那個對象的創建失敗。這樣一來,調用者就不會以為那個對象已正確地創建,從而盲目地繼續。
(14) 當客戶程序員用完對象以後,若你的類要求進行任何清除工作,可考慮將清除代碼置於一個良好定義的方法里,採用類似於cleanup()這樣的名字,明確表明自己的用途。除此以外,可在類內放置一個boolean(布爾)標記,指出對象是否已被清除。在類的finalize()方法里,請確定對象已被清除,並已丟棄了從RuntimeException繼承的一個類(如果還沒有的話),從而指出一個編程錯誤。在採取象這樣的方案之前,請確定finalize()能夠在自己的系統中工作(可能需要調用System.runFinalizersOnExit(true),從而確保這一行為)。
(15) 在一個特定的作用域內,若一個對象必須清除(非由垃圾收集機制處理),請採用下述方法:初始化對象;若成功,則立即進入一個含有finally從句的try塊,開始清除工作。
(16) 若在初始化過程中需要覆蓋(取消)finalize(),請記住調用super.finalize()(若Object屬於我們的直接超類,則無此必要)。在對finalize()進行覆蓋的過程中,對super.finalize()的調用應屬於最後一個行動,而不應是第一個行動,這樣可確保在需要基礎類組件的時候它們依然有效。
(17) 創建大小固定的對象集合時,請將它們傳輸至一個數組(若準備從一個方法里返回這個集合,更應如此操作)。這樣一來,我們就可享受到數組在編譯期進行類型檢查的好處。此外,為使用它們,數組的接收者也許並不需要將對象”造型”到數組裡。
(18) 盡量使用interfaces,不要使用abstract類。若已知某樣東西準備成為一個基礎類,那麼第一個選擇應是將其變成一個interface(接口)。只有在不得不使用方法定義或者成員變量的時候,才需要將其變成一個abstract(抽象)類。接口主要描述了客戶希望做什麼事情,而一個類則致力於(或允許)具體的實施細節。
(19) 在構建器內部,只進行那些將對象設為正確狀態所需的工作。儘可能地避免調用其他方法,因為那些方法可能被其他人覆蓋或取消,從而在構建過程中產生不可預知的結果(參見第7章的詳細說明)。
(20) 對象不應只是簡單地容納一些數據;它們的行為也應得到良好的定義。
(21) 在現成類的基礎上創建新類時,請首先選擇”新建”或”創作”。只有自己的設計要求必須繼承時,才應考慮這方面的問題。若在本來允許新建的場合使用了繼承,則整個設計會變得沒有必要地複雜。
(22) 用繼承及方法覆蓋來表示行為間的差異,而用字段表示狀態間的區別。一個非常極端的例子是通過對不同類的繼承來表示顏色,這是絕對應該避免的:應直接使用一個”顏色”字段。
(23) 為避免編程時遇到麻煩,請保證在自己類路徑指到的任何地方,每個名字都僅對應一個類。否則,編譯器可能先找到同名的另一個類,並報告出錯消息。若懷疑自己碰到了類路徑問題,請試試在類路徑的每一個起點,搜索一下同名的.class文件。
(24) 在Java 1.1 AWT中使用事件”適配器”時,特別容易碰到一個陷阱。若覆蓋了某個適配器方法,同時拼寫方法沒有特別講究,最後的結果就是新添加一個方法,而不是覆蓋現成方法。然而,由於這樣做是完全合法的,所以不會從編譯器或運行期系統獲得任何出錯提示–只不過代碼的工作就變得不正常了。
(25) 用合理的設計方案消除”偽功能”。也就是說,假若只需要創建類的一個對象,就不要提前限制自己使用應用程序,並加上一條”只生成其中一個”注釋。請考慮將其封裝成一個”獨生子”的形式。若在主程序里有大量散亂的代碼,用於創建自己的對象,請考慮採納一種創造性的方案,將些代碼封裝起來。
(26) 警惕”分析癱瘓”。請記住,無論如何都要提前了解整個項目的狀況,再去考察其中的細節。由於把握了全局,可快速認識自己未知的一些因素,防止在考察細節的時候陷入”死邏輯”中。
(27) 警惕”過早優化”。首先讓它運行起來,再考慮變得更快–但只有在自己必須這樣做、而且經證實在某部分代碼中的確存在一個性能瓶頸的時候,才應進行優化。除非用專門的工具分析瓶頸,否則很有可能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
性能提升的隱含代價是自己的代碼變得難於理解,而且難於維護。
(28) 請記住,閱讀代碼的時間比寫代碼的時間多得多。思路清晰的設計可獲得易於理解的程序,但注釋、細緻的解釋以及一些示例往往具有不可估量的價值。無論對你自己,還是對後來的人,它們都是相當重要的。如對此仍有懷疑,那麼請試想自己試圖從聯機Java文檔里找出有用信息時碰到的挫折,這樣或許能將你說服。
(29) 如認為自己已進行了良好的分析、設計或者實施,那麼請稍微更換一下思維角度。試試邀請一些外來人士–並不一定是專家,但可以是來自本公司其他部門的人。請他們用完全新鮮的眼光考察你的工作,看看是否能找出你一度熟視無睹的問題。採取這種方式,往往能在最適合修改的階段找出一些關鍵性的問題,避免產品發行後再解決問題而造成的金錢及精力方面的損失。
(30) 良好的設計能帶來最大的回報。簡言之,對於一個特定的問題,通常會花較長的時間才能找到一種最恰當的解決方案。但一旦找到了正確的方法,以後的工作就輕鬆多了,再也不用經曆數小時、數天或者數月的痛苦掙扎。我們的努力工作會帶來最大的回報(甚至無可估量)。而且由於自己傾注了大量心血,最終獲得一個出色的設計方案,成功的快感也是令人心動的。堅持抵制草草完工的誘惑–那樣做往往得不償失。
原創文章,作者:LLAOD,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