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互聯網的普及與應用,互聯網用戶的增速正在逐漸趨緩,增量市場即將終結,存量市場正在開啟。這種現象表明,在用戶有限增長的情況下,競爭者的數量會越來越多,線上廣告所取得的營銷效果將越來越差。無論是搜索引擎,還是信息流、首頁、網盟、開屏,轉化率都會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用戶留存情況也差強人意,投資回報率與關鍵績效指標要求還相去甚遠。

隨着時代變革(電視時代~門戶時代~搜索時代~社交時代~自媒體崛起時代),用戶的注意力日漸分散。企業不僅難以抓住用戶的眼球,獲取用戶的注意力,還難以抓住用戶的心,獲取用戶的忠誠度。

從網絡營銷的成功來看流量思維
為了便於理解,斌哥將門戶時代稱為1.0,搜索時代稱為2.0,杜交時代稱為3.0。在1.0時代,信息相對比較匱乏,關於「看什麼」這個問題用戶沒有太多選擇,處於被動接受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廣告所發揮出來的告知作用非常巨大。企業只要通過廣告將某款產品的使用優勢、價格優勢告知給用戶,大多數用戶就能接受這款產品。

因此,在那個時代,企業或個人只需一個網站或者博客,導入一些備受大眾喜愛的雜誌內容或者小說,就能吸引眾多用戶的注意力。在有了一定的用戶基礎之後,網站或者博客就可以開始「賣廣告」了。但是這種方法有一個很重要的前提,就是內容匱乏,用戶獲取內容困難。在信息爆炸,用戶能輕易獲取內容的今天,該方法已失去效用。

在2.0時代,用戶藉助互聯網,使用關鍵詞來搜索信息,用戶掌握了信息主動權。面對這種情況,有人認為互聯網廣告進入了互動期,這種「互動」指的是人與機器之間的互動。

隨着搜索的發展,互聯網廣告實現了快速增長,這種廣告能對用戶的購買行為進行精確定位,還能按點擊付費。藉助搜索營銷所帶來的紅利,教育、醫療、旅遊等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

對早期網絡營銷的成功進行解析可以發現一些共同點,如用戶有較大的信息需求,網絡廣告能贏得用戶的高度信任,競爭不激烈,等等。

舉例來說,在早期,用戶通過百度搜索一家醫院,可能就只獲得兩家醫院的信息,競爭不激烈,網絡營銷的效果比較好。再加上早期用戶對網絡媒體的信任度較高,百度等推送的廣告能獲取大多數用戶的信任,使營銷效果變得更好。另外,用戶對信息的大量需求造就了一個供不應求的賣方市場,使廣告效果變得更好。

通過對早期網絡營銷的成功之路進行總結可以發現,從根本上來說,流量思維發生作用的原因在於用戶獲取信息方法有限,使用戶被各種媒體信息、產品信息所綁架。所以,早期的企業才能通過搜索營銷獲取用戶的注意力,取得較大的營銷成果。

但隨着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廣泛應用,用戶不僅能獲取更多的信息,還掌握了信息發佈權。通過自媒體、公眾號、直播秀等,用戶可以隨時隨地創造屬於他們自己的內容。在這種情況下,流量思維逐漸失去了效用,那些依附於搜索引擎而生的門戶、個人站長、聯盟逐漸被淘汰,互動營銷、信任營銷開始嶄露頭角。

社交營銷帶來內容和互動的變革
從強行推送的早期門戶,到人機互動的搜索引擎,現如今又進入了人人互動的社交媒體。在這個時代,當用戶在朋友圈看到某個產品的廣告時,或許只因為好友點贊,或許只因為廣告創意,就會展開激烈的交流與討論。

在社交媒體時代,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發生了較大的改變,逐漸從門戶網站、新聞APP中脫離出來,開始從好友分享的文章中獲取信息。過去,某人開通一個博客,想要邀請親朋好友來訪問助陣比較困難、麻煩。而現在的微信公眾號彌補了這一缺陷,每個人都有機會吸引親朋好友及陌生人的注意力,成為一個自媒體。

正是因為用戶接收信息、發佈信息的方式發生了改變,使媒體、企業正在逐漸失去用戶的注意力。雖然用戶對企業或者媒體的依賴正在逐漸減弱,但其對社交平台的依賴絕對不會消失。

過去,流量思維只關注四大指標,分別是曝光、點擊、註冊、購買,其與社交營銷存在很大的不同。
首先,流量思維傾向於購買大流量位置,如門戶首頁,經常忽略門戶的頻道頁;而社交營銷則與此相反,相較於大IP來說,某細分領域的博主、某媒體的社區頻道更能吸引他們的注意。

其次,流量思維關注的重點多在行動按鈕和表單方面,內容塑造經常被忽略;而行動按鈕與表單則不在社交營銷的關注範圍內,社交營銷將主要精力放在了內容塑造方面,希望構建出能引發共鳴,形成互動的內容。對流量思維與社交營銷之間的區別進行更深入地挖掘可發現,流量思維的關注重點在「有多少用戶看到了我」,而社交營銷關注的重點為「有多少用戶認可我」。

從這個角度來說,企業在微信大號上投放軟文的做法仍屬於流量思維,新世相「逃離北上廣」的策劃才真正地屬於社交營銷。

在早期的網絡營銷中,有很多企業憑藉流量思維獲取了成功,為什麼在現今環境下「廣而告之」的流量思維失效了呢?

其根本原因在於,用戶獲取信息的能力增強了,獲取信息的方式增多了,對網絡廣告的信任度減弱了。相較於廣告推廣的品牌而言,個性化的品牌、朋友分享的品牌更能吸引用戶的注意力。

傳統廣告逐漸失去了用戶的信任,那些在社交媒體參與互動的品牌所獲取的信任卻越來越高。所以,企業要對社交媒體進行優化使用,藉助有趣的帖子、內容與用戶進行積極互動,以塑造高信任度的品牌,塑造個性化的品牌。

由此可見,在流量思維失效的情況下,只有重視內容與互動才能取得成功。因為只有將內容與互動放在首位才能重新構建用戶信任,吸引用戶注意力,讓營銷活動取得成功。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3178.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