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中央空調工作原理「水系統中央空調原理結構圖」

空調的最終目的:從房間內取熱,向環境放熱。

最終的散熱方式有哪些呢?一種我們可以採用風冷式,就是說用風機把這個能量直接吹散;還有一種就是利用冷卻水系統把從其產生的熱量帶到冷卻塔再散發給環境。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由於水的比熱要比空氣大的,所以在中央空調內水冷使用的是比較多的。

先介紹一下冷卻水系統組成。冷卻水系統由冷凝器、冷卻水泵、冷卻塔、除污器、補水系統、壓力表、溫度計、閥門等附件組成。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冷卻水系統的形式有哪些呢?首先我們可以設置直流式的供水系統,直流式供水系統的冷卻水系統一般採用的是天然冷源,比如我們江河湖海的水,都可以作為我們的天然冷源。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天然能源的使用,一般會受到我們地理位置、環境能源特點的限制,所以常用的呢還是我們的循環式的供水系統。在循環式的供水系統中,我們用的水源是我們的城市供水,也就是我們的自來水。

在冷卻水系統中,一個主要設備就是冷卻塔。

冷卻塔的工作原理和它的作用。在冷卻塔中,高溫冷卻水由進水管進入,由噴嘴淋下,降溫後落入地池(中間黑色部分);乾燥空氣由進風窗進入由下向上和水接觸,由頂部風機排出,變為潮濕空氣,並帶走冷卻水中熱量。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冷卻塔的類型一般有兩種。第一種就是自然通風的冷卻塔,那麼自然通風的冷卻塔是什麼樣子呢?我們看一下,這是一個噴泉,如果我們把這個噴泉和我們的空調系統連接,那麼噴泉在噴水的過程中,就可以實現自然通風的降溫。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但是,這種自然通風的降溫的效果卻並不是最好的,所以我們常用的冷卻塔形式是機械通風的冷卻塔,且通風的冷卻塔它又分為逆流和橫流。

逆流式的這個系統,一般它的汽水流動是逆向的交換,水從上部流下,空氣從下部向上運動,然後從頂部的風機排出。由於汽水是逆向流動,那麼他們的熱式交換效果是比較好的。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還有一種就是橫流式。橫流式冷卻塔的水和空氣流動方向是呈90度的接觸的。那麼橫流式冷卻塔和逆流式冷卻塔相比較它的噪聲低,它的運行維護要方便,所以我們在使用的時候根據你的具體安裝位置、安裝要求來進行選用。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冷卻塔的選擇。冷卻塔的循環水量由制冷機的製冷能力、冷卻水進出口溫度及制冷機的性能係數來定。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冷卻塔的設置。

1、一般設置在屋頂(裙樓)上,佔地面積約為總建築面積的0.5~1.0%。

2、基礎載荷是:橫式冷卻塔為1t/平方米 ;立式冷卻塔為2~3t/平方米。

3、注意飛濺水滴。

4、噪聲干擾問題:

對本棟建築,建築隔聲,冷卻塔風機變頻運行、選高效風機等。

對環境,選擇合適的位置,特殊要求時選靜音型設備。

5、通風效果與美觀。必須保證冷卻塔的通風;與美觀衝突時可採取裝飾措施,遮擋視線。

6、冬季防凍問題。冷卻塔一般是在夏季使用的,所以在冬天的時候,我們需要考慮防凍的問題。比如在冬天不運行的時候,我們需要把水放掉等等這樣的措施。

冷卻水系統的設置要求。

1、因為冷卻水系統是開式系統,所以需要有有過濾、緩蝕、阻垢、殺菌、滅藻等水處理功能;

2、冷卻塔應設置在空氣流通條件好的場所;

3、冷卻塔補水總管上設置水流量計量裝置。

冷卻水系統的設計。

1、冷卻水泵和冷卻塔的配置。

通常一台機組配一台冷卻水泵,且應設備用泵,備用泵應預先連接在冷卻水管道系統中,可切換使用。

冷水機組的冷凝器宜設在冷卻水泵的壓出段,以利於安全運行和維護保養,冷卻水泵吸入段應設過濾器。

多台機組並聯時,為便於調節控制,一般一台機組配一台冷卻塔,機組並聯則冷卻塔並聯;水泵可互為備用。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冷卻水系統管徑的確定。

1、一台機組配置一台冷卻塔和一台水泵時,冷卻水系統管徑可按冷卻塔和冷凝器接管管徑確定。

2、多台冷卻塔並聯運行時,應設進、出水干管,進水干管流量為各冷卻塔流量之和,管徑按流速0.8m/s計算。

3、多台冷卻塔並聯運行時,應設進、出水干管。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冷卻水泵的選擇。

大型中央空調原理介紹,冷卻水系統詳解

​總結一下,空調冷卻水系統是開式系統,需考慮水處理;空調冷卻水系統任務是散熱,應做好整體設計,確保散熱效果。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1677.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5-01-05 16:00
下一篇 2025-01-05 16:0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