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jsp文件第一次被執行時,jsp文件本身怎樣編譯執行
這個過程是由服務器容器(如tomcat)將jsp文件編譯成servlet,包含service()方法。當JSP引擎處理客戶端請求時,當JSP引擎處理客戶端請求時,JSP scriptlets在被請求的時候被執行。如果scriptlet產生輸出,輸出將在out (JSPWriter)對象中進行緩存然後最終發送到客戶端。
我知道jsp第一次被編譯為servlet比較慢,那麼只有jsp被修改了一點點是不是就要全部重新編譯啊
是的…jsp 會被編譯(解析…字符串替換?)為servlet在進行編譯為位元組碼文件.
jsp為什麼會編譯一次
你先熟悉一下jsp 的工作原理吧,
在一個JSP文件第一次被請求時,JSP引擎把該JSP文件轉換成為一個servlet。而這個引擎本身也是一個servlet,在JSWDK或WEBLOGIC中,它就是JspServlet。 JSP引擎先把該JSP文件轉換成一個Java源文件,在轉換時如果發現jsp文件有任何語法錯誤,轉換過程將中斷,並向服務端和客戶端輸出出錯信息;如果轉換成功, JSP引擎用javac把該Java源文件編譯成相應的class文件。然後創建一個該SERVLET的實例,該SERVLET的jspInit()方法被執行,jspInit()方法在servlet的生命周期中只被執行一次。然後jspService()方法被調用來處理客戶端的請求。對每一個請求,JSP引擎創建一個新的線程來處理該請求。如果有多個客戶端同時請求該JSP文件,則JSP引擎會創建多個線程。每個客戶端請求對應一個線程。以多線程方式執行可大大降低對系統的資源需求,提高系統的並發量及響應時間.但應該注意多線程的編程限制,由於該servlet始終駐於內存,所以響應是非常快的。如果.jsp文件被修改了,服務器將根據設置決定是否對該文件重新編譯,如果需要重新編譯,則將編譯結果取代內存中的servlet,並繼續上述處理過程。雖然JSP效率很高,但在第一次調用時由於需要轉換和編譯而有一些輕微的延遲。此外,如果在任何時候如果由於系統資源不足的原因,JSP引擎將以某種不確定的方式將servlet從內存中移去。當這種情況發生時jspDestroy()方法首先被調用, 然後servlet實例便被標記加入”垃圾收集”處理。 jspInit()及jspDestory()格式如下:可在jspInit()中進行一些初始化工作,如建立與數據庫的連接,或建立網絡連接,從配置文件中取一些參數等,在jspDestory()中釋放相應的資源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1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