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拆解工坊微信公眾號第34篇原創文章
從7月下旬開始,整個股票市場開始了一波劇烈震蕩行情,小夥伴們手裡的基金,也是跟着上躥下跳,到月底的時候,坊主開始明確說明醫療和半導體有危險,轉農牧和消費類基金,說了8月整體會震蕩。


不過還是有一些群里的小夥伴,按捺不住操作的衝動,短期大跌的時候,想補倉,稍有反彈就想賣出了結做短差。


坊主沒法要求每個人做到管住手,那就只能給喜歡短期買賣基金的小夥伴,提幾點如何盡量降低交易成本的建議吧。
- 合適的購買渠道
- 合適的買賣時點
- 善用基金轉換
- 分紅再投資策略
- 基金A類和C類的選擇
- 選擇合適的交易頻次

合適的購買渠道
首先要弄明白的兩個詞就是「場內」和「場外」,一般我們說的「場」,就是指「證券交易市場」,所謂場內購買,可以簡單理解為和買股票一樣,在炒股軟件上買基金,這個費率可以和券商去談。但是大部分人是不買場內基金的,這次就先不講,我們重點講講「場外基金」。
場外基金主要有三個購買渠道:銀行,第三方基金銷售平台,基金公司直銷。
這三個渠道,費率可是大不相同的,讓我們來舉例說明
假設我們買10萬基金
銀行網銀買的話,一般不怎麼打折,申購費就是1.5%,那就是1500元申購費,搞活動的時候,也許能給個6折,0.9%,也要900元,極少極少情況,極少極少的基金能在銀行渠道把申購費降到1折。你要是頻繁操作個幾次,一個新款華為手機就沒了,所以銀行的理財經理也建議你長期持有,不然你動幾下,就發現不對勁了,實打實為銀行利潤表鞠躬盡瘁。銀行渠道就相當於線下零售店,房租,人工成本,都是要通過銷售費用賺回來的。

同一款基金,銀行端申購費
第三方基金銷售平台(本文均以天天基金為例)買的話,那就能省一大筆錢了,現在常見的「天天基金」「好買基金」「蛋卷基金」,還有「支付寶」里的基金模塊,都是屬於第三方平台,申購費基本都是一折,也就是0.15%,150塊申購費。嘿嘿,省了不少了,銀行買一次的成本,夠你在第三方平台上折騰十次了。
不過,基金還是建議別老買來買去的,不然,很可能「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收益原地杵」。第三方平台,就像批發商或者拼多多,沒人給你把關,買好買壞要看個人眼光,看中你就買,性價比高。

同一款基金,第三方基金平台申購費
基金公司直銷買的話,那就更便宜了,去基金公司的官網,APP,公眾號這些渠道,經常會有0.1折優惠,也就是15元申購費,有時候甚至免費,開心的很。
那是不是找基金公司買是最好的呢?其實也不是,雖然這種方式費用是最低的,但是各家基金公司只賣自家的基金,你要是看中了幾個基金,不是一家的,那你就要下好幾個APP,而且收益統計起來還很煩。所以基金公司直銷,就像你去廠家直接拿貨,雖然交易成本最低,但是可挑選性差很多。

同一款基金,基金公司官方渠道0申購費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基金贖回是需要時間的,當你想賣掉一個基金,買入另一個基金的時候,如果是通過基金公司直接買的,那首先你要等至少2天賣出的資金才能到賬,然後再轉到別的基金公司買,很容易錯過好的買點。而第三方基金平台,很多都有超級轉換功能,平台墊資,你在賣出基金的同時就可以買入另一家公司的基金,更加高效。
綜合來看
如果你是小白,身邊又沒有熟悉的懂基金的人指導你,那就去銀行買,和理財經理混混熟,沒事就問些關於基金的問題,這樣你的申購費就當交的學費了。
等你對基金市場很熟悉了,就可以嘗試自己去第三方平台挑選基金,做一定的主動操作,培養自己對市場和行業的感覺,更重要的是鍛煉投資心態。
當你對於一個行業的周期非常熟悉以後,就可以去基金公司重倉相關行業基金,利用低費率,做波段和短期交易,來獲得更高的收益。

合適的買賣時點
買基金費率相差很大,賣基金同樣差距巨大,這個費率差,和在哪買賣無關,只和時間有關。
基金作為一種「代客炒股」的工具,流動性非常重要,基金公司隨時需要準備一定量的現金應對基金贖回。投資人買賣越頻繁,需要預留的現金就越多,那用來投資的資金越少,遇上大額贖回,還要緊急賣掉看好的股票,對基金經理的操作影響很大。
所以基金公司對於短期買賣的行為都會收取懲罰性的贖回費,按照證監會規定,持有基金少於7天的(自然日),贖回費1.5%,所有銷售渠道一視同仁,沒得商量。7天以後,各個基金就可以自主定價了,有的是7天~30天收取0.75%,有的是0.5%,持有期越長,贖回費越低,有的甚至持有2年後,就沒有贖回費了。

不同期限的贖回費率
所以,在震蕩行情里不宜盲目補倉,短期上漲後立刻贖回。因為基金認定的持有期,是從你最近一次買入算起的。
假設你買了10萬基金,眼看着放了2年,就要0費率贖回了,這時候市場大跌,你補倉了1萬,然後基金回到原來的凈值,賬面上看,你賺的更多了,實際上,在贖回的時候,如果不滿7天,你要重新按1.5%的費率計算,按本金11萬算,那就是1650元,而如果你不補倉那1萬,你的贖回費是0元。
所以,在買基金前,除了看認購費,還要看清贖回費,看清不同持有期限對應的費率,挑選最適合你投資風格的費率設置,當然,還是那句話,買基金,還是要盡量減少高頻買賣,那會大大降低你的投資收益。
這裡,機靈的人是不是猛然想到了定投這種投資方式?沒錯,定投就是銷售機構讓你持續給他送申購費,又能乖乖長期持有幾年,最後還能讓你用極高費率贖回,連續割你三次韭菜的方法。(泄露天機了,同行要打我了)

善用基金轉換
基金轉換分兩種,一種是同一基金公司的普通轉換,還有一種是第三方基金平台提供的不同基金公司的超級轉換。

天天基金上的轉換選項
基金公司為了方便客戶調整基金持倉,同時也是想留住客戶,對於自家公司內部基金的轉換,通常有很大的優惠,很多基金的互相轉換,都是0費率的,還有些,只需要補兩個基金申購費的差價。這個時候,如果你的目標基金是可以0費率轉換的,那可以先買入同一家公司的指數基金,然後轉換為目標基金,這樣費率最低,如果還有費率打折,那就更好了。
而超級轉換,是第三方提供的不同公司基金轉換的功能,收取的費用=賣出基金的贖回費+買入基金的認購費,在費率上就是看這兩筆費用的實際費率,沒法做減免,但是超級轉換最大的優點就是時效性。如果按正常操作,你是需要先贖回,至少2個工作日後資金到賬可用,然後再買入新基金,或者贖回的同時,用自有現金買入新基金,兩個方法,一個費時,容易錯過好的買點,一個費錢,要額外準備流動資金。
超級轉換就解決了這兩個問題,不用額外準備流動資金的同時,解決了買賣的時效性,而且目前這個功能都是免費哦。買入點比別人更低,等於是增厚了收益啊,比降低費率還實在。

分紅再投資策略
如果是長期持有的人,會發現有些基金經常分紅,那對於分紅,是有兩種分紅方式的,一種是現金分紅,一種是紅利再投資。

如果分紅的錢不打算用,還想繼續放基金里,如果用的現金分紅方式,現金到賬後,再買入,是要收取申購費的,而選擇紅利再投資,就是幫你自動把分紅的錢繼續買入,相當於基金公司內部轉換,都是0申購費的哦。
不過一般都是默認現金分紅,需要的人可以做手動修改。

基金A類和C類的選擇
有些基金名字一樣,但是後面會帶A或者C的字母,但是基金經理,運作方式,股票持倉都是完全一樣的,唯一的區別就是收費方式和費率。
A類是前端收費,也就是在買的時候收費
C類是後端收費,買的時候不收費,但是運行中按天收取銷售服務費。
我們來舉例看下這這兩者怎麼買合適。
以廣發醫療保健股票為例,A類的認購費率在第三方基金平台是0.15%,C類的銷售服務費是0.4%(每年),按日收取。C類每日要支付的銷售服務費就是0.4%/250(工作日)=0.0016%,
那A類一次性支付的收購費,就相當於C類0.15%/0.0016%=9.375天的費用。
結論,對於這隻基金,9個工作日以內的短期操作買C類,長期持有買A類划算。

選擇合適的交易頻次
其實以上的幾點,都只能算是「術」,而控制交易頻次才是「道」。
無論多低的費率,高頻交易對於基金來說,都是不合適的。一方面,會吃掉基金的利潤,另一方面,基金經理本身也會對市場和股票進行操作,加上個人的操作,就是過度操作了,很容易錯過好的行情,踏空市場。
所以,即使是對行業和基金持倉股票有很深入研究的人,也不建議7天內的買賣操作,短期交易的,以雙周交易,已經是非常頻繁了,建議投資者買入前花點時間,做好基金篩選和行業判斷,持有至少30天以上,最好是半年到一年,這樣才能給基金經理和市場充分的時間去增長。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10774.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