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 1、我的世界java1.8為什麼不能左手持物
- 2、jdk1.8虛擬機內存管理與垃圾回收概述
- 3、java 1.8.0 是java7還是java8
- 4、java的JDK1.8有什麼新特性?
- 5、jdk12和jdk1.8的區別
我的世界java1.8為什麼不能左手持物
因為沒有更新。
根據查詢我的世界java1.8得知,java1.8的時候還沒有更新出左手持物。
我的世界(Minecraft)是一款沙盒建造遊戲,玩家可以在一個三維世界裏用各種方塊建造或者破壞方塊。
jdk1.8虛擬機內存管理與垃圾回收概述
java1.8移除了堆內存的永久帶,新增了元數據空間(直接分配),年輕代和老年代保留。
存放類的元數據信息,位於本地內存,大小默認沒有限制,空間被劃分成塊,塊與類加載器one to one對應,垃圾回收可以使已經加載的類被卸載,同樣為了卸載類和元數據可能產生垃圾回收,比如空間達到一定程度時。聲明一個高的閥值就不會因為元數據空間引起垃圾回收。
minorGC發生的區域,包含兩個區域,一個新生區,兩個存活區。
majorGC區域,經歷過數個年輕代GC而未死的對象通常複製到這個區域。
hotspot提供了幾個不同的垃圾回收器,分別滿足大型及小型應用的需求,虛擬機自動根據所運行的系統和硬件儘可能的選擇一個最合適的垃圾回收器。追求性能的情況下一般會自己指定垃圾回收器並調節相應的參數。
此收集器採用單線程完成所有的垃圾回收工作,適用於單處理器上的小應用。
指定方式 -XX:+UseSerialGC
採用多線程完成所以垃圾回收工作,充分利用多處理器性能,顯著減少垃圾回收佔用系統運行時間比例。
指定方式 -XX:+UseParallelGC
特點:
a-minorGC 通過多個回收線程同時向老年代複製時可能造成老年代碎片化,因為每個線程持有一部分老年代空間,通過減少回收線程增大老年代空間可以減少這種影響
b-分代實現圖
c-通過指定目標的方式使收集器自動調節,包括最大停頓時間 -XX:MaxGCPauseMillis=N 默認無上限,吞吐量 -XX:GCTimeRatio=N (時間佔比),堆大小 -XmxN ,優先級從左到右
d-默認堆大小,服務端64位虛擬機最大可到32GB如果有超過128GB內存,一般默認最大時1/4,最小1/64
e-可以指定年輕代老年代空間增大減小的速率, -XX:YoungGenerationSizeIncrement=Y -XX:TenuredGenerationSizeIncrement=T ,不能直接指定大小
此收集器在不暫停系統的情況下並發的完成大部分垃圾回收的工作,顯著減少系統的響應延遲,且垃圾回收通常在空間快要不足之前發生,一旦沒有可用分配空間,將完全暫停系統進行垃圾回收,如CMS,G1。
指定方式 -XX:+UseConcMarkSweepGC -XX:+UseG1GC
a-堆內存同樣分為年輕代,老年代,minorGC與並行的收集器差不多,完全暫停應用線程, MajorGC的時候通過不暫停應用處理大部分工作減少停頓時間
b-老年代因為沒有壓縮產生碎片
c-因為標記的過程同事有應用的處理,可能產生標記時未死過了一會兒死掉卻仍被當做活對象的場景,這種垃圾稱為懸浮垃圾,會在下次垃圾回收被清除
d-發生垃圾回收的時間,收集器回動態收集歷史收集所需的時間,以及老年代空間將滿的時間,動態計算垃圾回收開始的時間,同時如果超過了老年代垃圾回收空間的閥值也將開始垃圾回收,閥值可以通過 -XX:CMSInitiatingOccupancyFraction=N 設定
e-運行周期
暫停應用,從根節點出發識別存活對象,恢復應用 並發的遍歷可到達的對象圖>並發的再次跟蹤可能已經發生改變的對象圖>暫停應用,再次跟蹤從上次檢查起可能已經發生改變的根節點和對象圖,恢復應用>並發清除不可達對象並發使用一個處理器同時調整堆大小並為下一個收集周期準備支持數據結構
實現低延時的同時保持高性能也就是在大堆內存情況下做到低延遲的回收,將整個對空間劃分為大一相同的塊,通過並發的標記階段,收集對象存活信息,並優先回收垃圾較多的塊,所以被稱為垃圾優先收集器,G1使用暫停預測模型來滿足用戶定義的暫停時間目標,並基於指定的暫停時間目標選擇要收集的區域數。
特點:
a-g1的分代是邏輯意義上的,淺藍色時年輕代,深藍是老年代。S代表存活區,H代表大對象
b-兩種回收,普通回收-只回收年輕代的塊,混合回收-同時回收年輕代和老年代的塊
c-如果內存分配的速度比垃圾回收的速度快會造成無內存分配時會觸發停止世界(STW)完全回收
d-當整個堆內存佔比達到一定程度時開始一個並發的標記階段 通過 -XX:InitiatingHeapOccupancyPercent=NN 指定,只有完成一個並發的標記階段才會開始混合回收,經過多次混合回收了足夠的老年塊會轉向年輕代回收,直到下次並發標記階段完成。
e-回收周期
初始標記暫停-在普通 (STW) 年輕代回收期間完成,標記根節點根區域掃描階段-G1 GC掃描在初始標記階段標記的倖存者區域,查找對老年代的引用,並標記引用的對象。此階段與應用程序(不是STW)同時運行,並且必須在下一個STW年輕垃圾收集開始之前完成。並發標記階段-G1 GC在整個堆中查找可訪問(活動)對象。此階段與應用程序同時發生,並且可以被STW年輕垃圾回收中斷再標記階段-這個階段是STW收集,幫助完成標記周期。G1 GC耗盡SATB緩衝區,跟蹤未訪問的活動對象,並執行引用處理。>清理階段:在最後階段,G1 GC執行記帳和RSet清理的STW操作。在記帳過程中,G1 GC識別完全空閑的區域和混合垃圾回收候選區域。清除階段在重置並將空區域返回到空閑列表時部分並發。
java 1.8.0 是java7還是java8
是java8
java從5開始就是Java5,java6,java7,java8這樣命名,
java5之前都是java1,java1.2,java1.3,java1.4這樣命名,
到了5,發行公司感覺有革命性的變化,就開始5,6,7,8這樣命名,實際上java1.8也就是java8
java的JDK1.8有什麼新特性?
Java8(又稱為jdk1.8)是Java語言開發迄今為止的一個最主要和用戶最多的一個版本。
Java8是Oracle公司於2014年3月18日發佈,它不僅支持函數式編程,而且還擁有新的日期API,StreamAPI等操作,下面胖虎帶領大家一探究竟Java8的一些新特性。
ava8API添加了一個新的抽象稱為流Stream,可以讓你以一種聲明的方式處理數據。這種風格將要處理的元素集合看作一種流,流在管道中傳輸,並且可以在管道的節點上進行處理,比如篩選,排序,聚合等操作。
java8添加了接口的默認方法,簡單說,默認方法就是接口可以有實現方法,而且不需要實現類去實現的方法。
jdk12和jdk1.8的區別
jdk12和jdk1.8的區別分別是:
1、jdk12是:新增了一個名為 Shenandoah 的 GC 算法,通過與正在運行的 Java 線程同時進行 evacuation 工作來減少 GC 暫停時間。
擴展了 switch 語句,使其不僅可以作為語句,還可以作為表達式並且針對 64 位平台,使用默認類列表增強 JDK 構建過程以生成類數據共享檔。
如果 G1 Mixed GC 存在超出暫停目標的可能性,則使其可中止。增強 G1 GC,在空閑時自動將 Java 堆內存返回給操作系統。
2、jdk1.8是:Java1.8允許我們給接口添加一個非抽象的方法實現,只需要使用 default關鍵字即可,這個特徵又叫作擴展方法。
Lambda 表達式:例如: (x, y) – { return x + y; } ;λ表達式有三部分組成:參數列表,箭頭-),以及一個表達式或語句塊。
hashmap和currenthashmap的紅黑樹以及cas。
jdk10的特性是:
局部變量類型推斷:var並且線程本地握手JDK 10將引入一種在線程上執行回調的新方法,因此這將會很方便能停止單個線程而不是停止全部線程或者一個都不停。
備用內存設備上的堆分配,允許HotSpot VM在備用內存設備上分配Java對象堆內存,該內存設備將由用戶指定。
其他Unicode語言 – 標記擴展,目標是增強java.util.Locale及其相關的API,以便實現語言標記語法的其他Unicode擴展(BCP 47)。
基於Java的實驗性JIT編譯器Oracle希望將其Java JIT編譯器Graal用作Linux / x64平台上的實驗性JIT編譯器。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09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