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電子商務的供應鏈管理,企業可以在全球範圍內選擇最佳的供應商、分銷商、零售商,建立一個業務關係緊密、經濟利益相連、最具競爭優勢的供應鏈網絡,實現優勢互補,共同增強供應鏈各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

供應鏈管理強調核心企業與相關企業的協作關係和信息繼承,通過信息共享,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和企業效率的提高,從而實現用戶服務水平的提高和總體交易成本的降低。供應鏈管理是在企業資源規劃(E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把公司的製造過程、庫存系統和供應商產生的數據合併在一起,從一個統一的視角展示產品製造過程中的各種影響因素,把企業活動與合作夥伴整合在一起,成為一個嚴密的有機體。供應鏈管理幫助管理人員有效分配資源,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和減少工作周期。
供應鏈管理的實質是以信息技術為核心,建立一個開放式、集成化的數據環境,把不同領域和全球範圍內的具有優勢的企業集成起來,達到敏捷地提供原材料及產品的目的。信息技術的發展,尤其是電子商務技術的發展和Web服務系統的應用,為實施供應鏈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術支持,支持企業在分佈、異構環境下建立供應鏈中各單元系統,以及在不同企業供應鏈管理系統之間的信息集成。信息共享是實現供應鏈管理的基礎,供應鏈的協調運行是建立在各個節點企業高質量的信息傳遞與共享的基礎之上的。在供應鏈上,所有的節點企業都是基於為用戶提供質量最好、價值最高的產品或服務的共同目標而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不論鏈上哪一節點出現錯誤,都可能導致整個供應鏈產品或服務的質量出現問題,電子商務的運用為供應鏈上各節點企業的信息共享搭起了橋樑,電子商務能夠有效地連接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和客戶之間在供應鏈上的關係,為企業的產品提供更大的附加值。同時在企業內部,電子商務也可以改善部門之間的聯繫,更好地降低產品的內部成本。企業因此得以迅速整合生產、採購、物流、倉儲與顧客服務五大環節,面對激烈競爭的經營環境。
傳統的供應鏈管理僅僅是一個橫向的集成,通過通訊介質將預先指定的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和客戶依次聯繫起來,這種供應鏈只注重內部聯繫,靈活性差,效率低,而且供應鏈的一個環節中斷了,則整個供應鏈都不能運行。電子商務模式的出現特別是B2B模式彌補了傳統供應鏈的不足,它不在局限於企業內部,而是延伸到供應商和客戶,甚至供應商的供應商和客戶的客戶,建立的是一種跨企業的協作,覆蓋了從產品設計、需求預測、外協和外購、製造、分銷、儲運和客戶服務的全過程。居於同一供應鏈的廠商之間不再是零和,而是雙贏。B2B的電子商務模式和供應鏈管理思想,是以中心製造廠商為核心,將上游供應商、下游經銷商(客戶)、物流運輸商及服務商、零售商以及往來銀行進行垂直一體化的整合,構成一個電子商務供應網絡,消除了整個供應鏈網絡上不必要的運作和消耗,促進了供應鏈向動態的、虛擬的、全球網絡化的方向發展。

對大多數中國企業來說,供應鏈管理和電子商務都是新生事物,中國企業的決策者不僅要深刻理解其實質內涵,而且還要研究實施電子商務和供應鏈管理的正確運作模式,這樣才能將潛在效益發揮出來,企業才能真正受益。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07731.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