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手機換過屏嗎?
換屏是維修史上的考古題,很多人都不陌生,考考大家。以下5款機器全部沒有貼膜,型號包含6s、7P等,你猜哪兩個是換過屏幕的?(有且僅有兩個,極果君會在評論區公布正確答案)

做完作業,如果有疑問,不妨帶着疑問繼續看下文。
換還是不換?官方還是第三方?這大概是很多iPhone用戶都曾經面臨過的問題,而就在不久前,極果君也收到過私信郵件,小夥伴稱遇到無良商家,自己的新iPhone被換爛了屏幕,投訴無門希望極果君能曝光一波。

抱着謹慎的態度,極果君決定實地體驗一下,看看現在的手機維修市場,到底是什麼情形。
上門維修方便,但小坑不斷
正好我們手頭上有一部待修外屏的iPhone 7,極果君決定先用它來試試水。

這部iPhone 7使用超過2年,只在不久前摔碎了外屏,內屏完好,觸摸使用也較為流暢。

換屏全過程只用了20多分鐘,全程拍攝圍觀,似乎並沒有看到什麼貓膩。

——這是極果君花200+人民幣,更換屏幕後的iPhone 7。

不管是裸眼觀看效果,還是觸屏使用,感受都和換屏前差別不大,甚至3D Touch部分比換屏前還要更為靈敏。(雖然有小夥伴覺得這種靈敏不如原裝有手感)

PS:此次上門換屏,我們找的是一家4個月前被媒體點名調整後的維修機構。
這是一張修改過的服務底單,你看得出「貓膩」在哪嗎?評論區聊聊▼

emmmm,目前來看,極果君這次用iPhone 7的換屏過程似乎還比較順利,而在諮詢了幾位行業人士之後,對方也表示,現在iPhone 7及以下型號的手機,更換屏幕的技術難度並不高,在維修行業里行情透明,利潤不高但訂單量大。正常情況下,正規維修商換下的屏幕,即便是第三方國產貨,顯示素質也不會太差。

溫馨提示:iPhone LCD屏幕通常有多個供應商,即使是同一型號,不同批次間的屏幕也會有差別。只要偏的不是特別明顯,一般來說都是正常的。因此網上所謂用色差來判斷換屏的方法,並不百分百準確。
那問題來了,iPhone 7以上型號的手機呢?極果君仔細對比了線上派單上門維修的第三方平台,發現iPhone X及以上產品的換屏成本都比較高,在回收原裝舊屏的基礎上,大概需要花費400~1000元人民幣。

當然也有價格很低的▲
令人費解的是,不同平台之間,不止標價浮動較大,就連售後維護條件、更換屏幕的品質,都截然不同,比如「官方品質」、「官方材料」、「嚴選品質」……如果是沒有經驗的小白用戶,非常容易蒙圈。

有些品牌則直接標出採用的第三方屏幕來源▲
與此同時,客服和維修人員會用一些非常具有誘騙效果的話術來引導你更換廉價屏幕,同時回收你的原裝舊屏。
實際上,從iPhone 8開始,蘋果就通過軟硬件手段對其屏幕進行加密,導致這些型號的手機在維修更換第三方屏幕時,對材料和技術要求更高。
例如iPhone 8增加了原彩顯示,而iPhone X之後的產品又都用上了OLED 屏。
正因如此,第三方維修商更換這些手機屏幕的難度和成本自然就有所增加,有些第三方機構直接就不提供X及以上機型的上門換屏服務,客服會提示用戶直接到店更換屏幕。
線下維修更靠譜,但「一分價錢一分貨」
同樣穩妥起見,我們用一台碎屏的iPhone X和iPhone XS去中關村實體店。也正是這趟行程,讓極果君看到了更多iPhone換屏的內幕。

iPhone X的屏幕從外到內依次包含外屏蓋板、觸摸偏光層、OLED 顯示面板、保護層、3D Touch模組等零部件。

圖片來自REWA網站▲
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的模塊,在維修方被叫做屏幕總成。

某維修店內的iPhone 屏幕總成▲
通常情況下,手機摔壞但觸摸顯示無礙,就說明我們的手機都只是摔壞了最外層的蓋板玻璃。了解了以上基礎知識,您再往下看:極果君手上的iPhone X和iPhone XS,經過檢測都只是外屏這層玻璃碎裂,較為核心且貴的內屏部分幾乎沒有故障。


碎屏的iPhone X 和 iPhone XS▲
在詢問了一圈之後,才終於找到看起來靠譜且能夠單獨更換外屏的店家。

兩部手機的維修過程雖然耗費了兩個半小時,但其實步驟只有四個——拆機檢查、加工分離內外屏、重新壓上一層外屏玻璃、安裝並檢測使用效果。在經驗豐富的維修師傅手裡,拆機過程相當簡單,無需加熱更用不上吸盤。

拆機之後,在面板的金屬區域做好籤字標記,維修人員會將屏幕部分拿到單獨的加工室內。根據工作人員的介紹,iPhone X因為採用了柔性OLED 屏,對分離加工環境要求較高,需要真空無塵,以免壓屏貼合過程中有灰塵進入。

漫長的等待之後,重新換上外屏的iPhone X屏幕部分就「修」好了。經過幾分鐘的安裝和一系列的人臉識別檢測、觸摸檢測、前置攝像檢測等驗機步驟後,整個換屏過程就算完成了。

一個暫時有效的換屏辨別小技巧——看屏幕像素排列:
能生產OLED 面板的廠商主要有三星京東方維信諾等,但他們產出的屏像素排列各不相同,蘋果目前所有OLED 屏手機面板都來自三星,而這種面板,都是Pentile像素排列。

這次iPhone X的換屏維修,總共花費300元不到。和上門維修比起來,雖然過程麻煩了一點,好在透明程度高,在稍做功課保持警惕的前提下,基本不太會出現屏幕零部件被調換的情況。
但更換屏幕之後的第三天,單獨更換外屏的弊端就顯現了——時間還沒過48小時,這部更換外屏的iPhone X,右上角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開膠。

雖然觸摸和Face ID仍然使用良好,但這樣的狀態,恐怕都不敢輕易放進口袋和包里,否則分分鐘屏幕分離。
有機器有師傅,看起來僅僅是內外屏一拆一壓兩個步驟,為什麼會出現不到兩天便開膠的情況呢?業內人員表示,iPhone屏幕材料從外屏材質、貼合溫度,到其中所使用的膠水等固化工藝,都有一套特殊化的標準。(有經驗的老維修師傅們,甚至還可能會靠着這套工藝來識別你手上的機器是否被換屏和拆裝)

即便是解膠劑,iPhone都有「特供」
且不提能否達到蘋果同等級別的製作工藝,光是維修用料成本,就足夠影響換屏品質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能接觸到的能單獨換外屏的維修商本就不多,其中願意用優質膠水和外屏蓋板給客戶換屏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極果君給iPhone X換屏出現開膠後,經過溝通,對方表示可以重新安裝。
7以下問題不大,8以上有玄機
這個部分主要提到的是第三方渠道換屏問題。兩次換屏過程雖然都有些小波折,但和網上那些遇到不良維修商的iPhone用戶比起來,極果君這兩次的遭遇都算是非常「幸運」了。如果你也遇到了iPhone換屏問題,或者類似維修困擾,不妨看看極果君整理的這份總結內容:
首先,iPhone 6、7及其以下產品,即便是第三方屏幕,價格也很低,大平台或者自己買靠譜屏幕到手,一般差得不會很多;
其次,帶原彩的型號iPhone 8及以上手機需要寫碼,雖然iPhone 8屏幕材質和7一樣是LCD,換屏過程中多一個讀碼寫碼操作,維修價格可能會稍多出幾十塊;更換了屏幕的iPhone 8,已經沒有原彩顯示▼


當然了,沒有原彩也不見得是因為屏幕非原廠,也有可能是漏掉了讀碼步驟,有些維修商會在換屏前明確表示,換屏後無法開啟原彩模式;
最後,X及其以上機型,因為採用OLED 屏,又涉及到Face ID、原彩、3D Touch等相關細節應用和技術專利,對屏幕要求很高,因此找第三方更換的代價和風險都很高。目前市面上售賣的屏幕中,即便是成色不錯的仿品,和正品的差異仍然很明顯。

而在維修機構,這類機型主要有多種換屏方案:
a、原廠純原裝屏幕:來源一般是正規售後,也有破損機器拆裝的屏幕(原拆屏),也有一些疑似工廠流出渠道(根據維修從業者說法),缺點是價格高昂,渠道主要在官方;
b、後壓屏:內屏還是蘋果原件,但外屏玻璃是後續壓上去的:很多機構或者維修店鋪會回收客人破損的屏幕(僅外屏破損,觸控仍然完好),回去拆裝後,壓上一層第三方玻璃,這種屏幕上面是沒有支架的(帶屏幕內部識別編碼),因此在為維修客人安裝這種屏幕時,維修人員會事先讀出原手機的屏幕編碼,然後再燒到新的後壓屏上;

分離內外屏的步驟 | 來自REWA▲
c、第三方屏/國產屏/山寨屏:各種零部件等都是來自第三方,其中當然也有大廠小廠,國產大廠和不知名小作坊等區別,成本較低,缺點通常是顯示質量和觸控體驗差;
d、單獨更換外屏,也就是極果君上文提到的iPhone X換屏全過程,內屏仍然是原裝的,無需讀碼,但屏幕支架是二次加工壓上去的,對貼合工藝要求極高,一般小作坊難以做到無塵和高貼合,因此在後續使用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屏幕有灰塵,或者開膠的情況。

壓屏貼合機器 | 來自Google▲
預算不差錢?咱還是官方售後吧
主要是第三方維修一時便宜一時爽,事後蘋果更新系統,就夠你「草木皆兵」的了。
對於我們來說,手機更換頻率其實沒有那麼高,尤其是像iPhone這樣耐用型選手,保護妥當使用3年甚至更久都沒有問題。但在這期間,iPhone難免會出現各種狀況,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聽了就令人腎疼的碎屏問題。

Apple Care+和蘋果售後當然是第一選擇,但一部現在售價5000+的iPhone XS,官方換屏,保外價格標明了2169元,價格門檻真心不低。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沒有拿到蘋果官方授權的第三方維修機構和門店依然遍地開花生生不息。

問題是,盤子做大了,就勢必導致維修機構良莠不齊,黑心維修商一茬接一茬地出現,靠各種外行小白不懂的「技巧」和「門道」,從中漁利。

在華強北,一個小格子間可以容納下6位師傅同時工作▲
不良維修商的存在,不單單砸了蘋果的招牌,更是坑慘了普通用戶。在這種局面下,蘋果在這幾年採取了很多「維護」措施,通過軟硬件手段對手機進行加密是最常見的一種。
2019年8月,蘋果通過iOS 13系統「限制」了一批非官方電池,iPhone XR及以上型號的手機受到影響。在iOS 13系統里,更換了第三方電池的手機,將失去【電量健康】顯示功能;

實測,iPhone X暫時並未受到影響。

比如2019年9月下旬,ifix
你的手機換過屏嗎?
換屏是維修史上的考古題,很多人都不陌生,考考大家。以下5款機器全部沒有貼膜,型號包含6s、7P等,你猜哪兩個是換過屏幕的?(有且僅有兩個,極果君會在評論區公布正確答案)

做完作業,如果有疑問,不妨帶着疑問繼續看下文。
換還是不換?官方還是第三方?這大概是很多iPhone用戶都曾經面臨過的問題,而就在不久前,極果君也收到過私信郵件,小夥伴稱遇到無良商家,自己的新iPhone被換爛了屏幕,投訴無門希望極果君能曝光一波。

抱着謹慎的態度,極果君決定實地體驗一下,看看現在的手機維修市場,到底是什麼情形。
上門維修方便,但小坑不斷
正好我們手頭上有一部待修外屏的iPhone 7,極果君決定先用它來試試水。

這部iPhone 7使用超過2年,只在不久前摔碎了外屏,內屏完好,觸摸使用也較為流暢。

換屏全過程只用了20多分鐘,全程拍攝圍觀,似乎並沒有看到什麼貓膩。

——這是極果君花200+人民幣,更換屏幕後的iPhone 7。

不管是裸眼觀看效果,還是觸屏使用,感受都和換屏前差別不大,甚至3D Touch部分比換屏前還要更為靈敏。(雖然有小夥伴覺得這種靈敏不如原裝有手感)

PS:此次上門換屏,我們找的是一家4個月前被媒體點名調整後的維修機構。
這是一張修改過的服務底單,你看得出「貓膩」在哪嗎?評論區聊聊▼

emmmm,目前來看,極果君這次用iPhone 7的換屏過程似乎還比較順利,而在諮詢了幾位行業人士之後,對方也表示,現在iPhone 7及以下型號的手機,更換屏幕的技術難度並不高,在維修行業里行情透明,利潤不高但訂單量大。正常情況下,正規維修商換下的屏幕,即便是第三方國產貨,顯示素質也不會太差。

溫馨提示:iPhone LCD屏幕通常有多個供應商,即使是同一型號,不同批次間的屏幕也會有差別。只要偏的不是特別明顯,一般來說都是正常的。因此網上所謂用色差來判斷換屏的方法,並不百分百準確。
那問題來了,iPhone 7以上型號的手機呢?極果君仔細對比了線上派單上門維修的第三方平台,發現iPhone X及以上產品的換屏成本都比較高,在回收原裝舊屏的基礎上,大概需要花費400~1000元人民幣。

當然也有價格很低的▲
令人費解的是,不同平台之間,不止標價浮動較大,就連售後維護條件、更換屏幕的品質,都截然不同,比如「官方品質」、「官方材料」、「嚴選品質」……如果是沒有經驗的小白用戶,非常容易蒙圈。

有些品牌則直接標出採用的第三方屏幕來源▲
與此同時,客服和維修人員會用一些非常具有誘騙效果的話術來引導你更換廉價屏幕,同時回收你的原裝舊屏。
實際上,從iPhone 8開始,蘋果就通過軟硬件手段對其屏幕進行加密,導致這些型號的手機在維修更換第三方屏幕時,對材料和技術要求更高。
例如iPhone 8增加了原彩顯示,而iPhone X之後的產品又都用上了OLED 屏。
正因如此,第三方維修商更換這些手機屏幕的難度和成本自然就有所增加,有些第三方機構直接就不提供X及以上機型的上門換屏服務,客服會提示用戶直接到店更換屏幕。
線下維修更靠譜,但「一分價錢一分貨」
同樣穩妥起見,我們用一台碎屏的iPhone X和iPhone XS去中關村實體店。也正是這趟行程,讓極果君看到了更多iPhone換屏的內幕。

iPhone X的屏幕從外到內依次包含外屏蓋板、觸摸偏光層、OLED 顯示面板、保護層、3D Touch模組等零部件。

圖片來自REWA網站▲
這些東西組合在一起的模塊,在維修方被叫做屏幕總成。

某維修店內的iPhone 屏幕總成▲
通常情況下,手機摔壞但觸摸顯示無礙,就說明我們的手機都只是摔壞了最外層的蓋板玻璃。了解了以上基礎知識,您再往下看:極果君手上的iPhone X和iPhone XS,經過檢測都只是外屏這層玻璃碎裂,較為核心且貴的內屏部分幾乎沒有故障。


碎屏的iPhone X 和 iPhone XS▲
在詢問了一圈之後,才終於找到看起來靠譜且能夠單獨更換外屏的店家。

兩部手機的維修過程雖然耗費了兩個半小時,但其實步驟只有四個——拆機檢查、加工分離內外屏、重新壓上一層外屏玻璃、安裝並檢測使用效果。在經驗豐富的維修師傅手裡,拆機過程相當簡單,無需加熱更用不上吸盤。

拆機之後,在面板的金屬區域做好籤字標記,維修人員會將屏幕部分拿到單獨的加工室內。根據工作人員的介紹,iPhone X因為採用了柔性OLED 屏,對分離加工環境要求較高,需要真空無塵,以免壓屏貼合過程中有灰塵進入。

漫長的等待之後,重新換上外屏的iPhone X屏幕部分就「修」好了。經過幾分鐘的安裝和一系列的人臉識別檢測、觸摸檢測、前置攝像檢測等驗機步驟後,整個換屏過程就算完成了。

一個暫時有效的換屏辨別小技巧——看屏幕像素排列:
能生產OLED 面板的廠商主要有三星京東方維信諾等,但他們產出的屏像素排列各不相同,蘋果目前所有OLED 屏手機面板都來自三星,而這種面板,都是Pentile像素排列。

這次iPhone X的換屏維修,總共花費300元不到。和上門維修比起來,雖然過程麻煩了一點,好在透明程度高,在稍做功課保持警惕的前提下,基本不太會出現屏幕零部件被調換的情況。
但更換屏幕之後的第三天,單獨更換外屏的弊端就顯現了——時間還沒過48小時,這部更換外屏的iPhone X,右上角已經出現了非常明顯的開膠。

雖然觸摸和Face ID仍然使用良好,但這樣的狀態,恐怕都不敢輕易放進口袋和包里,否則分分鐘屏幕分離。
有機器有師傅,看起來僅僅是內外屏一拆一壓兩個步驟,為什麼會出現不到兩天便開膠的情況呢?業內人員表示,iPhone屏幕材料從外屏材質、貼合溫度,到其中所使用的膠水等固化工藝,都有一套特殊化的標準。(有經驗的老維修師傅們,甚至還可能會靠着這套工藝來識別你手上的機器是否被換屏和拆裝)

即便是解膠劑,iPhone都有「特供」
且不提能否達到蘋果同等級別的製作工藝,光是維修用料成本,就足夠影響換屏品質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能接觸到的能單獨換外屏的維修商本就不多,其中願意用優質膠水和外屏蓋板給客戶換屏的,就更是少之又少了。
極果君給iPhone X換屏出現開膠後,經過溝通,對方表示可以重新安裝。
7以下問題不大,8以上有玄機
這個部分主要提到的是第三方渠道換屏問題。兩次換屏過程雖然都有些小波折,但和網上那些遇到不良維修商的iPhone用戶比起來,極果君這兩次的遭遇都算是非常「幸運」了。如果你也遇到了iPhone換屏問題,或者類似維修困擾,不妨看看極果君整理的這份總結內容:
首先,iPhone 6、7及其以下產品,即便是第三方屏幕,價格也很低,大平台或者自己買靠譜屏幕到手,一般差得不會很多;
其次,帶原彩的型號iPhone 8及以上手機需要寫碼,雖然iPhone 8屏幕材質和7一樣是LCD,換屏過程中多一個讀碼寫碼操作,維修價格可能會稍多出幾十塊;更換了屏幕的iPhone 8,已經沒有原彩顯示▼


當然了,沒有原彩也不見得是因為屏幕非原廠,也有可能是漏掉了讀碼步驟,有些維修商會在換屏前明確表示,換屏後無法開啟原彩模式;
最後,X及其以上機型,因為採用OLED 屏,又涉及到Face ID、原彩、3D Touch等相關細節應用和技術專利,對屏幕要求很高,因此找第三方更換的代價和風險都很高。目前市面上售賣的屏幕中,即便是成色不錯的仿品,和正品的差異仍然很明顯。

而在維修機構,這類機型主要有多種換屏方案:
a、原廠純原裝屏幕:來源一般是正規售後,也有破損機器拆裝的屏幕(原拆屏),也有一些疑似工廠流出渠道(根據維修從業者說法),缺點是價格高昂,渠道主要在官方;
b、後壓屏:內屏還是蘋果原件,但外屏玻璃是後續壓上去的:很多機構或者維修店鋪會回收客人破損的屏幕(僅外屏破損,觸控仍然完好),回去拆裝後,壓上一層第三方玻璃,這種屏幕上面是沒有支架的(帶屏幕內部識別編碼),因此在為維修客人安裝這種屏幕時,維修人員會事先讀出原手機的屏幕編碼,然後再燒到新的後壓屏上;

分離內外屏的步驟 | 來自REWA▲
c、第三方屏/國產屏/山寨屏:各種零部件等都是來自第三方,其中當然也有大廠小廠,國產大廠和不知名小作坊等區別,成本較低,缺點通常是顯示質量和觸控體驗差;
d、單獨更換外屏,也就是極果君上文提到的iPhone X換屏全過程,內屏仍然是原裝的,無需讀碼,但屏幕支架是二次加工壓上去的,對貼合工藝要求極高,一般小作坊難以做到無塵和高貼合,因此在後續使用過程中比較容易出現屏幕有灰塵,或者開膠的情況。

壓屏貼合機器 | 來自Google▲
預算不差錢?咱還是官方售後吧
主要是第三方維修一時便宜一時爽,事後蘋果更新系統,就夠你「草木皆兵」的了。
對於我們來說,手機更換頻率其實沒有那麼高,尤其是像iPhone這樣耐用型選手,保護妥當使用3年甚至更久都沒有問題。但在這期間,iPhone難免會出現各種狀況,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聽了就令人腎疼的碎屏問題。

Apple Care+和蘋果售後當然是第一選擇,但一部現在售價5000+的iPhone XS,官方換屏,保外價格標明了2169元,價格門檻真心不低。這大概也是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沒有拿到蘋果官方授權的第三方維修機構和門店依然遍地開花生生不息。

問題是,盤子做大了,就勢必導致維修機構良莠不齊,黑心維修商一茬接一茬地出現,靠各種外行小白不懂的「技巧」和「門道」,從中漁利。

在華強北,一個小格子間可以容納下6位師傅同時工作▲
不良維修商的存在,不單單砸了蘋果的招牌,更是坑慘了普通用戶。在這種局面下,蘋果在這幾年採取了很多「維護」措施,通過軟硬件手段對手機進行加密是最常見的一種。
2019年8月,蘋果通過iOS 13系統「限制」了一批非官方電池,iPhone XR及以上型號的手機受到影響。在iOS 13系統里,更換了第三方電池的手機,將失去【電量健康】顯示功能;

實測,iPhone X暫時並未受到影響。

比如2019年9月下旬,ifixit網站又曝光iOS 13會對更換了第三方屏幕的iPhone 11及以上產品進行系統報警。


當然了,這些舉措里,說封殺其實也談不上。因為不管是第三方電池還是第三方換屏,蘋果都只是通過系統變化來提示用戶,「你用的這個機器可能在屏幕和電池區域做過更換」。而最先受到影響的恐怕還是二手iPhone銷售,其次才是手機維修。

「萬能的華強北」
但問題是,在iPhone 11之前,蘋果歷史上也有通過彈窗警告等手段限制iPhone更換第三方屏幕的經歷。從技術的角度來講,「封殺」也是能做到的。只不過今天的我們不知道,那些換了第三方屏幕的iPhone,什麼時候會再中招。
it網站又曝光iOS 13會對更換了第三方屏幕的iPhone 11及以上產品進行系統報警。


當然了,這些舉措里,說封殺其實也談不上。因為不管是第三方電池還是第三方換屏,蘋果都只是通過系統變化來提示用戶,「你用的這個機器可能在屏幕和電池區域做過更換」。而最先受到影響的恐怕還是二手iPhone銷售,其次才是手機維修。

「萬能的華強北」
但問題是,在iPhone 11之前,蘋果歷史上也有通過彈窗警告等手段限制iPhone更換第三方屏幕的經歷。從技術的角度來講,「封殺」也是能做到的。只不過今天的我們不知道,那些換了第三方屏幕的iPhone,什麼時候會再中招。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076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