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RFID的物聯網主要包括5個基本組成部分,分別為電子產品編碼(EPC碼)、識別系統(RFID)、中間件(IOT-Middleware)、物聯網名稱解析服務(IOT-NS)、物聯網信息發佈服務(IOT-IS)。物聯網RFID的5個基本組成部分說明如下:
1.全球物品編碼
射頻識別採用EPC碼標識物品,EPC碼的容量非常大,全球每個物品都可以通過EPC (Electronic Product Code)碼進行識別,全球每個製造商也可以給每個商品分類編號。EPC碼被認為將取代條碼編碼,對未來零售業產生深遠影響,並應用於商業、倉儲、郵電、交通、工業生產、物流控制和安全保衛等多個領域,用以實現全球範圍內的物品跟蹤與信息共享。

2.電子標籤與讀寫器構成的識別系統
電子標籤與讀寫器構成的識別系統是實現EPC碼自動採集的功能模塊,這個功能模塊由電子標籤和讀寫器構成。電子標籤是EPC碼的物理載體,附着在可跟蹤的物品上,可全球流通,並可對其進行識別和讀寫。讀寫器與物聯網相連,是讀取電子標籤中EPC碼並將EPC碼輸入物聯網的設備。
EPC系統電子標籤與讀寫器之間利用無線方式進行信息交換,具有非接觸識別的特點,可以識別快速移動的物品,並可以同時識別多個物品。EPC射頻識別系統為物品數據採集排除了人工干預,實現了完全自動化,是物聯網的重要環節。

3.中間件
RFID中間件(Middleware)處於讀寫器與後台網絡的中間,扮演RFID硬件和應用程序之間的中介角色,提供RFID硬件和應用之間的通用服務。中間件的結構如圖2-23所示。這些服務具有標準的程序接口和協議,能實現網絡與RFID讀寫器的無縫連接。中間件可以稱為RFID運作的中樞,它解決了應用系統與硬件接口連接的問題,即使RFID標籤數據增加、數據庫軟件由其他軟件取代、讀寫器種類增加時,應用端不需要修改也能處理數據。中間件解決了多對多連接的各種複雜問題,可以實現數據的正確讀取,並有效地將數據傳送到後端網絡,是RFID應用的一項重要技術。

圖2-23 中間件的結構
4.物聯網名稱解析服務和信息發佈服務
物聯網名稱解析服務(Internet of Things Name Service,IOT-NS)和信息發佈服務(Internet of Things In form ation Service,IOT-IS)是物聯網的兩個組成部分,主要用於完成信息的傳輸和管理功能。其中,IOT-NS的作用,類似於Internet中的域名解析服務DNS,負責將電子標籤的ID號解析成對應的網絡資源地址,IOT-IS負責對物聯網中的信息進行處理和發佈。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04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