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麼多大的電視機最適合呢,我們把這個問題退回到40年前,那時候的普通人家放電視的房間大概有現在的客廳的一半大左右(雖然絕大多數都買不起電視),而電視機的尺寸是9寸,也有12寸的巨屏,但那不是主流。30年前,那個時候的客廳有現在房子客廳了三分之二大,電視機的尺寸是18寸,也有21寸的巨屏,20年前,當時的客廳也比現在小,但是也小不了多少了,電視機的尺寸是29寸,也有34寸的巨屏,10年前,房子大小和現在差不多,電視機基本是42寸,也有65寸的巨屏,但是那個至少得50000+,到了今年,我哥家搬新家,90㎡的二套一,客廳也就那樣,我送了一台75寸的電視機給他,他說電視機太大了,其實他是感謝的意思,我在他家看了一部電影之後,回到自己家裡再看到我那秀珍的55寸,簡直就一點興趣也沒有了。

最佳觀看距離其實一直在變
我預計,現在65寸的主流尺寸會在一年之內就會被75寸的電視機替代,不是因為一年後大家覺得75寸更適合,而是一年之後,75寸的價格會進入3000以內,價格會成為主流!大家都想花3000買個電視,有65寸的,有75寸的,傻子才買65的。而85寸的電視也會在一年之後進入到5000這個範圍,100寸的也會進入到實用範圍。
所以,家庭電視機多大合適,根本就不取決於尺寸,而是取決於價格,你要是有能力把全世界的電視機價格都漲價100倍,那麼就會有大量的專家給你詳細分析,結果就是21寸是最適合的尺寸!因為21寸3000元,75寸3000萬,我也覺得21寸最適合,我也會說,還是21寸大小最合適,75寸的明顯太大了,太傷眼睛了,看起不舒服。
關於多大的尺寸才能達到保護視力的效果,這裡我要說明一下,關於電視機和保護視力關係,最大的關係就是看電視的時間了,其次才是觀看距離,屏幕亮度,屏幕材質等等,最後才是那些具有心理安慰的各種護眼技術。
還有一個很嚴肅的問題,那就是畫質重要還是尺寸重要呢?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普通家庭的電視機預算都是有限的,假如,預算是4000元,那麼是買一個畫質高,材質好,功能全的55寸的還是買一個75寸的沒那麼好的呢?這就要看電視機在你客廳中的地位了,我們用紅米新發佈的70寸和之前榮耀發佈的55寸智慧屏來比較一下,兩款都是3799元,紅米到手價是3399元。來看下他們之間的參數對比。

從參數上來說,智慧屏完勝
可以看到,榮耀智慧屏在參數規格上是全面勝出的,但是紅米的尺寸上也有巨大優勢,70寸比55寸大了60%,假設榮耀智慧屏做到70寸,會是一個什麼價格呢?5799還是6799?甚至會是9999嗎?
榮耀強調,智慧屏是家庭的數字中心,所有智能設備都可以接入這個中心,我反而覺得,在家庭中,觸控中心應該是手機,音控中心應該是音箱,比如小愛音箱,天貓精靈之類的,手機是幾乎不離身,隨時都開機的,要控制一個設備,用手機是最方便的,舉個例子,我要打開某個燈,或者打開窗帘,我總不能先打開電視機,再通過電視機來控制吧,再說語音控制中心,電視機是放在固定位置的,而音箱可以隨時換地方,音箱可以24小時待機,要讓電視機24小時待機很困難,為了用語音控制一個小事情,還要先打開電視機?還有一點,語音控制也可以完全集成在手機中,所以,作為榮耀智慧屏中的核心—-控制中心這點是值得商榷的。

手機才是核心,而不應該是電視
如果你是愛看電視的老年人或者愛追劇的年輕人,總之,每天看電視的時間很長,或者電視就是用來看大片的,那麼高畫質必然是剛需,真4k,真HDR,這些都必須要考慮,一般就是看看電視直播的話,這些功能還真的是可有可無了。

70寸比55寸大了65%
如果你和我一樣,喜歡開着電視然後躺在沙發上玩手機,時不時的瞄一眼電視,或者放着輕鬆的綜藝,手機鬥地主一張牌也不耽誤,那麼尺寸就比畫質來得實惠得多,最後,還有一點非常重要,就是現在高高在上的集成各種高端技術的高端電視機,隨着時間的推移,也許只需要5年或者3年,這些「先進」技術就會成為未來低端機都不會說的標配,電視機的壽命一般都比較長,更新換代平均超過10年,現在先進技術的55寸和不怎麼先進的70寸,10年過後都是落後技術的電視機,但是70寸在尺寸上還落後得不多!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02530.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