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換機MAC地址表有幾列
交換機MAC地址表通常由兩列組成,一列為MAC地址,另一列為MAC地址對應的端口號。
二、交換機看不了MAC地址表
交換機本身並不具備查看MAC地址表的能力,它只是通過學習和轉發的方式來維護MAC地址表。無法直接查看MAC地址表的原因是,交換機對於網絡的分層思想,只負責第二層二三層數據轉發。交換機在數據轉發的過程中,根據源MAC地址和目標MAC地址來學習和維護MAC地址表。
三、交換機MAC地址表的結構是什麼
交換機MAC地址表是一個向量表,由兩個部分組成——MAC地址列與端口列。MAC地址列存儲了與交換機通信過的所有設備的MAC地址,而端口列則對應着這些MAC地址在交換機的不同端口上的位置。
四、交換機MAC地址表圖片
五、交換機MAC地址表工作原理
當一個設備發送數據到交換機時,交換機首先會讀取數據包的源MAC地址,並在MAC地址表中查找該地址所對應的端口。如果MAC地址表中已經有記錄,則交換機將數據包直接轉發到該端口,而不是廣播到所有的端口。
如果MAC地址表中沒有這個地址的記錄,則交換機會將數據包廣播到所有的端口,並將這個源MAC地址與廣播的端口綁定。當交換機從其他端口接收到來自這個MAC地址的數據包時,交換機就會記錄下這個MAC地址和它所在端口的對應關係。
六、交換機MAC地址表是如何形成的
交換機MAC地址表的形成是通過學習的方式實現的。當交換機接收到一個數據包時,它會讀取該數據包的源MAC地址,並查找MAC地址表。如果MAC地址表中不存在該地址,則交換機會將該數據包廣播到所有的端口,並在MAC地址表中添加一個新紀錄。
如果MAC地址表中已經有該地址的記錄,則交換機直接將該數據包轉發到相應的端口,並更新該記錄的時間戳。如果一個MAC地址長時間沒有通信,則交換機會將該記錄標記為過期,並在需要新的記錄時用來覆蓋舊的記錄。這樣,交換機可以保證MAC地址表的及時更新,以確保高效的數據轉發。
七、交換機MAC地址表的生成的原理
//以下為生成MAC地址表示例代碼 //定義一個結構體,存儲MAC地址與端口的對應關係 struct MacTableEntry { uint8_t mac[6]; uint16_t port; uint64_t updateTime; }; //初始化MAC地址表 std::vector macTable; //發送數據包到交換機 void SendDataPkt(struct PktData *pkt) { bool bFound = false; for (int i = 0; i MacSrc, 6) == 0) { bFound = true; macTable[i].updateTime = GetSysTimeMs(); if (pkt->L2Proto == ETH_P_ARP) { //ARP請求廣播到所有端口 BroadCastPkt(pkt); } else { //直接轉發到目標MAC地址所在的端口 SendPkt(pkt, macTable[i].port); } break; } } if (!bFound) { //如果MAC地址表中沒有該MAC地址,則廣播到所有端口 BroadCastPkt(pkt); //添加新的MAC地址記錄 MacTableEntry entry; memcpy(entry.mac, pkt->MacSrc, 6); entry.port = pkt->inPort; entry.updateTime = GetSysTimeMs(); macTable.push_back(entry); } }
八、交換機MAC地址表建立過程
交換機MAC地址表的建立過程主要是通過學習和轉發的方式實現的。當交換機接收到一個數據包時,它會讀取該數據包的源MAC地址,並查找MAC地址表。如果MAC地址表中不存在該地址,則交換機會將該數據包廣播到所有的端口,並在MAC地址表中添加一個新紀錄。
如果MAC地址表中已經有該地址的記錄,則交換機直接將該數據包轉發到相應的端口,並更新該記錄的時間戳。如果一個MAC地址長時間沒有通信,則交換機會將該記錄標記為過期,並在需要新的記錄時用來覆蓋舊的記錄。這樣,交換機可以保證MAC地址表的及時更新,以確保高效的數據轉發。
九、交換機MAC地址表滿了會怎樣
當交換機MAC地址表滿了之後,交換機會刪除最早學習到的MAC地址記錄,以騰出空間來繼續添加新的記錄。這種方式通常被稱為「老化」機制。由於交換機具有內存限制,所以必須實現MAC地址表的老化機制,以防止內存溢出。
在實際應用中,為了提高MAC地址表的容量,可以通過增加交換機的存儲空間或者採用更高效的老化算法來解決MAC地址表滿備的問題。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008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