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地震烈度,廣東湛江屬於地震帶嗎

本文目錄一覽:

湛江最大地震是什麼時候

從下面可以看出,最大的應該是1995年元旦前後發生在北部灣的6.1和6.2級地震

(一)歷史地震

1949年以前發生的地震稱為歷史地震。據記載,湛江市對歷史地震的記錄始於1356年,從1356~1949年約600年間,湛江市境內共發生過有感地震64次,其中5.0級地震2次,4~4.7級地震8次,3~3.5級地震54次。

(1)廉江縣歷史上共發生過有感地震32次,最大5.0級,破壞烈度6度,次數佔全市有感地震總數的50%,強度居全市之首。

(2)吳川縣歷史上共發生過地震13次,其中4.0級1次,3.0~3.5級的12次。頻度、強度僅次於廉江縣。

(3)海康縣歷史上共發生過地震11次。其中4.0級地震1次,3.0~3.5級10次。

(4)徐聞縣歷史上共發生過3次地震,最大的為4.0級。

(5)遂溪縣歷史上發生過2次地震,屬3.5級左右的有感地震。

(6)本市區歷史上共發生地震3次,其中4.0級以上的2次(一次發生於1921年9月10日,另1次發生於1935年),3.0級地震1次。

(二)現代地震

1949年後採用測震儀器記錄到的地震稱為現代地震。其中1950年至1970年湛江市還未建立地震台,地震資料缺乏系統性和準確性,據記載,這20年間本市未發生過有感地震。1971~1990年期間,在本市境內發生地震共137次,平均每年10次,其中有感地震6次。包括:徐聞曲界地震(1975年12月21日,3.0級);廉江安鋪地震(1976年8月4日6時左右,3.4級,震中烈度5度。);廉江吉水地震(1977年11月19日20:40,2.8級);流沙灣地震(1982年7月31日1:06,2.6級);徐聞東南海域地震(1985年3月20日15:07,3.2級);北部灣海域地震(1988年11月10日9:00在廣西東興附近北部灣海域40公里處發生5.1級地震、1995年元旦前後發生在北部灣的6.1和6.2級地震、 2008年1月31日我市雷州灣近海發生3.0級地震。全市5縣4區均有震感)。

地震烈度分為幾個等級

地震烈度分為12個等級。

地震烈度是衡量地震破壞程度的一把「尺子」。我國地震烈度分為十二個等級,通常用「度」來表示,度數越大,破壞程度越大。在一次地震中,距震中越近,破壞程度越大,烈度值越高。烈度與我們常說的震級不同,震級是表示地震釋放能量大小的物理量,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但可以有多個烈度。

中國地震烈度分為12度。1度(無感):僅儀器能記錄到。2度(微有感):個別敏感的人在完全靜止中有感。3度(少有感):室內少數人在靜止中有感,懸掛物輕微擺動。4度(多有感):室內大多數人,室外少數人有感,懸掛物擺動,不穩器皿作響。

5度(驚醒):室外大多數人有感,家畜不寧,門窗作響,牆壁表面出現裂紋。6度(驚慌):人站立不穩,家畜外逃,器皿翻落,簡陋棚舍損壞,陡坎滑坡。

6度:室內群眾驚慌失措,紛紛跑出,樹木搖動,架上物品掉落,老朽和劣質房屋損壞,個別屋頂掉瓦或牆體微裂。

7度:人驚逃,房屋普遍掉土,壁面裂,房屋局部破壞,不牢固的房屋傾倒。

8度:人走路困難,磚砌房屋裂縫,煙囪倒,一般建築物嚴重破壞,有地裂縫出現。

9度:人坐立不穩,地表有地裂,噴水冒砂,水管折裂,建築物多倒塌,路基裂縫,鐵軌局部彎曲,山區出現流土、滾石和崩滑。

10度:人有拋起之感,地表地裂成渠,甚至有基岩裂縫,山崩滑坡,橋樑水壩損壞,鐵軌輕彎。

11度:大量人畜死亡,很少建築物保存,鐵軌扭曲,地下管道破壞,水災泛濫。

12度:建築物毀滅性破壞,地面起伏如波浪,大規模變形,山河改觀。

有誰知道廣東省哪些地方是地震帶?

廣東省,廣州—陽江地震帶。

廣州—陽江地震帶。北起佛岡、清遠,南至陽江、吳川,由一系列大致平行的北東向斷裂組成,本帶地震發生在廣州、佛山、高鶴、陽江等地,最大為6.4級。

其屬於東南沿海地震帶地理上主要包括福建、廣東兩省及江西、廣西鄰近的一小部分。這條地震帶受與海岸線大致平行的新華夏系北東向活動斷裂控制,另外,一些北西向活動斷裂在形成發震條件中也起一定作用。

擴展資料:

原因:

20世紀伊始,科學家們開始深入研究地震波,從而為地震科學及至整個地球科學掀開了新的一頁。相繼提出比較有影響的假說有三:

1、1911年理德提出地球內部不斷積累的應變能超過岩石強度時產生斷層,斷層形成後,岩石彈性回跳,恢復原來狀態,於是把積累的能量突然釋放出來,引起地震,這是所謂「彈性回跳說」;

2、1955年日本的松澤武雄提出地下岩石導熱不均,部分溶融體積膨脹,擠壓圍岩,導致圍岩破例產生地震,這是所謂「岩漿衝擊說」;

3、美國學者布里奇曼提出地下物質在一定臨界溫度和壓力下,從一種結晶狀態轉化為另一種結晶狀態,體積突然變化而發生地震的「相變說」 。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東南沿海地震帶

廣東省湛江市會有打過五級的地震嗎?

會的。

湛江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的西端,雷州半島是雷瓊地震帶的一部分,所以湛江地處雷瓊地震帶上。

瓊雷地震帶。位於雷州半島和海南島北部的雷瓊斷陷內。1605年到1976年,共記錄到4次破壞性地震,最大震級為7.5級。

湛江地處我國東南沿海地震帶西段(雷州半島與海南島又稱雷瓊地震帶)。歷史和現在,有感地震和中強地震都較為活躍。1995年元旦前後的10天時間內,距雷州半島西岸僅40公里的北部灣近海連發6.1級和6.2級強震,造成1人死亡,327人受傷,經濟損失200多萬元。廉江、吳川與化州交界處,歷史上都發生過5.0級左右地震。在我市的周邊,海南瓊山1605年發生7.5級地震,廣西靈山1936年發生6.7級地震,陽江市1969年發生6.4級地震。可見,我市及其附近,發生地震的地質構造背景長期存在。二是我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人口等的地位和作用。由於上述兩個原因,粵桂瓊交界地區被國務院確定為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

根據國家標準《建築抗震規範》(GB1-2001)A.0.17第二款,湛江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設計基本加速度值為0.15g,設計地震分組為第一組,設計特徵周期為0.25~0.45s。

廣東湛江處於地震帶嗎

本來我以為是不屬於的,後來才發現。。。是。

湛江地震台網正式投入使用

本報訊 日前,廣東省第一個地方數字遙測地震台網——

—湛江台網,順利通過專家組的檢查驗收,正式投入使用。

湛江地處東南地震帶西端,雷州半島是雷瓊地震帶的一

部分,歷史上和近年均發生過破壞性地震,故此,1996年湛

江便被列為全國21個地震重點監視防禦區之一;湛江市數字

遙測地震台網,也被列為廣東省防震減災「九五」計劃的項

目。該項目由湛江市政府和廣東省地震局共同投資興建,歷

時3年,總投資185萬元。

湛江台網由湛江、雷州、廉江、遂溪、吳川等5個無人值

守地震台和位於湛江赤坎的台網數據接收處理中心組成,采

用先進的數字地震採集、無線數據傳輸和計算機地震數據分

析處理技術,可以準確測定湛江地區1.5級以上的地震,准

確記錄湛江地區所有破壞性有感地震。自去年4月投入試運行

以來,當湛江市及鄰近地區發生有感地震、破壞性地震時,

台網可在5—15分鐘內作出準確的速報,並提供地震活動的時

空分佈情況。

(陳祥勝陳建名李厚陽)

《華南新聞》 (2000年01月12日第3版)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00574.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小藍的頭像小藍
上一篇 2024-12-29 12:51
下一篇 2024-12-29 12:5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