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麼是類(Class)
在Python中,類是一種面向對象的編程方式。一個類是一個模板,用於創建具有相同屬性和方法的對象。類定義了對象的屬性和方法,並且對象是類的實例。通過類可以創建多個對象,每個對象都有相同的屬性和方法。
在Python中,類的定義使用關鍵字class,類名通常首字母大寫,屬性和方法都定義在類內。
class Person:
name = ""
age = 0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print_info(self):
print("Name:", self.name)
print("Age:", self.age)
以上代碼定義了一個Person類,該類有一個初始化方法`__init__`,在創建對象時自動調用該方法並傳入參數name和age。另外還有一個print_info方法用於打印對象的屬性值。
二、類的繼承
繼承是面向對象編程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它允許一個類繼承另一個類的屬性和方法。在Python中,使用關鍵字`class`來定義一個子類,同時在類名後加上父類的名稱即可。
class Student(Person):
grade = ""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grade):
super().__init__(name, age)
self.grade = grade
def print_student_info(self):
self.print_info()
print("Grade:", self.grade)
以上代碼定義了一個Student類,它繼承了Person類的屬性和方法,並額外增加了一個grade屬性和一個print_student_info方法。
三、類的多態
多態是面向對象編程中的另一個重要概念,它允許不同的子類對象以不同的方式響應相同的方法調用。這使得程序在運行時可以動態地使用對象。
def print_info(obj):
obj.print_info()
person = Person("Tom", 20)
student = Student("Bob", 18, "grade 1")
print_info(person)
print_info(student)
以上代碼定義了一個`print_info`函數,它接受一個參數obj,調用該對象的`print_info`方法。然後分別創建了一個Person對象和一個Student對象,並將它們作為參數傳遞給`print_info`函數。
由於Person和Student都實現了`print_info`方法,所以它們都可以作為參數傳遞給`print_info`函數。這就實現了多態性。
四、類的封裝
封裝是面向對象編程中的一個概念,它將數據和代碼封裝到一個對象中。對象通過公共接口提供對數據進行操作的方法,但實現細節被隱藏在對象內部。
class Person:
__name = ""
__age = 0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__name = name
self.__age = age
def get_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def get_age(self):
return self.__age
def print_info(self):
print("Name:", self.__name)
print("Age:", self.__age)
以上代碼將`name`和`age`屬性私有化,通過公共接口`get_name`和`get_age`提供獲取屬性值的方法,而屬性值的修改只能通過類內部方法實現。
通過封裝可以有效地保護數據,同時提供公共接口使得對象可以被更好地使用。
五、類的屬性訪問控制
在Python中,可以通過property裝飾器實現屬性的訪問控制。
class Person:
__name = ""
__age = 0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__name = name
self.__age = age
@property
def name(self):
return self.__name
@name.setter
def name(self, name):
self.__name = name
@property
def age(self):
return self.__age
@age.setter
def age(self, age):
if age >= 0:
self.__age = age
def print_info(self):
print("Name:", self.__name)
print("Age:", self.__age)
以上代碼使用@property裝飾器將name和age屬性變成了只讀屬性,同時使用@property.setter裝飾器將name和age屬性的寫入操作重定向到另一個方法中。這就允許我們在屬性賦值時進行額外的檢查或者修改操作。
六、類的特殊方法
在Python中,還有許多特殊方法可以用於自定義對象的行為。以下列舉了幾個常用的特殊方法。
class Person:
name = ""
age = 0
def __init__(self, name, age):
self.name = name
self.age = ag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Name: " + self.name + ", Age: " + str(self.age)
def __eq__(self, other):
return self.name == other.name and self.age == other.age
def __add__(self, other):
return Person(self.name + other.name, self.age + other.age)
以上代碼實現了幾個特殊方法:
- __str__:用於在對象被轉換為字符串時返回該字符串。在print函數中被調用。
- __eq__:用於在對象之間進行相等比較時被調用。
- __add__:用於在對象之間進行加法運算時被調用。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300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