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說數碼產品買新不買舊,新鮮發佈的小米盒子4,難道連兩年前的小米盒子3增強版都干不過?
歡迎來到「Kim工房」,今天要評測小米盒子4,並邀請其同門師兄小米盒子3增強版前來踢館,講真,到底誰踢誰的館……
本文概況:
一、飯盒歷代記
二、輕開箱
三、功能對比
四、性能對比
尾巴
全文3000字,圖片37張。
一、飯盒歷代記
早在2012年底,小米就對標Apple TV推出第一代小米盒子,至今已完成四個世代的更迭,累計推出十幾款飯盒產品。儘管小米盒子的產品規劃借鑒自小米手機系列,不過老實說,小米盒子與小米電視的產品線同樣混亂,消費者很難從型號上直觀辨識產品檔次的高低。

飯盒初期只有一條產品線,即「小米盒子x」,定位300元檔次,當年還要搶購(你懂的)。後來又推出更高端的「小米盒子x增強版」系列,定位400元檔次,這個命名非常累贅,其實完全可以簡化成「小米盒子x Pro」。2015年小米推出更低端的小米盒子mini版(昵稱小米小盒子),這款短命的產品很快轉型為「小米盒子xc」系列,定位200元檔次。
從2016年開始,飯盒就在400元以內布局三條產品線,涵蓋高中低端。在電視盒子領域,如此狹小的價位區間布局多條產品線,還保持兩年一個世代的更迭,確實有點匪夷所思。更詭異的是,當前在售的高端飯盒,小米盒子3增強版,居然還是2016年3月發佈的廉頗級產品。
於是乎,這場跨世代的飯盒之爭,就此拉開帷幕,小米盒子3增強版對決小米盒子4,兩者核心規格不是互有勝負么?

然而並不是。飯盒3增強版在處理器和WiFi性能上遠超飯盒4,這兩點直接決定盒子的基本性能以及產品壽命。至於剩下的幾點微不足道,安卓版本無傷大雅,HDR需要電視機與資源的支持且短期內不會普及(在乎畫質的發燒友,誰會玩你400元的安卓盒子……),3.5mm音頻輸出可用藍牙或電視的音頻輸出來代替。
二、輕開箱
▼小米盒子4的外包裝設計沒毛病,4K HDR與語音控制的亮點也算醒目,就是盒子捏起來不夠結實。

▼等費勁的拆開外包裝才發現,內外紙盒的材質都在為性價比代言,這種包裝盒很難勾起收藏的慾望。

▼翻開隔層後,一堆配件緊湊的躺在盒底,一旦你把配件拆開,再想整齊的放回去,基本上很難。

▼拍攝全家福的時候才發現,飯盒4真的很輕薄,僅重145g,厚度16mm,貼到電視背面應該不錯。

▼充電器為5.2V/1.9A的直流輸出,請問堅持不用USB接口供電的理由是什麼?現在誰家電視旁邊沒個USB插線板……

▼下面有請小米盒子3增強版登場,兩者恰好都是白色,最大的區別就是飯盒4明顯薄一些。

▼兩款遙控器布局基本一致,飯盒3增強版是將Home鍵與語音鍵二合一,飯盒4則將語音鍵獨立出來,從而突出其語音控制功能。事實上,兩種布局對語音操作並沒有區別,不過是習慣問題。需要吐槽的是,飯盒4的導航鍵(方向鍵)觸感不夠明顯,有誤觸的情況。

▼由於飯盒3增強版內置智能調速風扇,因此比飯盒4厚9mm左右,這個風扇只在處理器高負荷時才會扯呼(噪音三米之外可忽略),日常看影視資源基本不工作。

▼在擺放方式上,飯盒4更靈活一些,畢竟不需要考慮散熱槽遮擋問題。

▼飯盒3增強版是100mm×100mm,飯盒4是95mm×95mm,尺寸區別沒有厚度差異那麼大。

▼接口方面,飯盒4隻有一個USB口,外接USB網卡或鍵盤鼠標的話,不如飯盒3增強版那麼方便。值得注意的是,飯盒4的HDMI/USB接口與機身方向一致,而飯盒3增強版的HDMI/USB接口與機身方向相反。

三、功能對比
首先將兩台盒子的系統都OTA至最新版本,滿屏PatchWall配方,味道基本一樣樣。
- 飯盒3增強版:V1.5.93(Android 5.1)
- 飯盒4:V1.5.93(android 6.0.1)

新舊兩台盒子的系統與軟件版本居然完全同步,足見小米對飯盒3增強版的重視,畢竟它仍是飯盒家族的帶頭大哥。

但是從設置菜單來看,兩款盒子的功能還是有細微差別。儘管兩者ROM空間都是8GB,但飯盒3增強版支持將應用安裝到外置U盤,搭配雙USB口,相當於ROM空間可擴展!

賬號與安全菜單里,飯盒3增強版支持廣場模式,此時將禁用投屏與遠程控制,相當於防誤操作模式,所以更方便跳廣場舞?

米聯安全設置菜單里,飯盒3增強版支持網絡喚醒,需要搭配小米路由器的WOL插件使用,聊勝於無。

關於菜單里,飯盒3增強版可顯示在線視頻軟件的版本號,而飯盒4可顯示盒子使用時長。

另外,使用內置的電視管家來查看設備信息,兩款盒子也是天壤之別,飯盒3增強版開誠布公,而飯盒4則諱莫如深,這完全不像小米的畫風……

簡而言之,兩款盒子的系統基本同步,UI完全相同,但飯盒3增強版硬件規格更高,所以能提供更豐富的輔助功能。
四、性能對比
關於兩款盒子的性能,相信雷總也沒底氣再喊「不服跑個分」,索性我們先來看看它倆的硬件規格差異,檢測工具為AIDA64安卓版V1.53。
1、小米盒子3增強版-硬件規格
AIDA的處理器信息有誤,實際應該是聯發科MT8693,當然六核不是重點,關鍵有兩顆Cortex-A72核心,這規格即使放在2018年仍是旗艦級(不信跑個分)。

GPU規格並不低,OpenGL ES支持到3.1,難怪它以遊戲盒子自居,畢竟流不流暢另當別論,起碼大部分遊戲是能跑起來的。

WiFi規格也是飯盒3增強版的優勢,支持2.4G與5G雙頻,關鍵有2×2 MIMO,即使在2.4G頻段空口理論帶寬也能跑到300Mbps,足夠應付日漸普及的百兆寬帶。

聯發科處理器自帶豐富的溫度傳感器,可以指導內置風扇智能調速。

2、小米盒子4-硬件規格
儘管小米努力隱藏飯盒4的處理器信息,最終還是被AIDA給扒出來,晶晨S905L的規格放在2018年真的很稀鬆平常。

看看GPU就知道有多稀鬆,OpenGL ES才支持到2.0,玩遊戲是別指望,安心看影視資源吧……

更難看的是WiFi規格,僅支持2.4G頻段沒問題,好歹你給個雙空間流也行啊,現在就只有單流理論帶寬150Mbps,算上干擾和損耗,怕是百兆寬帶都跑不滿。

低端處理器的特點,就是連傳感器都要省……

3、不服跑個分?
測試軟件:安兔兔評測Android,V7.1.8
總分慘不忍睹……
- 飯盒3增強版-總分:81936分
- 飯盒4-總分:25092分


從單項成績來看,CPU與GPU跑分依然不忍直視。
- 飯盒3增強版-CPU:43999分
- 飯盒4-CPU:10422分
- 飯盒3增強版-GPU:8641分(第三個測試場景不支持)
- 飯盒4-GPU:0分(三個測試場景均不支持)


來到用戶體驗跑分,差距總算縮小到兩倍多,考慮到兩款盒子的售價差異,說好的性價比呢?
- 飯盒3增強版-UX:24876分
- 飯盒4-UX:10696分


最後的存儲性能跑分,飯盒4總算挽回一絲顏面,在ROM小分上扳回一城。
- 飯盒3增強版-MEM:4420分(RAM強,ROM弱)
- 飯盒4-MEM:3974分(RAM弱,ROM強)


將上述跑分量化到表格,本章節就不需要再解釋更多啦……

尾巴
回到開篇的問題:新鮮發佈的小米盒子4,難道連兩年前的小米盒子3增強版都干不過?
咳咳,別說飯盒3增強版啦,就算是2016年發佈的同檔次機型飯盒3s,都能把飯盒4過肩摔。毫不客氣的說,第四代飯盒(僅指小米盒子4與小米盒子4c)完全是為刷存在感而生,與發燒或性價比沒有一絲關聯。
如果你打算入手小米盒子,請毫不猶豫直奔小米盒子3增強版,它的溢價物超所值;如果你非要HDR功能,可以考慮小米盒子3s;如果你還想要藍牙語音遙控器,那麼小米盒子4的大坑等着你,我仁至義盡。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99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