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行業無人化漸成趨勢。「網紅」湖南米粉店人人湘是第一個吃螃蟹的餐廳,早在2016年4月,它就在北京朝陽區霄雲路開了國內第一家無人餐廳。
到2017年,無人餐廳起風了。當年初,E頓飯無人餐廳在深圳大沖開業;9月,肯德基KPRO餐廳聯合支付寶上線「刷臉支付」;10月,螞蟻金服未來智能餐廳開張;11月,炸雞連鎖店德克士首家「無人餐廳」在上海開業;12月,麥當勞1600家餐廳完成「未來2.0「升級。
2018年,阿里和京東成為無人餐廳市場的頂尖玩家。1月,口碑網與五芳齋合作,在杭州文三路華星時代廣場開業;2月,盒馬在上海嘉定開出無人餐廳;5月,京東發佈無人餐廳計劃;6月,口碑與連鎖麵包坊品牌味多美在北京開出無人麵包店。肯德基、滿記甜品、黑瀧堂、避風塘、船歌魚水餃等餐飲品牌都在排隊等着與口碑合作開無人餐廳。
人人湘看到了風口到來的信號,但是卻倒在了風起的前夜。2018年初,人人湘無人餐廳倒閉。最近,人人湘聯合創始人嚴興會接受了《新零售百科》的專訪,對開一家無人餐廳的道路上有哪些坑,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一、網 紅 餐 廳 為 何 開 無 人 餐 廳 ?

人人湘是一家有互聯網基因的餐廳。2013年,創始人劉正原本是計劃在餐飲SaaS領域創業,但是又因為太想念家鄉湖南的米粉了,在湖南老鄉清科集團創始人兼董事長倪正東的天使投資下,在北京朝陽區酒仙橋開了第一家米粉店,一下子成為了網紅。
當時,在做第一家店的時候,劉正他們就開始接入微信支付。那時,移動支付並未普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還沒有養成。為了提升店裡的運營效率,人人湘堅持要求消費者使用微信支付,為此付出了市場代價。
「我們是付出很多代價的,許多人一聽到微信點單就走了,但我們堅持要執行。」嚴興會對《新零售百科》表示。
在第一家店成功後,人人湘獲得風投的追捧。2014年6月,人人湘完成數百萬人民幣天使輪融資;2015年1月,獲得洪泰基金、英諾天使基金合投的pre-A輪融資;9月,獲得戈壁創投、英諾天使基金合投的2100萬A輪投資;2016年1月,人人湘在「螞蟻達客非公開股權融資平台」募得600萬人民幣。
有錢了之後,人人湘想在餐廳模式上尋找創新點。用創始人劉正的話說,要重構傳統餐企成本結構和打破連鎖發展限制。
於是,技術思維很強的人人湘創始團隊決定做無人餐廳。「我們當時覺得應該開一家體驗比較好的餐廳,為傳統餐飲找到一條比較新的路子。」嚴興會對《新零售百科》解釋道。
實際上,人人湘走過的路,就是今天口碑網在走的路。同樣是從移動支付端入手,再到無人餐廳的打造。
2016年4月,人人湘無人餐廳在北京朝陽區霄雲路開業。倪正東、英諾天使基金創始合伙人李竹、奧運跳水冠軍秦凱等名人都去捧場。當時,人人湘無人餐廳在餐飲圈和互聯網圈都引起了轟動。

人人湘無人餐廳「人」字型傳送帶
今天盒馬、京東無人餐廳使用的傳送帶,在人人湘無人餐廳中已經得到使用。通過「人」字型傳送帶,可以把餐品從後廚送至前廳,消費者坐在傳送帶兩邊,自助取餐,吃完後,再由吧台下方的傳送帶進行餐具回收。

盒馬無人餐廳傳送帶
在後台,人人湘無人餐廳接入了劉正旗下香橙互動的SaaS系統。從進銷存、後廚管理、數據統計、店面管理、會員管理到營銷全部實現數字化和可控化,系統預算和分析的數據會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在支付方式上,人人湘未來餐廳支持微信、支付寶、銀行卡輸密支付、銀行卡NFC閃付、Apple Pay等等方式。
在技術手段的支持下,運營這家200平米的店只需要7名店員,包括店長和後廚操作員在內。
人人湘提出的無人餐廳理念是,要實現「四無」:「無服務員」、「無採購員」、「無廚師」、「無收銀員」。
1、無收銀員,全面採用微信點餐、支付寶點餐、第三方外賣APP點餐、點餐機點餐。
2、無服務員,用餐艙採用T形傳送帶,從後廚延伸到整個前廳,點完餐後,食品通過傳送帶送至消費者面前。用完餐後,餐盤放入T台下面的回收口,餐盤又直接送達後廚。
但是在實際運營過程中,無人餐廳里還是設置了服務員。「我們前廳是有兩個人的,但我們不把他定義為服務員,相當於是引導員。其中一個負責向客戶介紹系統、教會他怎麼吃、回收餐盤等等。另一個負責到客戶身邊去和他們聊,收集他們的意見並反饋給公司,然後我們再去開發。」嚴興會告訴《新零售百科》。
3、無採購員,餐廳通過CRM、進銷存、ERP、後廚管理等系統,拆分每一份產品的消耗,再連接第三方供應商,在餐廳打烊時把需要補貨的數據傳輸給對方。第二天,這些原材料就會準時送達門店。
4、無廚師,餐品由中央廚房集中供應,製作流程簡化,只配備基礎操作員。
人人湘無人餐廳的「四無」理念如果成功落地,事實上可以大大減輕餐廳的人力成本支出。據公開數據,餐飲業一般人工成本佔整體營業額的20%~25%,而無人餐廳可減少至少5%的人工成本。
無人餐廳開業後前四個月經營指標還算不錯。日營業額可以做到1.2 萬元,翻台率能達到日均7次,平均每天售出270碗米粉。
可惜的是,這家具備了互聯網基因、技術、資本和流量優勢的無人餐廳最終卻沒能成功。裡頭的原因值得反思。
二、付 出 1 0 0 萬 學 費 得 到 的 教 訓

2018年初,人人湘關閉了無人餐廳。人人湘團隊前期投入了100多萬,截止關店時,賬面錄的虧損。
租金是壓垮無人餐廳的稻草。「主要是由於地租原因,地租佔了投資金額的50%左右。但周邊人群卻沒有達到人人湘40元左右的人均消費水平。」嚴興會對《新零售百科》說。
嚴興會建議,無人餐廳在店鋪選址時,租金占經營成本的比重不能超過20%,「越低越好」,「如果租金太貴的話,食材可能就要做手腳了,就會面臨產品會不好吃,或者是特別貴」的問題。
在租金原因背後,我們通過復盤發現,事實上,人人湘無人餐廳失敗還有更深刻的原因,歸結到一點就是對餐飲本身的理解力不足。
首先,在租金這個問題上,人人湘其實犯了不止一次錯誤,在開人人湘國貿店時,因為沒有把門店物業的業態屬性搞清楚,砸下100萬拿下的店址申請不了餐飲經營許可證。
同樣在無人餐廳選址這個問題上,作為一個實驗性的業態,為什麼選擇高租金的物業,這背後的邏輯顯然不是餐飲的邏輯,而更多是互聯網的邏輯,既通過砸錢打出影響力後,迅速融資,然後走連鎖化的道路。所以,它更會去做討好投資者的事,那就是砸錢快速做出影響力,投資者就認這種互聯網打法。
劉正後來也發現到自己對於餐飲的理解力不夠,2016年8月,他請來了原雕爺牛腩COO穆劍擔任人人湘CEO,並且把自己在人人湘的大部分股份轉給了穆劍。
嚴興會也認識到了這個原因,他對《新零售百科》說,「如果要做好餐飲,單單有情懷或者產品是不夠的,還要做好品類和選址。」
其次,在餐廳的設計和運營上,人人湘原來的團隊缺乏經驗。
穆劍在接手人人湘之後,第一個建議就提出,「人人湘需要人間煙火」,互聯網人喜歡的性冷淡和科技感風格並不適合餐飲行業。穆劍把無人餐廳的設計向傳統餐廳風格進行了調整。
在無人餐廳運營過程中,穆劍還發現純無人模式走不通。因為缺少服務員,顧客在點單時就少了人工推薦和營銷話術刺激,客單價比同類餐廳低了6元左右。後來,無人餐廳在店內增加了引導員,跟顧客打招呼、協助點單、幫忙收餐盤等。
另外,穆劍發現,餐廳SKU多會增加點單時間、影響翻台率。在無人餐廳租金占成本的50%,客單價又不到40元的情況下,增加翻台率顯然會增加整體營收。
在趟過了無人餐廳的坑後,嚴興會深刻的認識到,餐飲行業的成本重構中,不能試圖完全用機械化去減少人力成本。
「在傳統餐廳的運作中是有可以砍掉的人力的,這也是我們一直主導的思路。但也有絕對不能砍掉的人力,比如做產品研發的人是不能砍掉的」,「完全的用機器替代,或者用程序替代,我覺得現在可能還不是時候。」嚴興會對《新零售百科》說。
嚴興會更強調,餐廳絕對不能在食材上節約成本,「因為做餐廳就要把產品做到極致,不可以犧牲顧客體驗去做技術」。
對於無人餐廳的未來,嚴興會還是看好的,他認為,「在未來人力越來越難找的時候,用最少的人干好餐廳的事」,必然是趨勢,這也是無人餐廳的優勢。
劉正則認為,新模式在消費者的普及推廣需要時間,行業發展到一定階段,無人技術在餐廳、超市或相關領域的發展成功概率會更高。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92456.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