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中的索引是一種特殊的數據結構,它可以快速的查找數據庫中的記錄。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是MySQL中最常見的兩種索引。本文將詳細闡述MySQL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的原理、使用場景以及對性能的影響。
一、聚簇索引
1、定義:聚簇索引是按照數據表中記錄的物理存儲順序來創建的一種索引,即按照索引的列值對記錄進行排序,在同一個索引中包含全部數據。
2、原理:聚簇索引是將數據存儲在B+樹的葉子節點上,因此聚簇索引的查詢速度非常快。當表中有聚簇索引時,物理上相鄰的數據在B+樹上也會相鄰,因此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磁盤I/O來提高查詢速度。
3、使用場景:在以下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聚簇索引:
(1)表中的某個列常常被用作範圍查詢或排序的條件;
(2)表中的某個列有頻繁的更新操作;
(3)表中的某個列有較高的唯一性,而且有頻繁的查詢操作。
4、代碼示例:
“`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CHAR(20)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INDEX `age` (`age`)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
上面的代碼中,`id`列是主鍵,因此自動創建了一個聚簇索引。而`age`列是非唯一的非聚簇索引。
二、非聚簇索引
1、定義:非聚簇索引又稱輔助索引,是按照索引列值排序後,將索引的列值和對應的記錄指針存放在一起,而不是把記錄放在索引的葉子節點上,因此每個索引都需要查找兩次才能獲取到需要的記錄。
2、原理:非聚簇索引是將數據存儲在另一個數據區域中,而不是聚簇索引的葉子節點上。當查詢使用了非聚簇索引時,首先會查找該索引,找到對應的行記錄後,再根據主鍵查找整行記錄。因此,使用非聚簇索引時,需要查找兩次才能獲取到需要的記錄,因此查詢速度比聚簇索引慢。
3、使用場景:在以下情況下可以考慮使用非聚簇索引:
(1)表中沒有主鍵或唯一鍵;
(2)表中的主鍵或唯一鍵在查詢中沒有使用;
(3)表中的列有頻繁的更新操作,而且數據不是按照主鍵順序的。
4、代碼示例:
“`
CREATE TABLE `student` (
`id` INT(11) NOT NULL,
`name` CHAR(20) DEFAULT NULL,
`age` INT(11) DEFAULT NULL,
PRIMARY KEY (`id`),
INDEX `age` (`age`)
)ENGINE=InnoDB DEFAULT CHARSET=utf8;
“`
上面的代碼中,`age`列是非唯一的非聚簇索引,因此使用該索引時需要查找兩次才能獲取到需要的記錄。
三、聚簇索引與非聚簇索引對性能的影響
1、聚簇索引對性能的影響:
(1)聚簇索引可以提高單行記錄的查詢速度,因為這種索引直接存儲在數據頁中。
(2)當增加、刪除和修改記錄時,由於相關數據在物理上相鄰,因此寫入的性能會略有提高。
(3)磁盤I/O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因為數據存儲在數據頁上,查詢靜態數據塊時,磁盤I/O只要查找相關磁盤頁即可。
2、非聚簇索引對性能的影響:
(1)非聚簇索引查詢速度相對較慢,因為需要先查找到索引,再查找主鍵。
(2)當增加、刪除和修改記錄時,由於非聚簇索引和數據不在同一磁盤頁上,因此修改數據記錄需要涉及到非聚簇索引頁的修改。
(3)使用非聚簇索引時,需要查找兩次才能獲取到需要的記錄,因此查詢速度比聚簇索引慢。
四、總結
本文詳細闡述了MySQL聚簇索引和非聚簇索引的定義、原理、使用場景以及對性能的影響。在使用索引時需要根據實際情況綜合考慮,並進行適當的索引優化,以達到最佳的性能和效果。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918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