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酷睿Ultra 200S桌面系列處理器發佈後,很多廠商都推出了與之相配的Z890主板。不過這些主板基本上都是以高擴展、大板型為主,主要面向頂級市場和超頻玩家。但是,針對絕大部分用戶而言,在默認頻率下穩定使用才是最大的訴求。目前這些熱火的Z890高端主板雖然設計出色,擴展性、可玩性絕佳,但是價格也不便宜,部分功能設計也超出了一般用戶的需求。
那麼,有沒有一款定位千元級、以穩定耐久、高性價比為特質,面向絕大部分“不折騰”的普通用戶提供卓越的性能和優秀設計的主板呢?答案是肯定的。我們今天評測的這款七彩虹BATTLE-AX Z890M-PLUS,也就是七彩虹Z890M戰斧主板,一定會引起你的興趣。
定位精準、用料設計出色:七彩虹Z890M戰斧
作為七彩虹定位高性價比用戶的產品系列,戰斧主板往往以出色的用料、優秀的穩定性和耐久性以及高性能為主。在Z890M戰斧主板上,這系列特性也表現的淋漓盡致。
Z890M戰斧整體採用了M-ATX板型。相比ATX或者E-ATX,M-ATX更小巧,PCB用料更節省,因此整體價格和成本都相對低一些,裝機後電腦整機也相對小巧不佔空間。
不過,七彩虹也並未由於Z890M戰斧價格定位在千元級就刻意縮減用料等。我們拆開了Z890M戰斧的散熱片後發現,Z890M戰斧在主板最重要的供電部分依舊採用了非常紮實、優秀的設計和用料,其供電相數高達14+1+1+1相,採用了上下橋合二為一的DrMOS,單相供電60A,這種MOS一般來說多見於高端主板,在千元級主板上不算常見。另外在重要的電容方面,Z890M戰斧在供電部分使用了老牌台系鈺邦的固態電容,品質也非常有保障。這樣規模的供電,滿足酷睿Ultra 285K這樣的頂級處理器都綽綽有餘,甚至還有很大的超頻功耗餘量。
考慮到Z890M戰斧處理器供電部分對電能的需求較大,因此七彩虹採用了雙8pin電源接口。供電部分整體也被大面積鋁擠散熱片覆蓋,能夠有效的對DrMOS等高發熱元器件散熱,保證供電部分穩定可靠的運行。
內存部分,Z890M戰斧並未像其它注重性價比的產品那樣只設計2個DIMM插槽,而是依舊保持了4個DIMM插槽,使得用戶可以更為方便的擴展內存容量。Z890M戰斧最高支持DDR5 8400MT/s的規格,滿足酷睿Ultra 200S系列也是綽綽有餘了。
在擴展插槽部分,Z890M戰斧大幅度加強了PCIe 5.0 x16插槽,採用了旗艦產品上常見的金屬加固設計。此外,主板還預留了一個PCIe 4.0 ×4插槽,用於擴展其他設備。
M.2插槽的擴展能力是這款主板的優勢之處。Z890M戰斧和絕大部分高端Z890主板一樣,帶來了5個M.2擴展插槽,其中靠近CPU的1號和2號插槽採用的是直連CPU的通道,分別支持PCIe 5.0 ×4和PCIe 4.0 ×4。考慮到高速的PCIe 5.0 SSD的高發熱量,Z890M戰斧還為1號插槽也就是PCIe 5.0 ×4的M.2插槽上方加上了厚厚的金屬散熱片。其餘的M.2插槽則考慮成本等因素,沒有覆蓋散熱片。不過目前絕大部分SSD廠商都會在用戶購買SSD的時候附贈散熱片,完全也不影響使用。
為了方便用戶鑒別和使用M.2插槽,七彩虹還在每個插槽下方的PCB上絲印了M.2插槽的代號以及通道、帶寬等信息,非常貼心。
M.2擴展插槽除了主板下半部分的4個外,還有一個被放置在內存右側。這個位置的M.2插槽被稱為5號插槽,和主板下方遠離處理器插座的3號、4號M.2插槽一樣,其總線都來自於PCH芯片,最大都支持PCIe 4.0 ×4帶寬。和2號、3號、4號插槽僅支持2242/2280規格的SSD有所不同的是,5號插槽支持2242/2260/2280的SSD,長中短都可以支持,兼容性很出色。
在音頻部分,Z890M戰斧考慮到用戶使用等,進行了一定程度的加強。採用了PCB上的音頻分割線形成了獨立的音頻區域,並搭配了高品質液態電容,希望帶來更為純凈和清澈的音質效果。
原創文章,作者:簡單一點,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91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