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nsmod卸載介紹
insmod是一個在Linux內核中加載模塊的命令,而如何卸載一個已經安裝的內核模塊是一個重要問題。一般進行卸載時,需要先檢查該模塊是否正在被使用,檢查完畢後,使用rmmod命令卸載模塊。
二、檢查模塊是否正在使用
在卸載一個內核模塊之前,需要先檢查該模塊是否正在被使用。有許多方法來檢查模塊使用情況,可以使用lsmod命令來查看當前已加載的內核模塊:
# lsmod Module Size Used by tcp_lp 2117 0 tb_cm 8625 1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已加載的模塊列表,以及使用該模塊的進程數量。
也可以使用modprobe命令帶上-n選項來檢查模塊依賴項及其引用計數:
# modprobe -n -v tun insmod /lib/modules/3.2.0-29-generic/kernel/drivers/net/tun.ko
不帶-n選項的modprobe會嘗試將模塊加載到內核中。如果-n選項被使用,它可以輸出它將要做什麼,而不做實際操作。
三、卸載內核模塊
當確認模塊未被使用之後,可以使用rmmod命令卸載模塊:
# rmmod mod_name
這裡的mod_name是要卸載的模塊的名稱。
如果模塊正在被使用,則無法通過rmmod命令卸載模塊。這時可以使用-f選項來強制卸載:
# rmmod -f mod_name
但是,這種強制卸載模塊的方法可能會導致不可預知的結果,如內核崩潰或數據丟失。
四、卸載重載內核模塊
在修改一個內核模塊後,可能需要卸載並重載該模塊。這在如何更改模塊的參數或編譯新版本時特別有用。在這種情況下,可以使用一組簡單的命令來卸載並重新加載內核模塊:
# rmmod mod_name # insmod /path/to/mod.ko
此處時,先使用rmmod命令卸載模塊,然後使用insmod命令重新加載模塊。
五、總結
在Linux內核模塊開發和維護的過程中,卸載內核模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過程。在卸載模塊之前,首先需要檢查模塊是否正在使用。如果該模塊正在使用,則必須強制卸載或等待所有使用該模塊的進程退出。在卸載模塊之後,可能需要重新加載模塊以使更改生效。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90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