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消息,近日在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上,華為智能汽車負責人表示,華為智能汽車團隊的目的是將在2025年實現真正的無人駕駛。無人駕駛汽車行業迅速崛起,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造車,無人駕駛汽車看似一片藍海,背後卻面臨著各種阻礙和疑難問題。如果不能解決這些問題,無人駕駛技術就很難真正進入市場,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的泡沫就會越來越大。
1、無人駕駛技術能否實現智能化
雖然無人駕駛技術已經經過上路實測了,但是當下的無人駕駛技術離完全智能化還差很大距離。無人駕駛汽車還是需要配合人工駕駛,這種情況下無人駕駛技術就顯得比較雞肋了。在複雜的道路上一旦無人駕駛汽車出行事故,肯定會帶來各種負面影響。目前,很多企業生產的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原理有差不多,確實沒有完全實現智能化。技術不成熟就會出現各種問題,汽車上路的風險就非常大,相關部門必須監督無人駕駛領域。
2、無人駕駛汽車能否被市場接受
技術不成熟就意味着無人駕駛汽車現在還難以被市場接受,即便是無人駕駛汽車的售價符合大眾化,其安全性也會讓很多消費者持觀望態度。所以現在不用擔心的士行業會沒落,無人駕駛技術畢竟是計算機控制,無法和人工駕駛相提並論。如果無人駕駛汽車要打開市場,必須消除購買者的後顧之憂。現在無人駕駛汽車還處於體驗階段,可能一些有經濟條件的年輕人群會嘗鮮,但是大部分普通消費者還是更認可傳統汽車。
3、無人駕駛汽車需要哪些配套設施
和普通汽車相比,無人駕駛汽車需要更多的配套設施。首先,無人駕駛汽車需要相應的保養店鋪,修理智能汽車需要更高的技術水平。這點智能汽車廠家必須提供,否則就無法進入量產階段。然後,無人駕駛汽車還需要統一調控平台,這個平台必須得到相關部門的支持。最後,就是無人駕駛汽車的保險問題,比如:車輛在行駛過程中出現的事故問題,應該如何進行賠付等。這些配套設施不完善,無人駕駛汽車就很難全面進入市場。
雖然無人駕駛技術的前景比較廣闊,但是智能技術和人工操作畢竟存在很大區別。對於駕駛車輛的司機來說,誰也不敢把自己的生命安全完全交給智能技術,所以無人駕駛技術還需要很長的路要走。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9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