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入2021年3月份,雲遊戲創業公司紛紛水逆了。
前腳是中國格來雲遊戲,後腳是法國Shadow雲遊戲。二者作為雲遊戲平台創業公司,最近紛紛陷入倒閉傳聞。
從業務結構來看,二者稍有不同。格來雲遊戲是專註於主機的雲遊戲平台。Shadow雲遊戲更像提供雲電腦服務,類似國內的達龍雲電腦。
玩家啟動Shadow應用,可打開Steam、Epic商店體驗已購買的遊戲。
緣何國內外雲遊戲創業公司資金鏈告急?相較於兩年前,國內外雲遊戲發展環境發生了哪些變化?進入2021年,雲遊戲市場還有什麼值得關注的點呢?
Blade尋求破產保護
Shadow 為玩家提供遠程服務器託管。玩家下載Shadow 雲遊戲應用,可在任一平台上體驗高質量PC遊戲。
Shadow 官網顯示,目前玩家可在有Windows,macOS,Android,Android TV,iOS,tvOS和Linux應用程序的終端上進行體驗。
其主打優勢是:高品質(高分辨率、高幀率)、超低延遲、隨時隨地、PC遊戲原生體驗。收費模式上,Shadow採用月費模式,每月11.99美元。
Shadow雲遊戲所屬法國Blade公司。該公司表示,過去五年中,Shadow已吸引成千上萬用戶,但無法找到足夠的服務器來滿足這些用戶。
由於雲遊戲業務受挫,服務器提供商2CRSi要求Blade償還欠款。
據2CRSi聲明,其有權獲得Blade公司價值3020萬歐元的硬件設備。與此同時,它進一步指出Blade公司還需支付370萬歐元的合同款項。
該公司強調,新冠疫情導致GPU供不應求,其它客戶對Blade公司服務器非常感興趣。
Blade公司提交的破產申請已被法國巴黎商業法院、美國加利福利亞北部破產法院接受。前者在3月2日,後者在3月3日。
Blade公司在Shadow雲遊戲官網發佈聲明,其宣稱將對公司進行重組,以擺脫債務繼續開發技術。
公司稱,未來幾周內將繼續尋找投資者,並承諾獲得資金後宣布新計劃。
目前訂閱Shadow雲遊戲服務的用戶暫未受到影響,玩家仍可繼續體驗。
有消息稱,法國OVHcloud創始人Octave KLaba有意願投資Blade公司及旗下Shadow雲遊戲服務。
截至發稿止,投資尚未獲得實質性進展。
格來雲遊戲資金鏈緊張
在Shadow之前,一張格來雲遊戲員工截圖在圈內廣泛流傳。

如上圖所示,該員工大意為格來雲沒錢、欠債,工資發不出來,全員解散,公司快倒閉了。
格來雲遊戲是誰?其母公司是貴陽動視雲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動視雲科技),成立於2014年1月。創始人張鶴翔曾就職於微軟亞洲工程院,公司有80多位員工,大部分為產品研發人員。
2014年9月,動視雲科技正式推出雲遊戲平台——格來雲遊戲。目前格來雲遊戲擁有千萬註冊用戶,內置數百款遊戲,如《戰地5》《孤島危機:重置版》等
最初格來雲遊戲上線的是電視端,但由於用戶使用習慣,推進受挫。直到2015年年終,公司才將格來雲遊戲的重心轉向了移動端。
格來雲遊戲以主機雲遊戲為主,打法酷似OnLive、Gaikai。
筆者了解到,近期格來雲資金鏈確實緊張,部分員工確有拖欠工資,但並未如傳聞中那般嚴重。
早在去年,格來雲高層便進行調整。創始人張鶴翔離任CEO,轉任CTO主管技術架構和研發體系。COO解銳接任CEO。
公司公告稱,本次高層調整是經董事會研究決定,為順應環境和新挑戰,所以變動。
一位格來雲遊戲員工對此解讀為,張總(張鶴翔)是技術出身,偏向技術多一些。再加上技術團隊是雲遊戲業務重要的部門,所以如此調整。
他解釋道,此事是否跟騰訊有關係,尚不清楚。
2020年9月,騰訊正式投資格來雲遊戲,持股21.74971%。目前是格來雲遊戲第一大股東。
筆者獲悉南山資本創始人何佳在本輪投資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目前南山資本持股17.70488%,是格來雲遊戲第三大機構股東。
鑒於何佳曾任騰訊IEG戰投高級總監,可見南山資本跟騰訊關係之密切。
筆者了解到,目前南山、騰訊持續加註格來雲遊戲意願不大。公司管理層甚至還找到百度戰投,但被婉拒。
目前格來雲遊戲高層仍在積極想辦法籌集資金。
創業公司沒機會了?
雲遊平台創業公司處境艱難,喘不過氣,歸根結底還在於成本結構:服務器、帶寬、版權三大成本。

他們就像一座大山壓在創業公司身上。在成本高昂的背景下,一旦雲遊戲平台創業公司無法保持用戶高速增長,探索出合理的商業模式。這必然會導致資金鏈承壓。
一位雲遊資深從業者告訴筆者,去年格來雲遊戲用戶增長數據並不太好看。
面對這種現狀,投資人持續加註的意願也會減弱。投資機構不拿錢,C端用戶付費規模偏少,這就直接導致格來雲遊戲、Shadow雲遊戲陷入困境。
客觀地來講,雲遊平台創業公司陷入僵局並非無跡可循。
筆者曾在《中國特色雲遊戲》一文中提及,2019年國內雲遊戲市場格局是大廠冷眼旁觀,小廠固守城池。絲毫不見產業鏈有重兵投入的跡象。
當時,格來雲主攻主機雲遊戲,達龍雲主打PC雲遊戲;海馬雲、紅手指主打移動雲遊戲,但公司主業是面向B端、G端提供雲服務,C端雲遊戲產品地位一般,雙方都沒有擴大投入。至於騰訊、華為,它們在兩個賽道中只能算是新入局者。
要解釋這種現狀,還得回到雲遊戲平台的商業模式上,帶寬、服務器佔了大頭,毛利相對較低。此外,4G網絡下網速慢影響了用戶體驗,導致受眾基數較小。
不過隨着5G正式商用,SA組網加速建設,產業鏈變化非常大。市場普遍認為,5G將會解決低延時問題,且降低帶寬成本。
屆時初創雲遊戲平台公司、大廠自建雲遊戲平台會展開正面競爭。
資深投資人士曉壯(化名)曾告訴筆者,隨着細分雲遊戲內容市場逐漸填滿,2020年上半年,格來雲、達龍雲等雲遊戲廠商必然會擴容遊戲內容庫,屆時必然掀起一場版權大戰。
行業發展的確如他所說。稍有區別的是,版權大戰雙方換成了騰訊VS一票初創公司。
2020年4月開始,騰訊密集起訴極雲網絡、菜雞遊戲、淘寶、優視、九游。訴求很簡單,刪除上述平台內騰訊系遊戲,並停止宣傳推廣。
4月16日,廣州互聯網法院發出國內首份「雲遊戲」訴中禁令,裁定極雲網絡立即刪除《英雄聯盟》遊戲內容,並停止相關宣傳推廣。
當時一位極雲網絡高管告訴筆者,該事件對雲遊戲行業會帶來負面影響。她說遊戲內容都掌握在大廠手中,創業公司的機會很小了。
經過去年一輪版權大戰,存活在市面上的初創雲遊戲平台大多已經站隊。
筆者在《71頁量子透析中國雲遊戲中場戰事》報告中,明確提出遊戲版權受限,C端雲遊戲平檯面臨挑戰。
眼下國內各大C端雲遊戲平台,未經授權不允許上架騰訊系相關遊戲產品。在愈發嚴格的版權保護環境下,國內主流C端雲遊戲平台紛紛投入騰訊懷抱,或尋求庭外和解。
像格來雲、達龍雲站隊騰訊便是典型的案例。
進入2021年,我們發現市面上初創雲遊戲平台處境愈發艱難,國內外呈現出同一頹勢。
筆者認為雲遊平台創業窗口期已然關閉,大廠角斗的帷幕已經緩緩拉開。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90433.html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