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電商運營的具體工作「電商運營的工作內容和職責」

電商運營並非玄學,運營人員無需保密操作手法

很多對電商運營這個職業感到神秘,碰見一個運營就要問一句:電商運營究竟是做什麼的?其實電商運營很簡單,就是操盤線上銷售。在這過程中,會涉及到企業定位、選品、店鋪維護、推廣、團隊組建與管理、品牌營銷等諸多事項,並圍繞這些事項,可以拓展出需要運營介入的數百項工作。

其中的諸多事項,很是繁複,也很是龐雜。低級別的運營,可能僅需要注重某一方面的事務,比如付費推廣。高級別的運營,則需要總覽全局。當然,很多電商企業可能並不會將總覽全局的工作,讓渡給運營,而僅僅需要運營承擔線上銷量的增長這一較為具體的事務。從這一方面,我們開將電商運營崗認為是銷售崗。

而承擔線上銷量增長這一職責,在電商運營實際開展工作時,容易異化成付費推廣專員。在這多年的工作中,我見過無數從各行業、各崗位轉型為運營的人員,由於自身能力的缺陷與知識面的局限性,往往將自身局限為專職運營。所謂的專職運營,也就是承擔特定職能的運營,比如付費推廣專員(車手、超推、活動專員等)。甚至一些全局運營,乾脆在公司的鼓勵下,成為了專職刷手,並沒有任何能力,承擔起銷量增長的責任,更不用說參與到電商企業的發展決策之中。

2020年我遇見一個非常非常尷尬的現象,居然發現大量的運營人員,在求職上表示,電商運營的個人操作方法,需要保密。甚至個別的人員,還要求企業與其簽訂關於個人電商操作手法的保密協議。

這有一些令人啼笑皆非。電商並非玄學,並不存在那些玄而又玄的事宜,更不存在那些玄而又玄的操作手法。實際上,電商運營人員,在設計一個適合公司與自家產品的打法時,需要老闆與各崗位的人員參與進來,共同討論,從而便於計劃能夠更加完善,也能更加有效地讓各部門清楚所設計的打法的目標所在,從而增強各部門的執行力。

打法千變萬化,五花八門,但核心的無非就是那麼幾點,要麼是活動驅動,要麼是價格驅動,要麼是資源驅動。如何結合產品的特性,利用站內外的資源,在特定的周期內,將產品傳遞至目標受眾,促進銷售,用最少的資源撬動可能的增長,可以組合出無數的可能。

每家公司的實際狀況不同,產品的定位與定價不同,人員配置狀況不同,資金狀況不同,能調用的站內外與公司內外的狀況不同,設定的目標不同,組合出的打法也就不同,所產生的結果更是會有天壤之別。

有低價導向的公司與產品,他們會通過大量低價的產品獲客,銷量可以高到驚人;有創新導向的公司與產品,通過產品的創新,獲取高額的利潤;也有活動導向型的電商公司,整天除了活動還是活動;也有公關驅動,通過社交媒體營造品牌口碑,並促進銷量與增長。玩法千變萬化,但萬變不離其宗。

面向B端的與面向C端的,操作方法不一樣。面向B端的,需要設定不同剃度的價格;面向C端的,更注重於個人買家的體驗。所謂個人買家的體驗,無非是產品賣點與使用體驗,以及利益點。利益點說白了是如何設計一套可以讓買家認為得利,佔了小便宜,又可能提高網店客單的促銷方式。可以具體為是滿減,還是買三送二,抑或者是返利,等諸多不一樣的促銷方式。

如果有長期電商運營經驗的,其實很容易理解,電商運營的所謂的操作手法,並不神秘,也無需保密。或許在運營過程中,需要留意不能向公司外部人員以及競爭對手透露正在做的事情,以免受到干擾,除此之外,幾乎所有的玩法,都能在網絡中見到,也會有人分享。保密一說,無從談起。實際上,關於某個產品,某個階段,採用某項特定的打法,需要各崗位的人員配合,也需要熟悉各個環節的同事,參與進來,否則執行力可能會有問題。特別是那些靠走量來獲利的大眾消費品,更需要群策群力。所以,在一家電商公司的實際運營中,原則應該是對外保密,對內則需充分討論。所謂的操作手法需要向保密,實際上是對電商運營認識不足,並沒有相應匹配的工作經驗與崗位能力。

電商運營所涉及的工作內容很多,但若說電商運營的本質,剝離配套事務,其實就是流量運營。電商運營應該是一項專註於如何經營流量,將流量轉化成銷量,將電商平台與全網的流量沉澱為固有客戶群的工作。短短几句話,或許可以很簡單地就將電商運營這一崗位的工作職責說清楚,但實實在在要做的事情,會有很多。

我希望各位從事電商運營的同仁們,要直面自己能力並不全面的現實,不斷努力提高自身的運營水平,不要用一種玄而又玄的說法,將自己局限在一個難以跳脫的坑裡,不要將自己的路走窄了。電商運營與公司之間,不是互坑,而是要在互相信任的基礎上,互相成全。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90342.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4 03:23
下一篇 2024-12-24 03:23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