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了解華為mate30手機「華為mate30參數尺寸大小」

9月26日,華為公司在上海發佈了旗下最新一代安卓手機產品:華為mate 30系列產品。這一代產品,因為三個大事件的鋪墊,比華為以往發佈的任何一款產品都更加自帶光環。

早在4月份P30系列發佈之時,華為宣布了其方舟編輯器,並宣布開源,在mate 30發佈前夕,開源官網以及項目上線;在華為遭遇美國壓制之時,發佈被不少普通消費者看成是國產操作系統之光的鴻蒙OS,並宣布開源;mate 30發佈會前夕,谷歌某位發言人表示,由於特朗普政府的原因,谷歌不再批准華為在新系列手機上使用其gms服務以及應用,意味着即便新產品在海外上市,面臨的將會是幾乎無人問津的情況。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在三個事件鋪墊之下,拋開方舟編譯器開源以及鴻蒙OS系統的的一些負面消息,國內許多消費者撐華為的情緒就變得比以往任何時間都強烈。自然而然,作為華為旗下的最新旗艦產品,mate 30在國內普通消費者認知中自帶光環的屬性就空前地強。

並且,即便沒有上述三個事件鋪墊,在華為苦心經營P20、mate 20以及P30三個系列的產品之後,加之年初華為摺疊屏mate x以及5G通信網絡的渲染,華為mate 30系列在普通消費者甚至媒體心中也是對標新iPhone和三星新旗艦地存在。

此外,於我個人而言,在華為發佈以及我上手華為mate 30之前,我個人對於新系列的產品是充滿期待的。在去年華為發佈mate 20 Pro之後,我是成功被種草的。那麼,華為新系列產品之一的mate 30實際使用會怎麼樣呢?有沒有滿足我的期待?先來看看上手體驗吧。

外觀設計:辨識度足夠,好看與否看個人審美

本次上手體驗的華為mate 30為國行首發的8GB+128GB版、羅蘭紫配色,從京東處購買的零售版本,售價4299元。

在外觀設計上,正面一塊6.62英寸全面屏,四邊框的大小控制得也還算不錯,相較於目前市面上其他產品,算得上中高端水平。頂部居中位置是隱藏式聽筒,往下是放置前置攝像頭的「小兔牙」,更小的凹下的面積帶來的是狀態欄更大地顯示面積。對於這樣一個正面外觀,於我而言稍微有點遺憾的是沒有使用2.5D玻璃吧。至於說異形屏的使用,目前全面屏產品都採用的妥協方案,即便是採用物理升降地設計,也不是完美的方案,因為它在機身厚度和重量上也是有妥協的。所以,這是一個各取所需的問題。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相較於正面略顯平庸的外觀,背部可謂是個性十足,辨識度非一般的高。圓盤相機模塊之外,是一個「halo圓環」,看起來就像是當年卡片相機可伸縮的鏡頭外的圓環一般。不過,攝像頭模組外的那個圓環,只是在色彩上和其他部分存在差異,背面除了挖孔的地方,就是一塊完整的玻璃,並且在觸感上也都沒有做出差異化。攝像頭模塊的左側,是做成細長條狀的閃光燈。這樣的一個設計,在渲染圖曝光的時候,讓我一度以為會有氙氣閃光燈,然而並不是。當然,最重要的還是閃光燈旁邊的萊卡logo,不是嗎?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而對於華為Mate 30背後的圓形相機模塊,用同事的一個描述就是,豬鼻子……再配合有點像豬肝色的羅蘭紫……反正是很有個性和辨識度,至於美醜,每個人的審美標準不太一致,加之信仰值加成……喜歡的人都覺得好看。

四邊框上,左邊偏上位置是sim卡槽,頂部一個降噪麥克風和紅外發射器,右側有一體式音量按鍵和電源鍵,電源鍵居中挖槽做紅細線點綴,底部是揚聲器、usb c口、麥克風和3.5mm耳機孔。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整機尺寸上,華為Mate 30的機身尺寸為160.8×76.1×8.4mm,整機重量196g。作為一款6.62英寸的手機,華為Mate 30的機身尺寸把控算是比較好的了。而接近200g的重量,拿在手上也會有一定的分量感。

紅外遙控:是一個為生活和工作帶來方便的實用功能

先說說讓我感到驚喜的體驗吧。

一個可能很多消費者會忽略的華為Mate 30手機支持的功能是紅外遙控功能。這個功能其實我在拿到這款手機之前都是忽略的,只是在我拿到手機之後,對手機內置App折騰的時候意外發現的一個功能。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智能手機支持紅外遙控並不是什麼新的創意,在我還沒從大學校園走向社會的時候,這樣的創意功能就開始出現在部分安卓手機之上。但是,這並不妨礙華為Mate 30支持紅外遙控之後帶來的體驗是友好的這一個事實。

華為Mate 30的紅外遙控功能對於這款手機所面向的消費人群中,是不缺乏使用場景的,比如說控制家裡的電視、空調等家居產品,或者職場中控制投影儀開關等。這樣一個功能帶來的改變就是,我們可以避免在使用設備時急忙忙尋找遙控器的尷尬,特別是在職場上。

而在實際使用當中,華為Mate 30的紅外遙控的體驗相對來說也是不錯的,至少在我的使用期間,對於空調的操控、電視的操控也都是能夠很友好地支持。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不過,不容否認的一點是,使用手機的紅外遙控功能相較於傳統的遙控器,在操作上是存在比較明顯的差異感的。使用傳統的遙控器的時候,我幾乎可以完全不看遙控器進行操作,而使用Mate 30進行開關、調音量、切換菜單等操作時,是需要看向手機屏幕的。不過這也沒辦法,這是目前所有智能手機的限制。

因此,華為Mate 30手機的紅外遙控功能是讓我感到驚喜並且相當實用的功能,雖然體驗不及傳統的遙控器,但是這不妨礙它是一個好功能。

深色模式:系統組件適配很好,第三方App有待完善,細節需要加強

這是一個華為在介紹EMUI 10系統的時候着重介紹的新功能之一,也是很多消費者所關注的功能之一。因此,也拿出來作為本次體驗的一個重點吧。

對於暗黑模式,確實是安卓手機廠商在幾年前就開發出來的一個特性。而當初我在使用一加1的時候,刷了Cyanogen OS之後默認的顯示模式就是Dark Mode。但是當時對於這個暗黑模式是比較反感的,因為當時COS對Dark Mode所做的事情是在深色背景之下,加大字體顯示的灰階,這樣做的結果能不能護眼就不考究了,但是卻帶來了閱讀很費勁的感覺,以至於在刷機之後首先進行的就是將手機顯示模式調成白色。

而一加1的Dark Mode並不是我第一次接觸深色顯示的交互界面,更早之前是Windows Phone。從喜歡Windows Phone的深色界面到抵觸Cyanogen OS的Dark Mode,這個導致了我對於後來安卓手機在系統上的深色模式的錯誤認知,以至於我屁顛屁顛地拿着升級到iOS 13的iPhone和三星Note10+ 5G開啟深色模式之後對比看看哪家做的舒適性更好時,我被啪啪打臉,不都是黑底白字嗎?看起來都相當舒適。

華為EMUI 10系統當中所做的深色模式亦是如此,在色彩的使用上會帶來舒適感,並不是出於什麼護眼理論對顯示元素進行深色處理。並且,在開啟深色模式之後,系統內置的組件包括輸入法等,都會切換成到深色模式。並不簡簡單單的是個反色主題。

不過,這個時候我還是要吹一波iOS 13的處理方式的。iOS系統對於深色模式下的顯示效果處理得更加細緻,比如剛剛說到的輸入法,會更具App的顯示模式自動淺色或者深色顯示。另外,iOS的深色模式提供隨日出日落自動切換,這個功能在部分其他安卓手機廠商當中也提供。

而EMUI 10做的差不多就是一刀切的工作,系統提供一個開關選項,開了之後系統組件以及適配的應用深色顯示,其他則按照設計色彩顯示,這就會導致在亮色應用界面上使用深色輸入法時出現的割裂感。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就是這種效果,非處女座問題不大

整體而言,EMUI 10的深色模式還可以做更多改進的地方。

相機體驗:沒有傳說中那麼驚艷,但是足夠優秀

在國行的發佈會上,華為公布的121分的綜合分是Mate 30 Pro手機的,這個分數和Mate 30並沒有多大關係,但是相信不少吃瓜消費者都會因為這個而覺得同系列的Mate 30同樣犀利。反正我看完發佈會之後,覺得Mate 30的拍照實力也是相當不俗的。

因此,在拿到手機的當天,下班回家在公交站旁,就迫不及待地拿出了手機進行體驗,以為自己拿着牛X的設備之後,就能夠進行傻瓜式的創作。結果試拍了幾張,灰頭土臉地走掉了,還是老老實實認真拍下吧。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相機硬件上,華為Mate 30配備了一顆4000萬像素主鏡頭+一顆1600萬像素超廣角鏡頭+一顆800萬像素長焦鏡頭,三顆鏡頭的光圈值分別是f/1.8、f/2.2以及f/2.4,焦距17、27、80mm。前置2400萬像素攝像頭。

實際表現上,華為Mate 30手機在低光環境下開啟夜景模式之後的表現確實犀利,能把周圍環境的亮度提升的同時,還能很好的抑制點光源的過曝情況。並且在細節還原上,也能夠呈現更多的細節。對比自己用的主力機上慘不忍睹的情況,這個確實能夠吸引我換機。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上為普通模式,下為夜景模式

華為Mate 30的成像足夠優秀,但是相機的使用體驗上則有些地方可以改進,比如說開啟夜景模式之後,成像速度過慢;比如說白天普通模式下拍照之後,系統自動優化成像,這時候需要用戶手持相機不動。這些做得更快的話,體驗就會更加好。

其他更多效果請看樣張: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拍照環境取景框截圖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上為普通模式,下為夜景模式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普通模式,全自動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夜景模式,全自動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主鏡頭,1x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超廣角鏡頭,0.6x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1x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3x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5x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15x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30x

續航:能夠滿足中輕度用戶使用,快充很能解憂

華為Mate 20內置的電池容量為4200mAh,最高支持40W快充,屬於當前智能手機的高水準範圍。

實際體驗上,這款手機也能夠支持中度用戶一個白天的使用時間。我的一個不標準測試結果如下,早上約7點30出門,滿電量,晚上約8點回家電量紅色警告。期間,全程使用4G網絡連接,手機設置為默認設置,進行了約90分鐘《王者榮耀》遊戲、全程不定時拿起手機聊微信/刷新聞/刷微博、約40分鐘拍照測試。差不多就是中度用戶的使用模擬。

較為認真的數據紀錄有:使用鎚子便簽進行文字編輯、網上查資料約65分鐘,全程4G網絡連接,耗電約10%;35分鐘《王者榮耀》匹配,耗電10%;自動亮度關閉聲音,在王者榮耀客戶端內看1080P直播1小時,耗電11%。

充電速度上,40W的有線快充是真的猛,從沒電自動關機到滿血復活,大概就需要約1小時。

發熱控制:溫溫的,剛剛好

在手機剛到手的簡單上手體驗當中,我提到一個這款手機在進行簡單自拍體驗之後,手機的溫度是溫溫的,因此,我提出執行更繁重的任務的時候,機身的發熱情況需要留意的觀點。

而在實際上手體驗中,華為Mate 30的發熱控制做得是比較優秀的,在室內開着小風扇(風扇處於上方,離手機的距離相當遠)長時間進行《王者榮耀》之後,機身溫度上升並不明顯,基本上維持在溫溫的程度。遊戲內設置為高幀率打開、最高分辨率顯示、多線程優化打開。

因此,也就不存在長時間遊戲導致機身溫度上升CPU降頻的問題,遊戲可以長時間以手機允許的高性能運行。當然,如果處在目前天氣條件好、大太陽當空的室外,該發熱還是發熱。

一些可以吐槽的點:

屏幕指紋:絕對達不到旗艦要求

屏幕指紋在當下智能手機市場當中並不少見,這項技術甚至已經下放到千元機身上。按理來說,這項技術應該是已經非常成熟,在旗艦機型上的體驗應該是優秀的。可是,華為Mate 30手機的屏幕指紋卻並不如我之前體驗過的手機那般流暢。

在華為Mate 30手機上使用屏幕指紋的場景是解鎖手機,而華為Mate 30的指紋識別不出的幾率還是比較高的,按好幾次都沒能夠成功解鎖……這在之前上手的魅族16s Pro上基本沒有遇見。

屏幕素質:這個真的需要批評

上手的這台華為Mate 30的屏幕確實存在屏幕亮度不足的問題,在戶外光照條件好的環境下,屏幕顯得略微暗淡,在使用微信這類型的App的時候還好,使用起來也不會顯得吃力。但是,當使用這樣一款屏幕在戶外光照條件好的環境中看視頻的時候,則會比較容易帶來疲勞感。

單揚聲器:雖然聲音大,但是不夠立體啊

作為一台旗艦系列產品,並且價格也都到了4000元的價位段,可是,華為Mate 30卻僅使用了單揚聲器,造成的直接影響就是會影響遊戲或者觀影體驗。不過華為Mate 30上的這顆單揚聲器的音量倒是挺大的。

而在揚聲器之外,華為Mate 30配備了獨立的耳機產品。一定程度上緩解單揚聲器的缺點吧。

前置相機美顏:我有勇氣面對自己的顏值,請大膽給我這個機會

華為Mate 30手機的美顏功能確實很強大,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美顏需求,而華為Mate 30手機在把美顏級別調到0之後,依然會存在比較嚴重的美顏效果。我有勇氣面對自己的低顏值,你就給我個機會唄。

佛系系統:真的不喜歡慢悠悠的系統

核心硬件配置上,華為Mate 30手機搭載了麒麟990處理器,上手的這台機器配備8GB內存+128GB存儲,基於這樣的硬件條件之下,日常基本任務順暢完成都沒有什麼問題,實際使用上也是如此。

但是,我卻發現這部手機的系統有一個非常佛系的特性。舉個例子,我使用完微信之後,急匆匆地返回桌面並且切換到微信圖標不在的第二屏,在這個過程當中,從微信返回桌面的動畫很慢,然後在切換到第二屏的時候,微信圖標會在其所在屏的大概位置出現一下,然後飄回去……

搞不懂。

息屏顯示:好用、使用,但功耗相對高

這個功能對於用戶來說,是很實用的一個功能。但是,華為對於這個功能的功耗控制做得並不好,上手這台Mate 30手機的時候,打開這個功能之後電量下降的速度是超過我的預期的。當然,這並不影響這款手機能夠滿足我一天的使用。

線性馬達體現的場景不多

對於華為在發佈會上強調的能夠帶來機械鍵盤般的手感的震動馬達,在華為Mate 30手機上的體現場景並不多。而從相機變焦、輸入法打字等體驗上來說,華為Mate 30上的這顆線性馬達的表現還是不錯的。

因此,華為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為這顆馬達創造更多的體現場景,因為體驗真的還可以。

總結

華為Mate 30手機依舊延續了華為旗艦產品高水準的拍照表現,讓人印象深刻的暗光拍照表現、30倍混合變焦等扽,如果拍照是唯一剛需,那麼這款產品也能夠做到讓你有足夠換機的衝動。

華為Mate 30手機上手體驗:相機足夠優秀,驚喜也有,但不夠旗艦

而紅外遙控功能的加持,真的能夠方便不少人的生活或者工作,只要能夠做到普通控制並且保證成功率,那麼,這就是一個加分項,並且可以加不少分。

除此之外,華為Mate 30的續航表現和發熱控制也確實做得足夠優秀。

不過,這款手機也存在明顯的缺點。我個人比較難接受的是屏幕指紋使用問題、屏幕素質不夠高、系統很是佛系等。前二者真的不應該出現在旗艦系列產品之上。

至於外觀,這個美不美好不好看純粹是個人審美問題。喜歡,就足夠完美,對吧。

總而言之,華為Mate 30是一款存在明顯優勢讓人想吹的產品,但是又存在一些容易把人勸退的缺點。而在購機選擇上,如果不是存在某種強烈的品牌信仰值,還是按需所取吧。畢竟,這是一款4000元的手機。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9818.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4 03:20
下一篇 2024-12-24 03:20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