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 Java 開發中,經常需要使用 Map 來存儲一些鍵值對數據,其中 ConcurrentHashMap 是常用的線程安全 ConcurrentHashMap。但是,對於 ConcurrentHashMap 的線程安全來說,開發者還需要考慮 ConcurrentHashMap 中鍵值對數據的並發訪問問題。在實際的開發過程中,經常需要對鍵值對進行檢查和處理,這時需要使用到 Map 中的 computeIfAbsent 方法。
一、概述
Map 中的 computeIfAbsent 方法,可以用來獲取指定 key 的 value 值。如果該 key 不存在,則使用 lambda 表達式計算一個新的 value 值並保存到 Map 中,然後返回該新的 value 值。當該 key 對應的 value 值不為 null 時,可以使用 BiFunction 參數進行新的計算或返回舊值。
二、用法說明
computeIfAbsent 方法的語法如下所示:
default V computeIfAbsent(K key, Function<? super K,? extends V> mappingFunction)
對於 ConcurrentHashMap 來說,computeIfAbsent 方法對於多個線程同時對一個 key 進行操作時,只會有一個線程對該 key 進行操作,其他線程會等待該線程處理完成後返回結果。另外,如果 mappingFunction 函數返回 null,則不會將 key 值和 null 的結果插入 Map 中。
computeIfAbsent 方法的具體使用如下所示: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map.computeIfAbsent(key, k -> { // 計算並返回 value 值 });
三、示例
示例1:獲取指定 key 對應的 value 值
下面是一個示例,演示如何獲取指定 key 的 value 值(key 不存在時返回新的 value 值):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map.computeIfAbsent("key1", k -> { System.out.println(k + " is not exist"); return "value1"; }); System.out.println("value of key1 is " + map.get("key1"));
輸出結果如下所示:
key1 is not exist value of key1 is value1
在上述示例中,由於鍵值對 “key1” 不存在,lambda 表達式會創建一個新的 value 值並保存到 ConcurrentHashMap 中,然後返回該新的 value 值。輸出結果中,第一行為執行 lambda 表達式創建新的 value 值;第二行為輸出獲取的 value 值。
示例2:對指定 key 對應的 value 值進行計算
下面是一個示例,演示如何對指定 key 對應的 value 值進行計算(key 不存在時創建新的 value 值):
Map<String, Integer>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map.computeIfAbsent("key1", k -> 1); map.computeIfAbsent("key1", k -> 2 + map.get(k)); System.out.println(map.get("key1"));
輸出結果如下所示:
3
在上述示例中,由於鍵值對 “key1” 不存在,第一個 computeIfAbsent 方法會創建一個新的 value 值 1 並保存到 ConcurrentHashMap 中。第二個 computeIfAbsent 方法會對 key 對應的 value 值進行計算,根據 computeIfAbsent 方法的語法,第一個參數是 key,第二個參數是對於該 key 已經存在的 value 值做的新的計算或返回舊值的 BiFunction 函數,所以第二個 computeIfAbsent 方法的 lambda 表達式中訪問了 “key1” 對應的舊值 1,並把舊值加上 2 返回了一個新的值 3,然後將計算得到的新值替換舊值保存到 ConcurrentHashMap 中。
示例3:處理 key 不存在時異常
下面是一個示例,演示如何處理 key 不存在時的異常:
Map<String, String> map = new ConcurrentHashMap<>(); try { System.out.println(map.computeIfAbsent(null, k -> "value1"));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輸出結果如下所示:
java.lang.NullPointerException at java.util.Objects.requireNonNull(Objects.java:203) a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computeIfAbsent(ConcurrentHashMap.java:1660) at cn.ljh.lockdemo.HashTableDemo.lambda$testComputeIfAbsentException$3(HashTableDemo.java:122) at java.util.concurrent.ConcurrentHashMap.compute(ConcurrentHashMap.java:1003) at cn.ljh.lockdemo.HashTableDemo.testComputeIfAbsentException(HashTableDemo.java:120)
在上述示例中,由於 key 為 null,所以在執行 computeIfAbsent 方法時會拋出 NullPointerException 異常。如果需要處理這個異常,可以在代碼中使用 try-catch 塊捕獲異常並進行處理。
四、總結
本文主要講解了 Map 中的 computeIfAbsent 方法的使用方法和示例。在實際的 Java 開發中,開發者經常需要對鍵值對進行檢查和處理,使用 computeIfAbsent 方法可以更加方便地對鍵值對進行操作,在多線程環境下保證了並發訪問數據的正確性,使得開發更加高效。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93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