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饋資料備份雲端存儲的可靠性「手機資料備份到雲端安全嗎」

注意!雲端信息有可能被盜取,原有防護仍存風險!雲腦安全平台為你的「小秘密」再加裝一道天網

如今為便於資料備份存儲,我們會將短訊、郵件、照片、視頻等存到雲端,而雲中的信息也有可能被惡意攻擊、盜取,造成不必要的損失。隱私泄漏、數據丟失、系統宕機、信用卡被盜刷等眾多雲安全事件,讓人們意識到,雲世界的便利也伴隨着風險。更可怕的是,在以虛擬化、分佈式為核心技術所構建的雲世界裏,人們要保護的對象已經不在自己手上,而是被放到了不知道具體位置的雲里。

針對雲計算存在的安全問題,業界開展了大量工作,在系統安全、數據安全方面形成了較成熟的產品體系。然而時至今日,雲安全事件仍然層出不窮,造成的破壞和損失程度不斷擴大。隨着雲計算、物聯網、5G時代的到來,網絡安全需要什麼新殺手鐧呢?為此,創業者張志為潛心打造「雲腦安全平台」,為我們的信息安全加裝防護網。

注意!雲端信息有可能被盜取,原有防護仍存風險!雲腦安全平台為你的「小秘密」再加裝一道天網

33歲的張志為是個典型的「技術宅」,他和創業小夥伴們整日與電腦、論文為伴,在代碼的世界裏耕耘。就是他們這群來自計算機、網絡、密碼等不同學科專業的博士、碩士們,在國家「863」「973」和自然基金、重點研發計劃等項目的支持下,默默地關注着安全的最前沿,認真打造出了各種網絡安全保護工具。他們對近年來出現的多起典型安全事件進行分析,發現新型的攻擊者會繞開已被層層保護的數據安全和系統安全產品,轉而開始直接對計算程序進行破壞。攻擊者像剪輯電影一樣,對計算程序進行非法控制和篡改。

注意!雲端信息有可能被盜取,原有防護仍存風險!雲腦安全平台為你的「小秘密」再加裝一道天網

逐夢安全,從心出發。面對亟需保護的計算安全,張志為團隊聚焦自主可控的雲安全理論與技術,經過11年的艱苦研發,終於掌握了計算安全領域的核心技術,開闢了計算安全的細分市場,率先推出了雲環境下的計算安全防護系列產品,為安全盔甲鑲嵌入了一柄堅實的「護心鏡」,在計算過程和計算結果兩個維度上,分別為客戶提供計算機密性、過程完整性、執行正確性、結果完備性的保護。

注意!雲端信息有可能被盜取,原有防護仍存風險!雲腦安全平台為你的「小秘密」再加裝一道天網

在對計算過程的保護方面,張志為和團隊首先將計算過程加密、執行步驟重排,使得攻擊者不能獲知程序流程與計算內容,即使黑客打開了文件,也無法獲得正常的信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亂碼」,從而阻斷攻擊者對程序的窺視和進一步的攻擊。然後,通過在程序中引入的安全標記和序列標籤,確保程序無遺漏地按照預定流程執行完畢。

在對計算結果的保護上,一方面化整為零,將計算過程分解成多個子步驟,附加校驗信息後,把它們分配到無關聯的各處分別執行,保證程序執行結果的可驗證性。另一方面,化零為整,將孤立的計算結果串接在一起,形成可驗證的結果鏈,防止結果缺失或被篡改。

注意!雲端信息有可能被盜取,原有防護仍存風險!雲腦安全平台為你的「小秘密」再加裝一道天網

目前,張志為團隊已獲得與本項目相關的國際PCT專利1項,國家技術發明專利7項,軟件著作權12項,在國內外學術期刊或會議上發表論文30餘篇,系統已經在教育、航空和智慧城市等領域得到了應用。

張志為的雲腦安全平台用一張「天網」,把用戶上傳的資料變成只有用戶才能破解的機密,讓窺伺信息的門外人,只能看到一番亂碼。11年來,他秉持「技術改造生活,安全守護世界」的初心,打造豐富的定製化計算安全產品,助力國家網絡安全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8031.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3 13:42
下一篇 2024-12-23 13:4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