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8銷量最高的10大女裝品牌「哪個女裝品牌好質量好」

流水的女裝玩家,鐵打的Only、Vero Moda

24年了,在真維斯、拉夏貝爾、森馬紛紛消失的新消費時代,Vero Moda和Only依然穩坐電商大促節榜單高位。

根據億邦動力和「ECdataway數據威」聯合發佈的榜單,天貓第一波618預售活動,綾致集團的Vero Moda和Only均進入女裝榜單前十。

流水的女裝玩家,鐵打的Only、Vero Moda

昔日引領高端時尚,如今新品上市即打折,為何Vero Moda和Only還能在線上暢銷?

第一道坎:快時尚衝擊

1997年,丹麥服裝零售品牌Bestseller(綾致時裝)公司的員工王沛德和丹飛創建了綾致中國,並陸續將旗下品牌Only、Vero Moda、Jack&Jones(傑克瓊斯)和Selected等引入中國市場。

流水的女裝玩家,鐵打的Only、Vero Moda

彼時,美特斯邦威、森馬體量很小,優衣庫、Zara等快時尚品牌還未進入中國市場,綾致旗下四大品牌迅速席捲各大商城,傑克瓊斯、Vero Moda單品賣到2、300元,堪稱「高端時尚品」。

UTA時尚管理集團總裁楊大筠稱,綾致引入的品牌是中國市場最早的一批快時尚品牌,最早做到「全球設計,中國改版」,抓住了最佳發展期。

2006年,綾致一家獨大的日子一去不復返。Zara等眾多快時尚品牌殺入中國市場並迅速崛起,Vero Moda和Only在風格和性價比上毫無優勢。市面上類似的傳統歐式小清新風格仿品較多,綾致的定位變得越來越尷尬。

流水的女裝玩家,鐵打的Only、Vero Moda

綾致沒有在風格和設計上與Zara、優衣庫等快時尚品牌正面對抗,而是將重心放在全渠道建設上。

2009年,淘寶第一屆「雙11」僅有27家品牌參與促銷活動,其中就有綾致。綾致由此開啟「新零售」之路,在暢銷榜上一坐就是12年。

2012年「雙11」,綾致集團四個品牌總成交額達2.08億元,其中傑克瓊斯成交額1.27億元,登頂榜首。

時任傑克瓊斯電商負責人稱,日常電商渠道中,約有1/3貨品與零售實體店是同款,2/3貨品能做到有所區隔。近50人的電商運營核心團隊會提前2個月籌備「雙11」,客服會安排300人,負責庫房發貨的員工達到1500人。

流水的女裝玩家,鐵打的Only、Vero Moda

第二道坎:微信O2O之困

2013年6月,綾致開始在微信生態中試水O2O。

當時,綾致北京門店的一位店長自發運用微信維護顧客關係、處理售後問題、促進銷售轉化。這位店長在微信上的銷售業績,佔到其所在門店銷售額的21%。

綾致的微信O2O之路沒有預想的順利。

2017年,綾致微信服務號新增支持店外交易的H5,但服務號一個月只能推送4次,並且只能用戶單向聯繫商家。綾致集團中國智慧零售負責人劉東嶽對這條與品牌運營、上新節奏格格不入的平台紅線束手無策。

「限制實在太多了。」劉東嶽感嘆。

2017年的6月和9月,劉東嶽接連拜訪了兩位微信開放平台負責人,希望平台能放開對消息觸達的限制,但未能如願。綾致的H5推廣以失敗告終。

另一種商業模式正在微信生態中孕育——小程序。2018年3月,騰訊與綾致合作推出小程序商城WeMall,迅速由試點北京推廣至全國。

流水的女裝玩家,鐵打的Only、Vero Moda

WeMall的核心思路是以線下導購為中心構建線下社群。在WeMall的運營邏輯下,導購可一鍵分享促銷活動、穿搭建議和明星單品到群聊和朋友圈,用戶可通過鏈接進入小程序直接購買,離店也能下單。

據綾致統計數據,1億多的WeMall銷售額,有75%來自導購的朋友圈推廣,19%來自跨城市購買,20%來自閉店時間。

2020年上半年,線下零售業受疫情影響,遭到嚴重衝擊。商家和企業紛紛轉戰線上,很多企業開始以微信小程序為核心,建立自己的私域業態。綾致集團的微信小程序WeMall月銷售額達到2019年同期的13倍,單日銷售額甚至遠超2019年雙11。

一位在Vero Moda工作了6年的銷售告訴《21CBR》記者,掃描吊牌上的二維碼,可以進入Vero Moda微信官方小程序,陳列的都是實體店的款式。

記者發現,小程序上的款式和天貓旗艦店存在很大差異。「這不是我們家(Vero Moda)的官方店鋪,店裏面並沒有收到這些春夏新款襯衫,線上我們只用小程序,可以保證正品。」銷售稱。

流水的女裝玩家,鐵打的Only、Vero Moda

通過綁定導購工號,在線上小程序下單可算作導購的銷售業績。這使銷售更願意推廣綾致的小程序,拓寬私域流量池。

第三道坎:國貨搶佔市場

2020胡潤百富榜顯示,綾致時裝的創始人Dan Friis以財富70億元上榜。綾致時裝一度被稱為「中國最賺錢的服裝公司」。

在過去24年間,綾致時裝在中國成功的因素包括以下四點:從一線城市到三線城市大規模鋪店;定位年輕人的大眾時尚品牌;迅速轉型電商;最早做「全球設計,中國改版」。

流水的女裝玩家,鐵打的Only、Vero Moda

這家公司近年來也遇到了增長滑鐵盧。

國貨崛起,Only和Vero Moda等舶來品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今年天貓618預售期女裝榜單顯示,ITIB和伊芙麗兩大國貨品牌佔據榜單前三中的兩席。

BCI新疆棉事件沸沸揚揚,國內服飾行業迎來新一輪洗牌。為安撫消費者,綾致旗下品牌至今仍在產品上打上「新疆棉」的標識。

流水的女裝玩家,鐵打的Only、Vero Moda

綾致旗下產品問題不斷。杭州張女士花1400元買Vero Moda皮衣,員工未提醒,結果洗後損毀引發消費糾紛;綾致時裝(天津)有限公司,因存在價格欺詐,被罰款7萬元。2019年至今,綾致時裝涉及7起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的行政處罰。

有分析人士稱,快時尚品牌追求時尚潮流,對產能、渠道和終端市場的重視遠超過對產品質量的重視。綾致時裝多是代工生產,代工廠為追求利益降低成本,一旦品牌的監管不力,產品質量大打折扣。

庫存壓力是綾致繞不開的難題,打折成為常規操作。北京Vero Moda和Only店鋪內全場折扣,新品2件8.8折,只買1件也能拼單享優惠。

流水的女裝玩家,鐵打的Only、Vero Moda

店內銷售告訴記者,近兩年受疫情影響,為防止大量庫存積壓,店鋪上新的速度明顯降低。「總部會根據銷售情況配貨,一批貨即將賣完才會派下一批,一般大店能分到更多暢銷款。」同時她表示,4公里外的一家Vero Moda前兩個月撤櫃了。

創新不足、質量不佳、庫存積壓的多重阻力下,綾致想二次轉型、繼續蟬聯銷售榜高位,遠比想像中困難。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7960.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3 13:41
下一篇 2024-12-23 13:42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