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招聘巨頭前程無憂的新出路

一年一度的畢業季又要到了,新一輪的「招聘潮」也將隨時來臨。在外圍疫情仍舊複雜多變的情況下,用戶網絡招聘的需求依舊火爆,各大網絡招聘平台也都在頻頻加大廣告投放力度,以吸引用戶到自家的平台上投放簡歷,作為業內第一網絡招聘平台的前程無憂,自然也不例外。

作為老牌網絡招聘平台,前程無憂過去創造的奇蹟至今仍讓外界嘖嘖稱奇。但到了今天,不論是停滯不前的業績還是持續不斷出現的新競爭者,都在威脅着前程無憂的「基本盤」。儘管依舊賺錢,但屬於前程無憂的最好時代似乎已經過去了。

老牌招聘巨頭前程無憂的新出路(配圖來自Canva可畫)

依舊不佳的業績表現

日前,前程無憂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財報。財報顯示該公司第一季度凈營收為8.952億元,同比增長13.2%,凈利潤為5729萬元,但上年同期凈利潤為2.052億元,同比下滑72%。從營收來看,前程無憂的營收仍在持續增長,但其利潤則下滑了超7成,這樣的表現難免讓資本市場失望。

具體到業務上,前程無憂兩大業務的表現也各不相同。財報顯示,2021年第一季度,在線招聘服務收入為5.454億元,而2020年同期為5.47億元,同比下降0.3%。其他人力資源相關收入增長43.3%,從2020年同期的2.441億元增至3.498億元。

前程無憂表示,增長主要是受僱主對培訓、就業和業務流程外包服務的需求推動。正是得益於該業務的高速增長,使其總體營收保持了持續增長。事實上,前程無憂在線招聘業務增速下滑早已經成了「慣例」。在此前發佈的2020年年報中,其在線招聘業務就較上年同比下降了13.1%,如今看來這種趨勢還在持續。

另外,毛利率的下滑也讓前程無憂的凈利潤表現越發難堪。根據前程無憂披露的財務報告顯示,報告期內前程無憂毛利潤,從上年同期的5.368億元人民幣增長6.8%至5.734億元,毛利率為64.1%,較2020年同期的67.9%有所下降。其主要原因是僱員補償費用增加和工作人員增加。總的來看,本季度前程無憂的業績依舊錶現不佳。

被提速的私有化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佈財報之前一周,前程無憂剛剛對外公布了其關於私有化的最新進程。6月21日,前程無憂(JOBS.US)發佈公告稱,已與GarnetFaithLimited簽訂私有化交易的最終協議,對價每股79.05美元,交易隱含的股權價值約為57億美元,合併預計將於2021年下半年完成。

對於前程無憂的私有化,外界認為有兩個原因:其一,私有化有利於幫助企業擺脫在海外市場被低估、融資能力削弱等狀況,更好地整合行業資源、提升企業價值;其二,A股目前遇到了一定的上漲瓶頸,對於那些意圖從美股退市回A股上市的中概股而言,時間窗口越來越小。因此,加速私有化自然是迫在眉睫。

具體來看,目前前程無憂主營的在線招聘業務,已經陷入持續性下滑狀態,其凈利潤表現也大不如前,這使其在美股資本市場的吸引力急速下滑。截止美國東部時間6月25日美股收盤,前程無憂的市值為52.6億美元,較其巔峰時期的77億美元已經被「斬」去一小半,其在美股市場遭遇的低估值窘境可見一斑。

相比之下,回歸國內資本市場其境況則會好很多。事實上,在前程無憂私有化之前,其競對智聯招聘就曾率先從美股退市回到港股市場重新上市。相較美股市場,智聯招聘這種互聯網公司的「稀缺特質」使其在港股市場成了「香餑餑」,其PE甚至一度攀升至203。對比之下,身在美股的前程無憂,其PE則長期徘徊在28左右遠不如前者。

不過,如今隨着諸多中概股回歸港股市場,重新回歸的「後來者」或將很難有從前的待遇了,但相比美股來說依舊具備「性價比」,這或許也是前程無憂加速私有化進程的部分原因。畢竟,相比上市公司來說,私有化之後的前程無憂將擁有更多的選擇權。

漸漸不敵的行業競爭

根據艾瑞諮詢《中國網絡招聘市場發展研究報告》顯示,2021年中國網絡招聘市場規模達到108億元,其中前程無憂營收佔比第一,達到34.2%;排名第二是的BOSS直聘,佔比17%;排名第三的是智聯招聘,佔比16.4%。

從數據不難看出,前程無憂在整個國內網絡招聘市場的市佔率依舊是最高的。不過隨着招聘平台的差異化競爭與平台對企業僱主的爭奪,前程無憂在行業中的優勢地位,正在受到來自各個方面的直接挑戰。

首先,是面臨智聯招聘在傳統的在線招聘業務上的直接競爭。比如,目前智聯招聘與前程無憂,均對企業提供批量下載簡歷和信息展示的在線服務,僅從形式上來看兩者之間沒有太多本質區別,這就讓兩者之間的競爭日趨白熱化。

其次,以移動應用為代表的社交招聘、算法推薦模式日益流行,也在對前程無憂造成新的衝擊。具體來說,隨着移動應用的全面崛起,偏重於舊模式的前程無憂,在網絡招聘市場的優勢漸漸喪失。

一方面,以批量下載求職者簡歷和提供信息展示為主的舊模式,稍有不慎就會造成求職者信息泄露,極易影響用戶體驗,甚至釀成用戶對平台的信任危機。此前發生過的「10萬求職者簡歷」泄露事件正說明了這一點。

另一方面,是作為其核心客戶資源的僱主群體正在逐漸流失。一直以來,包括前程無憂等在內的招聘巨頭們,其營收都主要來自於企業一方的B端客戶。但隨着企業招聘渠道的細化,朋友圈、B站、抖音快手等渠道成了企業成本更低的招聘渠道。數據顯示,2017年到2020年前程無憂公布的獨立僱主數量,直接從51萬名逐年下滑到了36萬名,就很能說明這一問題。

另外,以社交招聘、算法推薦為特點的新式招聘,正在對傳統網絡招聘市場形成衝擊。以起步較晚的BOSS直聘為例,其從2013年起步至今,僅8年時間就做到了行業第二,而且仍在保持高速增長。面對咄咄逼人的BOSS直聘,以及緊追慢趕的智聯招聘,作為行業老大的前程無憂明顯分身乏術。

招聘新變局之下的新出路

不過,對於前程無憂來說,私有化退市也僅僅是個開始而非結束。特別是在社交化、碎片化、移動化引領的新招聘變局之下,作為老牌招聘巨頭的前程無憂,也在尋找新的突圍之道藉以重振雄風。

其一,是通過創新玩法來完善內容社區。前程無憂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甄榮輝曾在財報會議上表示:「憑藉我們強大的財務和競爭優勢,我們將繼續優先考慮新產品開發、戰略投資和運營改進,這些都將推動我們未來的增長和成功。」而涉足直播招聘,或是其擁抱新變化的第一個舉措。

據悉,前程無憂app招聘直播新功能上線後,首場「職位大偵探|走進波士頓科學名企實習生專場」僅半小時內就吸引上萬熱度。儘管模式還略顯稚嫩,但這對於品牌、商業模式老化的前程無憂來說,未嘗不是其擁抱新變化的一個好的開始。

其二,嘗試加大C端產品和業務的開拓力度。網絡招聘向來是個雙邊市場,除了面向企業的B端市場之外,還有面對C端的求職者市場。但長久以來,不管是前程無憂還是很多網絡招聘平台都對B端的企業市場有強依賴,而對於C端市場則開發不足。而前程無憂近年來通過投資併購等不斷加大對C端市場的傾斜,正在讓其逐漸擺脫「B端依賴症」。

另外,從服務求職者與企業角度來說,通過橫向衍生出如提供入職流程的辦公軟件服務,或許也是一條重要的出路。總之,對於這家老牌招聘巨頭來說,其腳下的路還有很多,關鍵還是看它願意怎麼走。

原創文章,作者:投稿專員,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7927.html

(0)
打賞 微信掃一掃 微信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支付寶掃一掃
投稿專員的頭像投稿專員
上一篇 2024-12-23 13:41
下一篇 2024-12-23 13:41

相關推薦

發表回復

登錄後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