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錄一覽:
linux php-fpm開機自動啟動腳本怎麼用
Linux中crontab是實現定時執行的指令,利用這個指令我們就可以定時執行某一個php文件,從而實現用PHP做Linux自動執行腳本。如何用PHP作Linux自動執行腳本?
在安裝PHP的時候,會產生一個可執行文件,文件名為php.將它 copy 到 /usr/local/bin 下.在終端方式執行php程序:
php -q onlinnum.php
PHP 原本是應用在網頁應用的﹐因此它會送出 HTML 的HEADER﹐但是在此我們是要將 PHP 用作 Shell Script﹐”-q” 就是表示不要送 出 HEADER 的意思.你可以試試看不加上 -q 的顯示結果。此時你已經可以在終端方式下執行PHP 代碼了。 linux命令:cron daemon
這是一個系統中常駐的服務,功能在於執行例行性的工作,如每天一次或每月一 次檢查磁盤。cron daemon 會在每分鐘檢查一次排定的工作表(crontab),看看是否有要執行的指令,所有的輸出會以mail寄給用戶。
設置 crontab
命令:crontab -e
該命令呼叫vi編輯器來編輯執行的清單。例如
啟動php-fpm時是怎麼加載php.ini
php.ini:決定php語言運行的環境,支持擴展的模塊,開發環境的配置
php-fpm.conf:進程控制管理器配置文件,控制php-cgi的進程數,常駐內存,提高web服務的響應速率,php-cgi運行時會加載這兩個配置文件。
PHP(外文名:PHP: Hypertext Preprocessor,中文名:「超文本預處理器」)是一種通用開源腳本語言。語法吸收了C語言、Java和Perl的特點,利於學習,使用廣泛,主要適用於Web開發領域。PHP 獨特的語法混合了C、Java、Perl以及PHP自創的語法。
它可以比CGI或者Perl更快速地執行動態網頁。用PHP做出的動態頁面與其他的編程語言相比,PHP是將程序嵌入到HTML(標準通用標記語言下的一個應用)文檔中去執行,執行效率比完全生成HTML標記的CGI要高許多;PHP還可以執行編譯後代碼,編譯可以達到加密和優化代碼運行,使代碼運行更快。
php-fpm的工作機制
概括來說,fpm 的實現就是創建一個 master 進程,在 master 進程中創建並監聽 socket,然後 fork 出多個子進程,這些子進程各自 accept 請求,子進程的處理非常簡單,它在啟動後阻塞在 accept 上,有請求到達後開始讀取請求數據,讀取完成後開始處理然後再返回,在這期間是不會接收其它請求的,也就是說 fpm 的子進程同時只能響應一個請求,只有把這個請求處理完成後才會 accept 下一個請求,這一點與 nginx 的事件驅動有很大的區別,nginx 的子進程通過 epoll 管理套接字,如果一個請求數據還未發送完成則會處理下一個請求,即一個進程會同時連接多個請求,它是非阻塞的模型,只處理活躍的套接字。
fpm 的 master 進程與 worker 進程之間不會直接進行通信,master 通過共享內存獲取 worker 進程的信息,比如 worker 進程當前狀態、已處理請求數等,當 master 進程要殺掉一個 worker 進程時則通過發送信號的方式通知 worker 進程。
fpm 可以同時監聽多個端口,每個端口對應一個 worker pool,而每個 pool 下對應多個 worker 進程,類似 nginx 中 server 概念。
在 php-fpm.conf 中通過[pool name]聲明一個 worker pool:
啟動 fpm 後查看進程:
具體實現上 worker pool 通過fpm_worker_pool_s這個結構表示,多個 worker pool 組成一個單鏈表
接下來看下 fpm 的啟動流程,從main()函數開始:
fpm_init()主要有以下幾個關鍵操作:
(1) fpm_conf_init_main():
解析 php-fpm.conf 配置文件,分配 worker pool 內存結構並保存到全局變量中:fpm_worker_all_pools,各 worker pool 配置解析到fpm_worker_pool_s-config中。
(2)fpm_scoreboard_init_main():
分配用於記錄 worker 進程運行信息的共享內存,按照 worker pool 的最大 worker 進程數分配,每個 worker pool 分配一個fpm_scoreboard_s結構,pool 下對應的每個 worker 進程分配一個fpm_scoreboard_proc_s結構。
(3)fpm_signals_init_main():
這裡會通過socketpair()創建一個管道,這個管道並不是用於 master 與 worker 進程通信的,它只在 master 進程中使用,具體用途在稍後介紹 event 事件處理時再作說明。另外設置 master 的信號處理 handler,當 master 收到 SIGTERM、SIGINT、SIGUSR1、SIGUSR2、SIGCHLD、SIGQUIT 這些信號時將調用sig_handler()處理:
(4)fpm_sockets_init_main()
創建每個 worker pool 的 socket 套接字。
(5)fpm_event_init_main():
啟動 master 的事件管理,fpm 實現了一個事件管理器用於管理 IO、定時事件,其中 IO 事件通過 kqueue、epoll、poll、select 等管理,定時事件就是定時器,一定時間後觸發某個事件。
在fpm_init()初始化完成後接下來就是最關鍵的fpm_run()操作了,此環節將 fork 子進程,啟動進程管理器,另外 master 進程將不會再返回,只有各 worker 進程會返回,也就是說fpm_run()之後的操作均是 worker 進程的。
在 fork 後 worker 進程返回了監聽的套接字繼續 main() 後面的處理,而 master 將永遠阻塞在fpm_event_loop(),接下來分別介紹 master、worker 進程的後續操作。
fpm_run()執行後將 fork 出 worker 進程,worker 進程返回main()中繼續向下執行,後面的流程就是 worker 進程不斷 accept 請求,然後執行 PHP 腳本並返回。整體流程如下:
worker 進程一次請求的處理被劃分為 5 個階段:
worker 處理到各個階段時將會把當前階段更新到fpm_scoreboard_proc_s-request_stage,master 進程正是通過這個標識判斷 worker 進程是否空閑的。
接下來我們來看下 master 是如何管理 worker 進程的,首先介紹下三種不同的進程管理方式:
前面介紹到在fpm_run()中 master 進程將進入fpm_event_loop():
這就是 master 整體的處理,其進程管理主要依賴註冊的幾個事件,接下來我們詳細分析下這幾個事件的功能。
(1)sp[1]管道可讀事件:
在 fpm_init() 階段 master 曾創建了一個全雙工的管道:sp,然後在這裡創建了一個 sp[0] 可讀的事件,當 sp[0] 可讀時將交由 fpm_got_signal() 處理,向 sp[1] 寫數據時 sp[0] 才會可讀,那麼什麼時機會向 sp[1] 寫數據呢?前面已經提到了:當 master 收到註冊的那幾種信號時會寫入 sp[1] 端,這個時候將觸發 sp[0] 可讀事件。
這個事件是 master 用於處理信號的,我們根據 master 註冊的信號逐個看下不同用途:
具體處理邏輯在 fpm_got_signal() 函數中,這裡不再羅列。
(2)fpm_pctl_perform_idle_server_maintenance_heartbeat():
這是進程管理實現的主要事件,master 啟動了一個定時器,每隔 1s 觸發一次,主要用於 dynamic、ondemand 模式下的 worker 管理,master 會定時檢查各 worker pool 的 worker 進程數,通過此定時器實現 worker 數量的控制,處理邏輯如下:
(3)fpm_pctl_heartbeat():
這個事件是用於限制 worker 處理單個請求最大耗時的,php-fpm.conf 中有一個request_terminate_timeout的配置項,如果 worker 處理一個請求的總時長超過了這個值那麼 master 將會向此 worker 進程發送kill -TERM信號殺掉 worker 進程,此配置單位為秒,默認值為 0 表示關閉此機制,另外 fpm 打印的 slow log 也是在這裡完成的。
除了上面這幾個事件外還有一個沒有提到,那就是 ondemand 模式下 master 監聽的新請求到達的事件,因為 ondemand 模式下 fpm 啟動時是不會預創建 worker 的,有請求時才會生成子進程,所以請求到達時需要通知 master 進程,這個事件是在fpm_children_create_initial()時註冊的,事件處理函數為fpm_pctl_on_socket_accept(),具體邏輯這裡不再展開,比較容易理解。
原文出處:
了解PHP-FPM
在服務器上,當我們查看php進程時,全都是php-fpm進程,大家都知道這個就是php的運行環境,那麼,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呢?
PHP-FPM,就是PHP的FastCGI管理器,用於替換PHP FastCGI的大部分附加功能,在PHP5.3.3後已經成為了PHP的標配。
有小夥伴要問了,FastCGI又是什麼鬼?CGI程序又叫做「通用網關接口」,就是讓Web服務器和你的應用程序進行交互的一個接口。就像nginx中需要配置的fastcgi_pass,一般我們會使用127.0.0.1:9000或者unix:/tmp/php-cgi.sock來配置這個參數。它的意思就是告訴nginx,過來的請求使用tcp:9000端口的監聽程序來處理或者使用unix/socket來處理。它們都是指向的PHP運行程序。
再說得通俗一點,我們運行php腳本用的是
php-fpm就相當於是這個php命令。nginx通過fastcgi_pass來運行php $nginx_root(nginx配置文件中網站根目錄root配置)下的index.php。所以,如果你用的是python或者其他什麼語言,都可以用它們的cgi程序來讓nginx調用。
FastCGI和CGI又有什麼不同呢?FastCGI是啟動一個socket接口,服務器應用不需要自己去運行php,只需要向這個socket接口提交請求就可以了。
php-fpm在編譯php時需要添加–enable-fpm。一些通用的集成安裝包如lnmp、phpStudy等都會默認編譯並使用php-fpm,畢竟是標配。
上文中說過nginx可以使用127.0.0.1:9000和unix:/tmp/php-cgi.sock這兩種方式來調用php-fpm。它們有什麼區別呢?
前者,一般帶9000端口號的,是tcp形式的調用。也就是php-fpm啟動了一個監聽進程對9000端口進行監聽。它會調起一個tcp/ip服務,nginx在調用的時候會走一次tcp請求流程,也就是3次握手4次揮手,會走到網絡七層中的第四層傳輸層。相對來說這種方式性能會稍差一點,啟動php-fpm後使用nestat查看端口中會出現9000端口的佔用。
後者,使用的是unix套接字socket服務,通過sock文件來交換信息,性能相對好一些,因為它沒有tcp連接過程,也不會有9000端口的佔用。
對於高負載大訪問量的網站還是推薦使用unix方式,對於普通小網站來說,無所謂使用哪個都可以,tcp方式反而更容易配置和理解,也是php-fpm.conf中默認的監聽方式。
php-fpm.conf配置中的listen屬性用來配置監聽,這裡的配置要和nginx中的一致,使用tcp的就監聽127.0.0.1:9000,使用unix的就設置成/tmp/php-cgi-56.sock。
以下內容摘自官方文檔:
===========
各自媒體平台均可搜索【硬核項目經理】
原創文章,作者:小藍,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https://www.506064.com/zh-hk/n/287307.html